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岩土工程非确定性反分析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玮  郑颖人 《地下空间》2000,20(2):81-85
本文在对目前已提出的几种非确定性反分析方法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初步评论,最后对非确定性分析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雷 《山西建筑》2005,31(18):109-110
从数值求解过程、力学参数的非确定性、是否利用神经网络角度对岩土工程中反分析方法的类别及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就目前反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徐晓宇 《山西建筑》2011,37(14):47-49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岩土工程方面的反分析文献资料,简要叙述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概念,主要方法,并且介绍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反分析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同时阐述了在岩土工程非确定性反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解决复杂岩土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内外岩体工程反分析技术的兴起及发展作了阐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确定性反分析所受的局限性。围岩体的变形及各物理力学参数随开挖的变化是处于一种随机动态过程,应采用非确定性方法来探究。对此,本文提出扩张卡尔曼滤波器与有限元分析耦合法是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并开发出实用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5.
岩体工程反分析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树屏 《地下空间》1995,15(1):25-33
本文对国内外岩体工程反分析技术的兴起及发展作了阐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确定性反分析所受的局限性,围岩体的变形及各物理力学参数随开挖的变化是处于一种随机动态过程,应采用非确定性方法来探究,对此,本文提出扩张卡尔曼滤波器与有限元分析耦合法是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并开发出实用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确定性思考下的城市规划新思维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卓 《山西建筑》2006,32(6):25-26
通过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理念以及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与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差别,并在分析非确定性规划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程式。  相似文献   

7.
岩石力学的数学描述与计算试验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石力学的数学描述与计算试验技术于学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1岩石力学的非确定性研究方法与认识过程1.1岩石力学研究方法正从确定性理论转向非确定性研究现在的岩石力学正在从确定性研究转向非确定性方法研究的过程之中,这是认识方法的转变。确定性研...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非确定性土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及其对场地土随机振动的影响,通过多通道面波测试技术(MASW),结合频率–波数法获得了场地土的频散图像,建立剪切模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先验概率分布模型,进而依据贝叶斯理论及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得到了非确定性土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模型,并对其收敛性和独立性进行了验证。将地基土剪切模量的后验概率分布模型和地面振动随机响应的核密度估计相结合,提出对振动传递函数进行区间估计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具有一定置信度的置信区间,并与确定性土参数反演的传统振动预测方法以及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后验剪切模量在空间深度上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而非确定性的剪切模量分布会对环境振动的预测和评价产生较大影响,基于非确定性土参数概率分布模型进行振动区间估计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概率法的基本原理作用在工程结构上的作用(力)和结构的低抗(力)都是随机变量或是随时间变动的随机过程,因而结构问题是非确定性的。非确定性问题需用具有非确定模型的数学——非定值数学如: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可靠性数学等——来研究。研究结构的非确定性目的是研究结构  相似文献   

10.
"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思想观的改变,探讨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开放的城市巨系统的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提出将城市系统的非确定性纳入城市规划思想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CFD的数值模拟技术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一四面坡顶轻钢空旷结构进行了静力风荷载数值模拟,主要考虑了风向角的变化,得到了结构表面的风压分布,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该结构表面风压分布不均匀,局部风压较大;风向角对结构表面风压分布具有一定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该类结构表面风压的分区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两串列方形高层建筑局部风压干扰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个完全相同的串列方形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受扰建筑风压测量的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施扰模型相对位置和高度变化对受扰模型局部风压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度比固定,迎风面平均风压在间距比小于3时为负压,大于3时为正压,侧风和背风面平均负风压及各个面脉动风压均在间距比等于3时取得最大值.高度比变化,间距比小于3时,迎风面...  相似文献   

13.
准时化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在我国制造业中运用已取得了成功,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通过对比分析准时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差异性,得出准时采购在降低库存、提高采购质量、采购水平、资金利用率方面的优越性;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特点,把准时采购引入建筑企业,构建准时采购流程,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PDCA 绩效评价模型对建筑企业准时采购的实施进行分析;并对准时采购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普及提出四点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建筑企业准时采购的步伐,进而推动准时化采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安宁河河谷及邛海地区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地土层对地震动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汶川地震中安宁河及邛海周边地区6个台站记录到的主震的加速度时程,采用传统谱比法研究了5个土层台站所在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与工程地质分区有着很好的相关性,不同的工程地质分区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不同,按放大作用大小排序,邛海湖滨平原亚区(Ⅲ3)邛海洪泛平原亚区(Ⅲ_2)安宁河平原区(Ⅱ)山麓坡洪积亚区(Ⅰ_2)中山基岩亚区(Ⅰ_1)。2工程地质分区为山麓坡洪积亚区(Ⅰ_2)的场地对地震动低频分量没有放大作用,但是对地震动高频成分放大作用显著。3工程地质分区为安宁河平原区(Ⅱ)的场地对地震动低频和高频都有放大效应,并且高频放大作用大于低频,并且3个分量放大作用在低频和高频表现不同,低频时地震动放大效应UDNSEW,高频时地震动放大效应EWNSUD。4工程地质分区为邛海洪泛平原亚区(Ⅲ_2)的场地对地震动低频和高频放大作用都非常显著,并且放大系数最大值所在的频带都在1 Hz左右,且放大最大值相差不大。5对于工程地质分区为邛海湖滨平原亚区(Ⅲ_3)的场地对地震动低频和高频放大作用都有放大效应,放大系数较大,且放大效应显著频段分布较宽。  相似文献   

15.
工程变更是核电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变更内涵和价值的准确把握是管理工程变更控制和推动项目进展的基础。文章基于AP1000核电建设实践,从工程变更的评价指标、评价模型以及权重设置3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变更评价体系。为核电建设工程变更的价值评估、方案选择和项目管理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官剑 《城市建筑》2014,(11):121-121
桥梁是架起两岸的交通枢纽,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道路的两岸,只要是架起通往两岸的交通运输枢纽,就都需要桥梁。而近年来的地震频繁的发生,桥梁又作为一种结构上悬空的城市建筑,其抗震性尤为重要,需要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17.
考虑桩周土体及桩–土接触的非线性,建立了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结合此模型提出了计算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合理桩长的方法——叠加法,得出了当中性点上、下土层摩擦力分布形式相同时,应增加的桩长与摩擦力的分布形式无关,而只与极限摩擦力的大小有关的结论。运用此方法分析了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特性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极限荷载时,中性点深度与桩长有关;湿陷系数对桩剩余承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定量给出了中性点深度及应增加桩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微膨胀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对比,及聚丙烯纤维的掺量对微膨胀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劈拉强度的影响。建立了微膨胀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与纤维掺量的关系式。微膨胀纤维混凝土的折压比与不掺纤维及膨胀剂的普通混凝土相当,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较不掺纤维及膨胀剂的普通混凝土有所提高,微膨胀纤维混凝土的拉压比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输电塔等工程结构在不确定因素干扰下的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模态的云推理算法。建立残余力基本方程,并分析了基于残余力向量的损伤识别原理;提出了基于残余力的云推理算法,给出了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分析了前件云发生器和后件云发生器,给出了基于灰云模型的定性规则库建立方法,并利用云规则组成了相应的云推理系统。考虑到残余力法易受测量噪声等不确定因素干扰的弱点,进一步提出了关联模态云推理算法,以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和可靠性,并采用输电塔结构模型进行了损伤识别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关联模态云推理算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出结构损伤,其识别效果明显优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残余力云推理算法。  相似文献   

20.
窗墙比对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德明 《建筑技术》2009,40(12):1099-1102
以居住建筑为对象,研究窗墙比对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夏季空调能耗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北向窗墙比,南向窗墙比的影响程度最大;北向窗墙比对冬季采暖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随着窗户保温性能的增强.这种影响将会更小,甚至有利于减小冬季采暖能耗;在模拟条件下,当南向窗墙比为0.3时,居住建筑全年总能耗最小。窗墙比对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程度与窗的类型有关,对总能耗的影响程度与窗的类型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