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模因理论来看,中国陶瓷文化属于模因的范畴。中国陶瓷文化传承几千年本质上就是各种陶瓷文化模因的强弱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其兴与衰反映的就是强弱陶瓷文化模因的不同命运。强势陶瓷文化模因成功地大量复制、传播,并出现部分变异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弱势陶瓷文化模因则被淘汰。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阐释中国陶瓷文化的兴衰现象,并依据模因理论对如何推动中国陶瓷文化传播与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花瓷在中国陶瓷领域是一枝奇葩,凭借其独有的魅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占领者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其工艺上来看,归于釉下彩瓷一类。随着瓷器的不断发展成熟,人们对各异的青花瓷有了更多的艺术形象追求。青花釉里红与青花分水当属其发展品种,二者在陶瓷美学领域都有各自的艺术特征。本文从青花釉里红与青花分水的各自艺术发展历程出发,共同探讨二者的釉下彩的艺术价值和共性。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陶瓷学者余家栋先生说过:“在瓷器的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其中景德镇制瓷工艺更有新的突破,已冠绝全国各窑群。这时景德镇所烧制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杰作。“这一新的成就拓展了釉下彩和颜色釉装饰的新工艺。元代瓷器在收藏界,尤其是元青花瓷,得到了收藏家的极大推崇。而元代釉里红瓷,由于存在元末何明初之争,加上元代釉里红存世产品极为罕见,使得众多爱好  相似文献   

4.
元代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精美成熟让人感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放出异样的光采。元釉里红存世量稀少,被发现刊载的仅几十件而已。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本文仅就个人的视觉角度,试论元代釉里红的一些基木特征。  相似文献   

5.
青花瓷具备了多元文化特征。在青花技艺的多种综合装饰中,釉里红是元代中国陶瓷艺人自创的铜红釉。  相似文献   

6.
最早的釉里红瓷产生于唐代长沙窑,但只是到元代景德镇才烧成了成熟的釉里红瓷器,并且将之与青花工艺创制了青花釉里红这一新品种.青花釉里红即将青花和釉里红同饰一器,色调蓝浓红艳,美丽非凡.釉里红瓷和青花瓷同时在元朝时期达到辉煌,釉里红走过了辉煌的千年历史,在我国陶瓷艺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当代釉里红一样展现着饱满的热情,在陶...  相似文献   

7.
我与釉里红     
正釉里红,自元代始烧以来,在历朝历代皆被称作"瓷中瑰宝",它是指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釉里红作为瓷器釉下彩装饰的手法之一,最早烧制于元代。早在元初,这种釉下彩绘工艺就已经为景德镇能工巧匠熟练掌握了,但因釉里红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元代的釉里红工艺发展非常缓慢。而同时期的青花瓷工艺却早已成熟完备。由此可见,釉里红的制作比起青花更显复杂多变的工艺特征。元代的釉里红在工艺上呈色多样,鲜红的较少,大多色泽发灰,有明显的晕散,也有因温度失控而呈现的"烧飞"  相似文献   

8.
釉里红,顾名思义是呈现红色,釉里红烧制最佳效果是红中带绿。釉里红工艺和青花瓷几乎万千一样,都是高温一次性烧成的釉下彩瓷器,不同的就是釉里红是用铜红料绘制,青花瓷采用钴料绘制。釉里红表现力强,颜色艳丽喜庆。绘制釉里红有线绘法、拨白法、涂绘法。釉里红也可和青花同时描绘在一件作品上,则称之为"青花釉里红"据现有考古资料发现釉里红出现在元末明代早期,这是根据1979年江西省丰城县发现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釉里红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当代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瓷器也是备受欢迎,景德镇当代不少名家也采用釉里红来创作自己的作品。本文就以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的特征、起源、装饰以及釉里红的发展问题来论述。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优秀品种,它给人一种典雅稳重、明澈莹净之美感。釉里红是我国名贵的传统釉彩,它沉静而浑厚。青花和釉里红结合在一起,相映生辉。景德镇的历代艺人在绘制青花釉里红时,感到厚薄不易掌握,因而影响成瓷的装饰效果。另外,用手工绘坯很费功夫。笔者在新华瓷厂工作时,与沈杰,王声怀等研制青花感光带水全贴花工艺曾荣获八  相似文献   

10.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青白相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画面永葆亮丽,被称之为"与地球同在的艺术"。而釉里红则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下彩绘。历代为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其釉下之红色,与青花在陶瓷中交相衬托,使青花釉里红成为陶瓷艺术百花园中一株姹紫嫣红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陶瓷,是中国名片。青花瓷,是陶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元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被誉为"国瓷"。当今,青花瓷作为陶瓷文化艺术品和产品,为广大消费者和艺术家所钟爱。青花瓷在艺术、生产和发展上是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之一,颇具名声。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尤其表现在陶瓷的应用上。青花在陶瓷的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尤其是青花釉里红,它精湛的制作工艺与国画花鸟的结合更是完美中的完美,不论是从它的悠久历史,还是从它的艺术特色来看都是与众不同的。花鸟作为青花釉里红的外在装饰,不仅增添了陶瓷的外在美,而且更好地凸显了其内在的经济价值。所以,对青花釉里红的研究和探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让我们细细来品味青花釉里红以及其装饰之美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花发展历史悠久,在元代直至当代的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面貌,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青花传统工艺,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青花瓷文化,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时至今日,青花瓷传统工艺仍然得到继承与保持,并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古老的工艺永褒青春与活力,展现  相似文献   

14.
青花釉里红是将元代发明的釉里红与青花装饰技法进行完美的结合。青花釉里红的出现,改变了青花瓷白底蓝花,清幽素雅,色调单一的状况,釉里红也是人们在瓷器上看到最早的红色。  相似文献   

15.
青花釉里红是"青花"与"釉里红"组合装饰艺术。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精品,这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项创造性成就。这不是两项制瓷工艺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掌握了两项制瓷工艺的基础上,怎样在制瓷工艺上统一起来的问题,其中特别是在烧成工艺上,要把不同的烧成气氛统一起来,早在元代是要有一个探索过程的。要得到好的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艺术的交流的重要载体。16世纪它零星地传入欧洲,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逐渐风靡欧洲,19世纪景德镇青花瓷广泛渗入到欧洲社会,对其文化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催生了许多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青花瓷以其清新雅致、意境悠远、传世量少,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争相研究的对象。本文将通过对青花瓷的造成特色以及成型工艺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其艺术内涵,加深对青花瓷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正>陶瓷,是中国名片。青花瓷,是陶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元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被誉为"国瓷"。当今,青花瓷作为陶瓷文化艺术品和产品,为广大消费者和艺术家所钟爱。青花瓷在艺术、生产和发展上是个永恒的主题。陶瓷发展史上,青花瓷是由"陶"发展到"瓷"之后的产物。它的基本含义是,用含氧化钴原料涂画在瓷胎上,施上一层透明釉,在1300℃以上一次性烧成的呈蓝色花纹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高温白瓷;第二,以钴原料为主的彩料  相似文献   

18.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门类众多中的代表,在世界陶瓷文化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篇章,从古到今青花瓷的历史中,青花分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装饰技法。在现代的审美需求下,陶瓷的装饰工艺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探讨了现代景德镇青花分水瓷与新彩技法进行综合装饰的探讨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正>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釉里红装饰,是当代瓷器绘画装饰技艺的高峰,特别是青花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青花的静雅与釉里红的浓艳相配,更是相映生辉,令人百看不厌。随着青花制釉的发展,各种色料的青花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如仿古青花、现代青花,各种深浅浓淡的料色一应俱全。为弘扬千年陶瓷文化,为传承创新和发展青花和釉里红装饰技艺提供了物质材料方面的保障。青花和釉里红属两种色彩门类,是有静谧与奔放相搭配在一起的,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艺术语言,一种景德镇所独有的陶瓷装饰技艺。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艺术是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代表之一.唐代之三彩绚丽灿烂,雍容华贵;宋代青瓷之清新典雅,淳厚清澈;元代的青花开创了瓷上装饰的先河;明清两代青花瓷的继承与发展,精湛的工艺更加丰富与完善,独树一帜应数民间青花瓷器. 民间青花瓷和其他艺术的绘画、雕塑、诗歌、舞蹈、音乐、工艺美术同样来自民间,并且从民间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在陶瓷艺术"百花园"中有陶艺奇葩之美称,也为陶瓷艺术的弘扬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