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合地震数据、地下的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缝洞系统进行三维的空间雕刻和描述。利用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几何属性,成像和描述了与岩溶储层相关的地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了岩溶河道、溶洞、平面的圆形或椭圆形断裂特征和裂缝通道等。地震相分析可以用于确定主要岩溶特征,如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分布及其地震几何属性的门限值;构建构造网格模型并使其与地震数据有同样的分辨率,可以有助于准确地模拟岩溶储层的地质特征;对主要岩溶地质特征(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连通性进行分析,可以建立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模型;通过测井相分析以及通过井的地质资料、成像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其标定,可以建立井的储层类型地质模型;通过地震的约束及测井信息,利用建模技术可以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如储层类型和孔隙度分布的地质模型;与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相结合,可以得到缝洞连通体的储层地质模型。该研究介绍了定量地震描述方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对岩溶储层缝洞系统的定量地震描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缝洞储层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地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砂岩油气藏地震精细描述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砂岩油藏描述中如何将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进行有效一体化综合的问题,提出砂岩油气藏地震精细描述的策略与技术路线,认为基于地质模型测井曲线约束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是确保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可靠一体化综合的首要技术。将油藏地震精细描述技术应用在某海上油田开发区块。应用的技术系列包括:斜井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子波反演与层位标定迭代技术层位标定;储层特征测井曲线重构;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随机模拟;信息融合等。对该区块两个油层组的油气藏构造、储层(岩性、物性)的空间分布及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精细研究和描述,为该区块井位部署调整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以测井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和随机模拟为核心的地震油藏描述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储层参数定量估算和含油气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3.
综合地震数据、地下的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缝洞系统进行三维的空间雕刻和描述。利用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几何属性,成像和描述了与岩溶储层相关的地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了岩溶河道、溶洞、平面的圆形或椭圆形断裂特征和裂缝通道等。地震相分析可以用于确定主要岩溶特征,如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分布及其地震几何属性的门限值;构建构造网格模型并使其与地震数据有同样的分辨率,可以有助于准确地模拟岩溶储层的地质特征;对主要岩溶地质特征(溶洞和裂缝通道)的空间连通性进行分析,可以建立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模型;通过测井相分析以及通过井的地质资料、成像测井和钻井资料对其标定,可以建立井的储层类型地质模型;通过地震的约束及测井信息,利用建模技术可以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如储层类型和孔隙度分布的地质模型;与缝洞连通体的空间结构相结合,可以得到缝洞连通体的储层地质模型。该研究介绍了定量地震描述方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对岩溶储层缝洞系统的定量地震描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缝洞储层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地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东部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识别难、预测准确度低、空间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综合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对断层破碎带内部结构进行识别划分,构建了断缝体地质概念模式.在该地质模式的约束下,结合实际定量分析结果,建立裂缝密度与裂缝产状两大约束体对裂缝空间展布进行约束;最终采用分带建模的思路,构建断缝体地质模型;通过与生产动态...  相似文献   

5.
针对G油田的开发现状,以地震、测井和生产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沉积特征及成藏地质规律等方面的精细研究,对主要目的层进行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优化开发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泾河油田17井区进行地质特征综合研究。应用地质建模建立了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其主要目的利用储层三维随机建模技术解决井间储层预测以及井网控制程度差等问题。由于本地区断层发育,而获得较高工业油流的油井都处于裂缝发育区,设计水平井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或穿过断层以达到最大的钻遇有效储层的效果,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优化水平井轨迹地质设计,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的应用降低了油井钻探风险,能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高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是油藏工程师追求的目标.为此,采用"模式预测绘图法"绘制沉积相带图,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深化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认识;通过建立精细构造模型,深化了断层分布特征认识;通过实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数字化,建立相控+岩控的三维地质模型,提高了地质模型精度,深化了储层空间非均质特征的认识:综合应用精细地...  相似文献   

8.
�¼���-�����������ؾ�ϸ�����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孤家子—八屋气田的三维地震、测井、测试、生产数据解释与综合分析,精细描述该气田的地质特征,建立气藏的地质模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研究气藏的构造面貌及断层组构、地层展布、圈闭要素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获得目的层段的波阻抗、泥质含量预测储层的空间展布;通过测井解释技术建立适合本区的测井解释模型,建立识别气层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并对各井目的层段进行气层识别与评价;根据测井解释成果利用储层建模技术建立主要储层段孔、渗、饱等参数模型,并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在总结气藏地质模型和流体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本区气藏形成模式、控制因素及天然气富集区块,提出本区进一步勘探开发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伊拉克M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为例,裂缝的发育大大改善了其储层的渗流能力,要反映出整体的渗流特征必须要建立准确的双重介质模型。在精细地层格架搭建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方法优选,进行相控基质属性建模。根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镜下薄片等资料获得精准的裂缝参数分布,并将断层距离与裂缝发育强度建立关系;以裂缝发育概率体作为趋势约束,通过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裂缝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微裂缝,裂缝的分布与断层的发育密切相关,裂缝属性高值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建立的双重介质三维地质模型定量描述了基质和裂缝的分布特征,为油藏数值模拟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相控建模技术在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开发现状及地质研究的难点,根据沉积学原理和测井相定量分析方法开展了微相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精细储层地质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成功地实现了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相控随机建模不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储层属性模型,而且为剩余油研究和油气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细油藏描述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以认识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井间储集层分布特征及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和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等。根据对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状的分析,指出精细油藏描述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储集层原型地质模型研究、定量地质学研究、层序地层学研究、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储集层沉积学研究、开展数字化油藏研究、发展多学科协同研究、大力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参10  相似文献   

12.
岔河集油田位于冀中霸县凹陷西侧岔河集构造带,是华北油田典型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该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调整挖潜难度亦逐年增加。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开发动态等资料,按照二次开发的理念优化设计开发方案,对全区油藏特征进行了综合描述,并对剩余油进行了预测;采用三角网格计算方法及断层全部或部分阶梯化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断层间复杂的交切关系,建立复杂断块整体地质模型,为数值模拟及开发调整提供可靠地质基础。该成果在岔河集油田得到了成功应用,实现了开发区带整体研究与重点区块精细刻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精细油藏描述程序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实现精细化、数字化和一体化问题,在明确数字化精细油藏描述含义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数字化精细油藏描述程序方法,包括8个步骤:①沉积背景、沉积环境分析;②等时地层格架与精细构造研究;③细分沉积微相,识别成因单元砂体,确定砂体空间展布形态、叠置模式,建立储集层沉积模型;④确定成因单元砂体规模、发育频率等参数,建立原型模型地质知识库,为井间砂体预测提供定量参数;⑤沉积模式与砂体分布控制的高分辨率地震储集层预测;⑥综合建立砂体成因单元构型模型;⑦储集层物性参数与流体分布规律评价;⑧综合一体化、三维可视化建立储集层地质模型,预测剩余油分布.同时,规范了每一步骤的重点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为数字化精细油藏描述的实现乃至数字油藏的建设提供参考.图4表1参19  相似文献   

14.
大庆长垣多学科油藏研究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几年来,大庆长垣油田开展了高含水后期多学科油藏研究与现场应用试验。攻关项目组把技术发展、人才培训、数据准备、计算机软硬环境建设和精细油藏研究工作同步推进,形成了以实用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为主要内容,适合大庆油田开发技术流程和数据特点的多学科油藏研究技术。运用该技术对7个典型区块的油藏研究,定量应用了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基于精细、量化的剩余油分布的综合调整方案优化可以落实到单井、单层。这些方案陆续实施后,在微观上已见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宏观上也显现出对控制油田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按照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分支科学应用发展的程度,可将油藏描述技术在20世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60~70年代为技术积蓄阶段;80年代为确定描述技术及描述流程阶段,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集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将地质、地震、测井、生产测试(试井)及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使测井分析由单井扩展至一个区块的全面分析和评价;9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以剩余油分布为研究核心,通过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和运用随机模拟技术,使描述和预测的准确性不断提高。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井间地震技术和四维地震技术监测油藏开采动态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月东稠油油藏原油物性参数研究,在建立地质模型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吞吐开采方式进行开发指标预测;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经济法优选合理井网密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区整体开发规划部署目标,为今后月胨稠油油藏全面投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垦71井区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李阳 《石油物探》2008,47(2):107-115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油田滚动勘探与开发的储层描述、精细地质建模中发挥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油藏地球物理中相关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针对处于开发中后期老油田剩余油预测的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还很少。为此,开展了包括地质、地震、测井、岩石物理、油藏建模、油气歼发等多学科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字三分量检波器采集的二维多波地震、井间地震、三维VSP等资料高分辨率成像的基础上.发展了两项综合应用技术.即提供储层三维空间精细地球物理属性模型的多资料井震联合储层反演技术,以高精度构造解释与储层解释为基础的多尺度资料匹配确定性油藏建模技术。在胜利油田垦71井区应用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预测剩余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预测结果实施了5口补孔改层措施井,部署了13口新井.钻探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预计可提高5%的油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李阳 《石油学报》2007,28(3):75-79
我国东部油田已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此,以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为线索,深化油藏开发地质研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以胜利油区高含水油田为例,在低级序构造、储层精细刻画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等开发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受低级序断层、夹层和物性差异等油藏非均质性的控制,因而重点形成了低级序断层精细描述与预测、河流相储层构型、夹层描述与预测、储层优势通道描述与预测等先进技术,并且建立了分割性约束的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增加了空间流体拟合条件,使得剩余油富集区的定量描述更加符合油藏实际动态.  相似文献   

19.
王家岗油田王43断块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含水高、开发矛盾突出、地质基础薄弱,下一步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工作迫切需要可靠的精细地质模型。针对其断裂系统复杂的油藏地质特点,综合应用多项关键技术,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主要包括:缺乏对比标志的地层对比技术、复杂断块油藏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精细油藏类型划分以及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该研究结果为王43断块后续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