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对砖混结构教学楼横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1/2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5片横墙试件,试件类型包括无构造柱横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的普通墙体试件以及在墙体中加设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等,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各试件的破坏特点、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横墙的抗震性能,按照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横墙两端设置构造柱,同时确保墙体与基础梁间不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则横墙表现出较好抗震性能,墙体中加设1根构造柱或同时再加设1根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但加设圈梁和构造柱的墙体试件在极限变形后破坏墙块的变形受到中间圈梁的约束,墙体具有较好的后期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对砖混结构教学楼横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1/2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5片横墙试件,试件类型包括无构造柱横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的普通墙体试件以及在墙体中加设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等,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各试件的破坏特点、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横墙的抗震性能,按照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横墙两端设置构造柱,同时确保墙体与基础梁间不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则横墙表现出较好抗震性能,墙体中加设1根构造柱或同时再加设1根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但加设圈梁和构造柱的墙体试件在极限变形后破坏墙块的变形受到中间圈梁的约束,墙体具有较好的后期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潍坊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村镇建筑难以满足抗震要求。通过合理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加强屋盖与墙体连接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农村建筑抗震性能,为农村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谈砖混住宅抗震施工质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工程均进行了抗震设防,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地震区解决好住宅工程的抗震施工质量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仅就目前砖混住宅工程抗震施工质量检查中遇到的几种情况,谈一些认识。一在地震区,住宅工程多采用砖混、框架或剪力墙结构,对砖混结构,其抗震措施主要是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楼(屋)面与墙体、梁、柱的拉结等,以增强住宅工程的整体抗震能力,在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构造柱纵筋位移。在浇筑砼时不按规范进行施工,使从基础内或基础圈梁内伸出的构造柱纵筋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强烈地震中农村砌体结构不同构件的重要性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结构抗震评定与加固维修更合理,以中国农村典型砌体结构为研究对象,从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的角度,分析了地震影响系数、构造柱(圈梁)设置、墙体平立面位置、地震波频谱特性及地震波持时对墙体重要性的影响,并将墙体重要性系数引入农村砌体结构的抗震评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影响系数的增加,受拉区墙体的重要性增大,受压区墙体的重要性减小; 地震影响系数较小时,设置构造柱、圈梁砌体结构墙体比未设置构造柱、圈梁的墙体重要性大,反之亦然; 同一平面位置的墙体受压重要性随楼层从上到下增大; 地震峰值强度、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等动力参数对墙体重要性系数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是墙体抗剪重要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农村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评定中,引入墙体的重要性系数,能明确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关键墙体。  相似文献   

6.
为对闽东地区村镇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闽东地区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的现状,分析了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论述了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措施,并以闽东地区典型砌体房屋为例,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加设构造柱、圈梁等),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抗震加固前、后的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证实设置圈梁、构造柱等不但可加强单片墙的整体性,且有助于各片墙形成整体的抗侧力体系,因此建议在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中,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加设圈梁和构造柱。  相似文献   

7.
现代房屋建设中,较多用砖混结构,它与框架结构相比,可降低造价。通过结构设置构造柱、圈梁等方法来确保证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砖混结构有构造柱进行抗震设防,增加了建筑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构造柱既加强墙体的连接,又与圈梁构成立体骨架,提高了建筑刚度,避免墙体产生裂缝,因此构造柱的质量好坏,决定了砖混结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自建住房以无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为主,其抗震性能差。新建房屋可采用现浇圈梁构造柱的构造措施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对于已建成的老旧房屋,提高其抗震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采用外贴预制圈梁构造柱加固砌体结构的技术,该种技术的圈梁构造柱预制,运至现场拼装,用黏结材料使之与墙体连为一体,从而大大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随后,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并介绍了在试点工程上应用情况,可为我国既有农村自建住房的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姚莉 《山西建筑》2009,35(34):55-56
结合砖混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从抗震措施一般规定、构造柱的设置、圈梁的设置及楼梯间的抗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南京地区多层砖混结构抗震措施,以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设置水平拉结带和构造柱-圈梁对薄壁节能砌块薄灰缝组合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共设计了9片墙体试件,对比分析了有无构造措施的薄灰缝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了竖向压应力、洞口大小、洞口位置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设置水平拉结带和构造柱 圈梁后组合墙体整体性增加,各阶段主要受力部位由上下区砌块墙体转变为端部构造柱,因此破坏主要集中在该部分;设置水平拉结带和构造柱 圈梁的墙体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未设置该措施的墙体,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滞回曲线饱满,刚度退化缓慢并有一定残余刚度,后期变形性能好;组合墙体洞口两侧破坏严重,洞口显著削弱墙体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