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气固两朴实验台上采用先进的PDA测试技术对不同直流二次风扩口角度情况下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气相速度和脉动速度、颗粒浓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直流二次风扩口角度对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流场回流区直径、射流扩展角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直流二次风扩口角度对汉场有一定的影响,而对浓度场影响较小。所得结论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窑用多通道燃烧器回流区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重整化群(RNG)k—ε模型对水泥窑用多通道燃烧器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针对影响燃烧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回流区进行讨论,将三维条件下燃烧器的流场分布与传统燃烧器流场进行对比,提出了三维条件下燃烧器回流区分为中心回流区、内回流区、外回流区3个回流区的分布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回流区的直流风和旋流风2个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旋流风的速度变化对回流区的影响比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大,旋流风速度适当增大可以增大回流区的范围,而当旋流风速度过大时,外回流区消失。  相似文献   

3.
旋流风对窑用四通道燃烧器气相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重整化群(RNG)K-ε方程,分析了旋流风速度和旋流角的变化对四通道燃烧器的气相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风速度增大,回流区增大且燃烧器径向外移,旋流角减小,回流区增大,沿轴向前移。在此基础上针对低挥发分煤挥发分少,着火点高,燃烬时间长的特点,提出应同时提高旋流风速度和减小旋流角的低挥发分煤燃烧技术,对于工业上合理选择燃烧器的工作参数及燃用低挥发分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次风风量对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NOx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特性以及其与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相关性,使用三维颗粒动态分析仪(PDA)测量了不同二次风风量下的低NOx旋流燃烧器出口附近的轴向、径向、切向以及湍动速度分布、回流区的形状、颗粒浓度分布以及颗粒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在该燃烧器出口附近有一个环形回流区,回流区的大小以及位于二次风区域的径向速度和切向速度都随着二次风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颗粒浓度呈现内浓外淡的分布,随着二次风风量的减小,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位于中心区域的粒径略小于外围颗粒直径,二次风风量对其影响较小;颗粒的集中分布容易导致煤粉不易燃尽.气流携带煤粉可能冲刷水冷壁,造成高温腐蚀.因颗粒直径为内小外大的分布,这使得较大的颗粒容易穿过回流区到达壁面造成水冷壁沉积腐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实际炉膛中旋流燃烧器火焰的特点,采用火焰拍摄系统和抽气测温系统对一台600 MW电站锅炉上的低氮旋流燃烧器的火焰进行详细的测量,分析该低氮旋流燃烧器的火焰形状、轴向的组分和温度分布、火焰亮度及温度随标高的分布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旋流燃烧器火焰的扩展角约为60°,火焰的直径从燃烧器喷口到下游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最大直径约为1.25m,在距离燃烧器喷口约1.6m处,火焰直径达到一个极小值,这是因为二次风从该位置开始混入一次风.旋流燃烧器火焰的中心区域为带粉的一次风占据,一次风中煤粉在喷入炉膛1.3m以后开始着火.旋流燃烧器喷口附近的火焰为回流区带回的挥发份与二次风接触后燃烧产生.该燃烧器火焰从内到外依次可以分为一次风区域、回流区、高温火焰区和二次风区.炉膛内燃烧器火焰的亮度和温度随标高的变化特征是先升高后降低,在第三层燃烧器标高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柱状燃烧室内旋流喷雾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对不同空气旋流强度下柱状燃烧室内的旋流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空气旋转射流将诱使燃烧室内产生中心回流区和角回流区,随着旋流数S的增大,中心回流区呈轴向缩短、径向膨胀的趋势,而角回流区则逐渐减小.喷雾射流与中心回流边界层内,存在强烈的动量交换,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两相平均速度由多峰分布逐渐转变为单峰分布;随着旋流数S的增大,中心回流对喷雾射流的压迫作用有所减弱.旋流数S过小将造成小颗粒碰壁、燃料高浓度区集中于燃烧室前部,旋流数S过大则导致大颗粒穿透混合边界层、燃料高浓度区严重后移,都可能恶化燃烧效果.对于气泡雾化喷嘴,选取S=1.41的旋流配风装置可以取得良好的空气/液雾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已成功地用于水煤浆燃烧的新型调风器,这种调风器可调参数较多,因而调节灵活方便。通过冷态空气动力场回流区的测量和对冷态雾化炬的定性观察确定的一次风稳焰器叶片出口角、稳焰器扩口角和扩口高、二次风切向叶片出口角、(石旋)口角等,能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的煤浆燃烧,着火稳定,无脱火现象,燃烧效率最高达98%。试验表明,较大的稳焰器叶片出口角(即较大的一次风旋流强度)能产生较大的中心回流区,为煤浆着火提供热源;稳焰器增加合适的扩口(扩口角20°,扩口高30mm)有推迟一、二次风混合和增强气流稳定性的作用,但扩口角过大时会在扩口背面产生一个环状回流区把大量浆滴带回到扩口上甚至进入二次风箱;二次风旋流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大量浆滴被甩到炉壁上而结焦。该调风器与低压旋流型喷咀相配合,能获得足够的高温烟气回流以加速煤浆着火,而且气流有较强的后期扰动以强化煤浆的燃烬。  相似文献   

8.
采用-维热膜探针多方位转动法,在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冷模式试验台,研究了在齿型和普通型两种中心扩口下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气流的空气动力持性,试验得到了冷态旋转射流的时均速度,湍流应力,偏斜因子的测量结果,分析测量结果可见,齿型中心扩口下中心回流区直径减小,相对回流率较普通型中心扩口增加20%,同时在中心回流区边界附近湍流脉动强度明显提高,湍流正应力提高1倍以上,湍流剪切应力提高3倍以上,在主流区湍流流瞬时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更快趋向于完全随机的高斯分布,在齿型中心扩口下,出口射流的回流强度及湍流脉动强度的提高,有利于强化煤粉气流的燃烧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分解炉内流场特性,应用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和SIMPLE方法对喷腾型分解炉内部三维湍流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重点分析了带旋流的三次风、柱体的尺寸和中部缩口对分解炉内气体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喷腾型分解炉内流场基本为喷射流,其物料的分散主要受轴向风的纵向作用.通过增加分解炉的高度、增设中部缩口和带旋流的三次风,气体运行迹线的长度因旋流效应、尺寸效应和二次喷腾作用而延长,从而增加了气流在分解炉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控制容积法,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对某600 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底层燃烧器区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射流速度的流场发现:射流速度影响实际切圆直径和动态旋转切圆气流的旋转流动速度;射流末段上游区域和动态旋转切圆中心均存在回流,这将有利于烟气与一次风的混合.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时,意义的表达被融入了一定语言背景、伴随了许多体态语言和丰富的语音语调,它是体现了一定思想的活的、动态的意义,涉及一定的参与者、事件和行为,具有线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由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衍生出"意义流"概念,并引入"声音流"和"文字流",进而阐明意义流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透明镀膜玻璃管中,进行高粘假塑性流体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观察到一种新的流型:闪蒸沸腾。基于535个流型数据,建立了流型关联式。  相似文献   

13.
物流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着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比较落后,物流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必须把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大胆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土石堰过流场区分为一维恒定变量流场和二维恒定非达西渗流场;应用圣维南方程和福希海默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分别用龙格一库塔法和有限元法进行数值计算,然后协调迭代求得整个流场的水力参数(溢流水深与流速;渗透流速与测压管水头等)。算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非均匀流动网络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的优先流是指土壤在整个入流边界上接受补给,但水分和溶质绕过土壤基质,只通过少部分土壤体的快速运移.优先流的产生是由于土壤中往往存在大量的根孔、虫孔等大孔隙以及裂隙等.搞清优先流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入渗补给过程、准确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以及地下水污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大分子染色材料(Brilliant Blue FCF)及根据碘与淀粉反应显现出蓝色的原理,设计实施了土壤中非均匀水流运动的室外染显色示踪实验,研究了土壤水非均匀流动模式,验证了优先流的水流通道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管路倾角对混输管线中分层流存在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elvin-Helmholtz非稳定性理论导出的分层流界面稳定存在准则和Barnea提出的分层流与环状流转换准则,对不同管路倾角下分层流稳定存在范围进行了模拟,并在管线操作条件下,预测出分层流存在最大区域所对应的倾角,能为现场生产和两相分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倾斜向上的两相管流中几乎不存在分层流;在下倾管线中,随着倾角增大,分层流存在区域逐渐增加,超过最大范围后,迅速减小直至消失;两相分离器的入口倾角在一30℃左右能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渐开线叶型三叶罗茨风机的进气流量脉动进行了分析.给出理论流量、实际流量的计算方法,计算的生产实例表明,三叶罗茨风机比两叶罗茨风机的进气流量脉动小;合理选择罗茨风机的设计参数,提高容积效率,减小内泄漏,可以减小进气流量脉动,增加实际流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谐波潮流计算算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谐波潮流计算是谐波分析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概述了谐波潮流分布的计算原理,根据谐波潮流计算算法的基本要求,结合谐波潮流计算自身的特点,对应用于谐波潮流计算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算法改进方面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泄洪雾化溅水区长度深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雾化流溅水区长度的确定依赖于溅抛水滴的初始状态及随后运动的准确把握.建立了水滴与水面碰撞的简化模型以获得溅抛水滴运动的初始状态,并对溅抛水滴在重力、浮力与风阻力作用下的反弹斜抛运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溅水区长度计算公式,并与已有模型试验及原型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