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评价及对居住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城市人居环境涉及居住群体、自然和社会环境、小区物业管理、以及建筑物质量和价格等各个方面。近年来关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对北京市城市内部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构建北京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人居环境评价模型,对北京市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进行了单项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居住建设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影响规模和速度随着建设活动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并以无法觉察的方式持久地改变着自然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及破坏、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危机也因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急剧的城市化进程而日趋加剧。论文认为,应在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确定自然空间与人居空间的组织结构模式,协调人类与自然的空间争夺,以期达成生态完整的、运行正常的系统功能关系。论文首先简要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及西方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的人居背景、人居活动、人居建设的调研,进行三位一体综合分析,以天人互益的思想理念合理有效利用草原人居环境背景,选择与自然协调生存的草原人居活动,用朴素而适应自然的营造技术建设草原人居环境,以此解读"背景—活动—建设"三元耦合互动构建的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自然智慧.  相似文献   

5.
罗兰 《中外建筑》2002,(1):30-31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城市文明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危机成为了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最严峻的挑战,全球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对于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而……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释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内涵,阐述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意义,指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居自然是指人们居住栖息的自然场所,是人们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的最主要的地方,而城市风景园林则可以认为是在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们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二自然”,因此如何评价城市风景园林对人居环境的积极作用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是该把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基本要素统统纳入视野的时候了。民以食为天,但人们对食物、农业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系的醒悟,却远远落后于能源、水和空气。现在,我在最宏观层面把人居环境区分为城市、自然和农业三个独立系统,以简要表达人居环境需要并重共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自然和农业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损害的矛盾关系。自然界的不良条件对城市和农业的损害很大,而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营造出的"安乐窝",农业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破坏了自然,其损害程度并不亚于城市。建筑师Jonathan LaRocca认为,代表基本生存条件获取过程的农业和建筑,是导致地球退化的两个最大祸端。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共设施角度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它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内部人居环境为研究尺度,从人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设施因子作为评价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因素,在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为基本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南京市为例,定量评价城市内部人居环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发现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分异的特点,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有所差异,并提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辉  曲晓东 《山西建筑》2009,35(21):12-13
从人居环境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居环境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建议,指出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山水城市理念与规划建设——以肇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阳  周永章 《规划师》2006,22(12):71-73
山水城市理念是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广东肇庆古城规划建设十分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和山水城市理念,其构成包括了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未来肇庆山水城市规划,一定要挖掘城市丰富的历史内涵,立足区域整体布局,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着力使城市空间形态与山水环境相衬,山、湖、城、江融为一体,注重人文历史环境保护,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之生态城市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瑛 《规划师》2005,21(10):5-7
早在二千七百年前,《管子》一书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命题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生态城市思想,强调“无违自然”,提倡通过自然现象来规范城市社会的有序发展,突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管子的这些思想对我国现今认识和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观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人居环境伦理观则是在具体对象上对环境伦理观的细化,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居环境的伦理关系。人居环境伦理观赋予人关心和保护人居环境,从而其实也是关心与保护人类自己的特殊职责。人居环境目前正面临着诸多危机,如城市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这意味着人居环境伦理观出现的危机,而这些危机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针对由于建筑材料引起的人居环境危机,提出了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值分析的人居环境建设系统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建设对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合理评价人居环境建设正反两方面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能值分析方法.运用系统能值增量概念,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系统总价值的度量模型,同时结合能值产出率、可更新能值比、废弃物能值比等指数对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系统价值及综合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建筑营造意识中的人地关系——兼论茜洋村的聚落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02,20(1):79-82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建筑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建造房屋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必然作用于建筑之上,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也必然反映在建筑的营造意识之中。该文从分析比较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与现代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入手,以小小山村茜洋村为实例,论述蕴含在人类聚落环境中,在建筑营造意识中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毅川  乔丽芳  陈亮明 《规划师》2005,21(10):99-102
城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人类的干扰使动物失去了原本属于它们的家园.现代景观多从人的角度进行设计,忽视了其他生物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合理地进行城市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是建设高质量城市环境的迫切要求.城市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应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入手,采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制定严格的法律保障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人类环境构成的分析,应用环境心理学方法,阐明了影响城市照明的人、光、物等环境要素及其关系,在研究人的视觉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总体、城市广场、建筑物、园林景区等要素的照明特点,揭示了城市照明环境的规律,建构了绿色照明的理论体系。研究发现城市照明不仅是从技术上营造视觉环境,更要通过城市的空间要素和人的生理感知的相协调,以营造与功能氛围相和谐的心理环境。最后,从基于环境理念出发,提出了综合自然条件、物体形态、人眼视觉、光学特性和环境特色的城市照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何昉  锁秀  高阳  李辉  魏伟 《风景园林》2011,(6):45-49
中国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和千百年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理想环境模式的原型,它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以深圳为例探讨了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如何基于理想环境特征原型,从自身的自然山水和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人的幸福感提升等方面去实现城市快速转型和理想城市构建,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根...  相似文献   

19.
吴健 《山西建筑》2011,37(29):13-14
通过具体景观案例来阐述景观设计与生态城市的关联,指出城市广场设计使人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体现了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并反映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