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于锦州9-3油田驱油技术的聚合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驱油技术适用于非均质的中质和较重质油藏,与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比较起来相对简单,更符合海上油田安全环保要求。根据渤海锦州9-3油田油藏特性和聚合物结构性能,结合海上平台特点,研制出具有高效增黏、较好的抗剪切性、良好流动性和驱油效果的高抗盐聚合物3640D。该聚合物首次用于海上油田单井聚合物驱先导试验见到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正在进行中的井组聚合物驱试验也已初步显示出增产效果,表明聚合物3640D作为锦州9-3油田的驱油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海上类似油田的聚合物驱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上油田聚驱作业时聚合物干粉溶解时间长,溶液配制需要的溶解、熟化罐数目多等问题,研究了聚合物乳液产品EPAM453的各项性能以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与现阶段海上油田聚驱使用的干粉产品AP。P4相比,EPAM453可以在3 min之内快速溶解,适于溶解的温度和浓度区间更大;耐盐性评价表明EPAM453耐一价盐的能力弱于AP-P4,耐二价盐的能力与AP-P4相当;EPAM453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满足锦州9-3油田的使用要求;抗剪切老化及冻融性能评价表明EPAM453具有较好的抗剪切老化性能,并可在低温下储存使用;聚合物溶液对应的残余阻力系数为48,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度控制能力;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锦州9-3油田现场条件下,聚驱采收率增幅大于8%。该研究为聚合物乳液产品在海上油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海上典型油田(锦州9—3油田)的调驱进行历史拟合,形成实用的调驱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研究,形成了前期水驱历史拟合方法、聚合物驱拟合方法、凝胶历史拟合方法,为相似油田的跟踪模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渤海锦州X油田西区为例,开展了海上油田中高含水期聚合物驱实践,通过提高注聚粘度、增加注水井、实施酸化、调整产液结构等措施有效保证了聚合物开发及增油效果,同时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动态跟踪调整及效果评价体系。锦州X油田中高含水期聚合物驱实践为海上类似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确定聚合物驱增油量是海上油田聚驱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聚驱增油量,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且结果过于乐观.为了提高海上油田聚驱投资效益、降低聚驱开发风险,文章从聚合物驱最低增油量理念出发,利用油藏工程理论总结出四种计算方法,并以渤海锦州9-3油田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渤海锦州9-3油田注聚动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锦州9-3油田经过近两年的工业性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目前已经初步见到降水增油的良好效果。借鉴陆地油田注聚区块经验,对聚合物驱试验以来油水井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了适合海上油田特点的注聚前期油井见效标准,并对见效井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注聚效果的优化配套措施,为建立海上油田优化注聚模式做出了有益摸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渤海油田稳产3 000×104t主题的提出,以化学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在海上油田的高产稳产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部分水解的HPAM型聚合物在高温高盐环境下稳定性差、在溶液配注过程中黏度保留率低等因素都影响了聚合物其黏弹性提高驱油效果的实现。本文将两种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代号为KY-S、KY-K)与海上在用聚合物开展了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X油田高温高盐条件下,新型聚合物KY-S比现场在用SZ1聚合物具有更好的黏度稳定性及耐温性能;经90 d老化后,KY-S黏度保留率为37.8%,而LD2聚合物黏度保留率为29.1%,SZ1聚合物黏度保留率仅为27.4%;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新型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伸展性好,具备良好抗盐性能。同等条件下室内驱油实验时新型聚合物的驱油效率比现场在用聚合物驱油效率高2.5%。  相似文献   

8.
旅大10-1油田化学驱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大10-1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中部海域,油藏具有高温、高矿化度和胶结疏松等特点。从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早期注聚合物和聚合物微凝胶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早期化学驱不仅大大缩短油田开发周期、节约操作费用,而且最终采收率也高于中后期化学驱的采收率。结果还表明,在化学药剂费用相同条件下,聚合物凝胶驱的增油效果要好于普通聚合物驱。  相似文献   

9.
渤海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周守为  韩明  向问陶  张健  周薇  姜伟 《中国海上油气》2006,18(6):386-389,412
在我国海上油田实施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对于海洋石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海上油田实施聚合物驱技术面临三大挑战:缺乏淡水资源,常规聚合物不能满足要求;海上平台空间有限,对注聚设备有特殊要求;井网、井距和层系调整困难。文中介绍了针对渤海绥中36-1油田开展的聚合物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的情况和效果。聚合物驱技术在绥中36-1油田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三个重要突破:①首次在国内海上油田开展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②率先以疏水缔合聚合物作为驱油剂进行矿场使用;③取得了单井聚合物驱试验显著的增油效果。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在海上油田目前生产条件下实施是可行的,对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在渤海旅大10-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油田开发具有勘探投入大、采油平台使用寿命短、生产操作费用高和水驱采收率低等特点,如何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从海上油田LD10-1开发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特点,利用理论分析和室内评价实验,开展了早期聚合物凝胶和聚合物驱增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实施聚合物驱不仅大大缩短油田开发时间、节省操作费用,而且最终采收率也比中后期实施时高。在化学药剂费用相同条件下,"聚合物凝胶+聚合物"段塞组合驱的增油效果要好于单纯聚合物驱。A23井单井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于2006年3月23日开始,矿场监测结果表明,注入压力大幅度提高,吸液剖面明显改善,部分油井已陆续见到"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含聚污水对驱油效率影响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青  唐洪明  张旭阳  高建崇  刘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40(6):598-601,606,539,540
研究显示聚合物注入地层后,经受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产出后其结构和性能较注入前都有很大变化。本试验以渤海锦州9—3油田注聚受益井W7—4产出含聚污水为例,在综合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产出聚合物的分子形貌等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不同产出聚合物浓度、不同剩余油饱和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为含聚污水的再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扫描电镜分析照片显示产出聚合物呈网络状结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普通污水驱替不出油后,转注含聚污水能提高驱油效率1.5%~5%,提高幅度随残余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剩余油饱和度越高,含聚污水提高驱油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锦州油田无碱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锦州油田的条件及开采现状,进行了α-烯烃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HDS及SNF聚合物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SP)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考查了HDS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特性以及吸附特征;进行了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表观黏度及岩心驱替等实验。结果表明:HDS表面活性剂油水平衡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到超低数量级(10-3mN/m),吸附损失小(0.2%浓度HDS≤2.0 mg/g);二元复合体系油水平衡界面张力也能达到超低;黏度保持率高(≥90%),配伍性好,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故HDS表面活性剂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HDS与SNF聚合物组成的无碱二元复合体系能大大提高锦州油田的采收率,无碱二元复合驱是适合锦州油田开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驱作为一种三次采油方法已进入矿场工业化应用阶段,研究聚合物驱油的生产特征对其工业化推广应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河南油田聚合物矿场生产过程,初步认识了聚合物驱油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田今后注聚方案的编制和动态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三次采油方法,河南石油勘探局在双河油田北块114-5层系和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进行聚合物驱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日产油量上升,含水下降,预计聚合物驱的有效期8年,采收率提高9个百分点。聚合物驱的“增量”效益和“整体”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驱与水驱相比,财务净现值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成本下降;聚合物驱的投资效果好于同期老区的滚动勘探和开发后期的井网加密调整;从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上讲进行聚合物驱都是正确的选择,建议扩大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规模,实现老油田产量的稳定,为勘探实现大的突破争取缓冲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晰海上油田不同韵律储层早期注聚后剩余油的分布及开发特征,参照锦州Z油田特征参数和实际注采井网,开展了不同韵律条件下水驱油和聚驱油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水驱开发,正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储层通过实施早期注聚,前期采油速度分别提高3.6倍、2.7倍和2.4倍,高含水末期采出程度分别提高1.8倍、1.5倍和1.4倍,采收率分别提高21.5百分点、18.9百分点和18.2百分点。正韵律聚驱后剩余油富集在储层顶部采油井间非主流线区域,可部署水平井进行挖潜;反韵律和复合韵律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在采油井排驱替介质未波及区域,可部署定向调整井进行挖潜。研究结果可以为海上同类油田的开发及调整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为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会向油层注入化学剂、气体溶剂或热采。聚合物驱油是某大型油田较为成熟的三次采油方法,聚驱井在投产初期见到了较好的开采效果,为进一步释放地层能量,许多聚驱井都有压裂等放产措施适时跟进。由于聚驱井采出液黏度高的原油物性、压裂后产量大幅提升的生产现状,聚驱井压裂后日耗电量也随之明显增加,成为制约单井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某聚驱井压裂后日耗电陡增187%的问题,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在不增加投入成本的前提下,科学论证机型选择,合理选择抽汲参数,运用功率法调整平衡,见到了日耗电量下降269.8 kWh,节省电费15 000余元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层中仍有大量原油未被采出的情况,选取应用聚合物驱较为典型的孤岛中一区Ng3油藏开展了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并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状态,其吸附量小,热稳定性及驱油效果好。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0.6%,优于单一聚合物驱,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优于三元复合驱,且具有较好的调驱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改善双河油田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双河油田二类储量油藏聚合物驱研究及应用,总结出以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和改变液流方向宗旨,优化聚驱井网,注入聚合物前采用整体调剖封堵大孔道,合理选择适应于二类油藏的驱剂,针对不同的非均质储层采用不同聚合物浓度以及适时提出配套工艺措施等技术对策,形成了一套提高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效果的作法,对二类储量聚合物驱推广应用有借鉴意义。目前双河油田Ⅲ油组、北块Ⅳ1-3、江河区V上已开展了高温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