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全预制拼装桥梁下部结构预制及连接问题展开研究,以处于高地震烈度、滨海环境、软土地基等条件下的某连接力高匝道桥工程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对装配式桥梁进行抗震验算,增加桥梁间隔震设计,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减隔震支座后,桥梁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各项指标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减隔震支座对主桥进行减隔震抗震设计,并对减隔震设计方案在E2地震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减隔震方案后,主桥所有构件抗震性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拉索支座提高了全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天津海河吉兆桥为三跨变截面连续钢-砼组合桁架桥,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针对吉兆桥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由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和软钢耗能阻挡装置组成的混合耗能减隔震系统进行减隔震设计的新思路,达到了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降低工程费用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吉兆桥的抗震设计思想、减隔震设计方法及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4.
从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理念出发,选取典型的城市高架桥,通过研究其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性能指标,分别采用延性抗震设计和减隔震抗震设计进行分析。对比这2种方法在结构抗震性能及结构经济上的差异,表明减隔震抗震设计不仅可获得更优的抗震性能,还可有效地减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某些处于高烈度区的石质文物浮放于地面,面临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减隔震理论对提高石质文物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规范公式确定了某佛像的隔震系数和支座刚度范围,进而采用时程分析程序对初选的减隔震支座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研究了高宽比为5.6的石佛像采用支座减隔震的可行性问题,获得以下基本结论:处于高烈度区浮放于地面的具有较大高宽比的石佛像文物的抗震性能存有隐患;科学合理的减隔震支座能对佛像等结构物取得显著的减震效果。文中石佛像减隔震设计及验证分析思路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桥梁的抗震性能一直是需研究的主攻课题。阐述了桥梁延性抗震设计与减隔震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几种新型减隔震装置的性能及优缺点。对一拟建的连续梁桥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延性抗震设计和减隔震抗震设计,对比了顺桥向结构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总结了其适用范围和关键控制因素,为同类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其抗震性能,介绍了近年来减隔震技术在提高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基底隔震体系、层间隔震体系、梁柱节点安装耗能阻尼器等。鉴于减隔震技术在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有效性,总结了该项技术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中的国内外应用概况,并探讨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减隔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减隔震技术在提高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中的不足,指出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多维减隔震分析理论及新型减隔震装置研发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郑州市龙湖中环路西立交主线高架桥为依托,选取主线3×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体系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比较不同设计体系下结构的具体抗震性能以及不同抗震体系对结构布置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隔震体系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以某大跨径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研究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降低了桥梁的整体刚度,造成桥梁的自振频率明显降低;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会造成主梁位移的增大,但会大幅降低连续梁桥在原固定方向的桥墩弯矩,提高了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成功实现了减隔震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于大跨径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0.
毛向东 《四川建筑》2014,(3):164-167
文章以国道110线乌海黄河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高烈度地区大跨度部分斜拉桥的抗震计算及减隔震设计方法,提出了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减隔震设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该桥进行了E1和E2地震作用的抗震验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烈度地区大跨度部分斜拉桥来说,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是一种理想的减隔震措施,对高烈度地区同类桥梁的抗震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重点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现行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2.
国外某工程震损情况调查分析与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后国外某工程的震损情况调查,通过计算分析,对该建筑进行了抗震鉴定。针对结构存在的问题,按照经济、安全、快捷的原则提出了综合性的加固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九江-瑞昌地震震害调查,分析了在我省村镇建设中强调抗震概念设计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抗震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以后,依据"教育部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发[2008]19号文件)精神,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对北京市城郊区8个区县,2001年以前建成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共338栋楼(建筑面积907286m2)进行了抗震调查分析。本文通过抗震调查鉴定的实践,综合分析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的实际抗震能力。给出了这些建筑现状抗震水准及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震减灾的应对措施。基本反映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抗震水准的全貌,给下阶段规划学校建筑抗震改造加固方案及实施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Y"型平面住宅楼的抗震鉴定、加固设计及施工。分析表明:该工程经加固后有效提高了抗震能力,延长了后续使用年限,本工程加固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老旧不规则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已经实行了三代。随着设计方法的发展和更新,按以前方法设计的或者根本没进行抗震设计的桥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震安全隐患。为此,对北京市城市桥梁进行了调查分析,选取了9座典型桥梁作为代表,选用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中的能力需求比法,对9座典型桥梁进行了详细的抗震性能评估,得出了北京市城市桥梁抗震性能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李红光 《山西建筑》2014,(23):40-41
指出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出合理的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物的抗震安全非常有利,根据多年来地震安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条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建议,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得到合理的地震动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工程抗震标准体系、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已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建筑抗震试验技术五个方面对唐山地震30年来我国建筑抗震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同时对今后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浙江文成地震村镇空斗墙建筑震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浙江省文成县位于我国华东沿海地区,为非抗震设防区,2006年2月9日发生了里氏4.6级地震。本文作者通过房屋震害现场调查,对当地村镇大量采用的空斗砖墙建筑抗震能力进行了专项调研。本文介绍了空斗墙房屋的震害、在抗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震损空斗墙房屋的修复与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宫惠峰 《工程质量》2004,(10):42-44
本文作者根据内蒙古8.16地震的实地调查及提供的大量各类建筑物破坏状况图片,经对典型房屋震害分析,提出了建筑抗震设计值得重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