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冷库冷风机的除霜方法奶多。最常用的是热氨除霜或热氨+水冲霜。此方法如用于低温库目前可能是最佳方法,而用于高温库,从投资角度看则不太经济。本文介绍了一种更加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从能耗方面对冷库中的热气除霜和电热除霜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实验和理论方面进一步讨论,说明热气除霜的优越性。以往冷库中常用定时除霜,针对定时除霜的缺陷进行改进,采用时间温度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空气源热泵的结霜与除霜特性,建立了热泵系统结霜动态模型和显热除霜模型,求解模型获得了结霜与除霜过程中各系统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期霜层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当结霜工况运行70 min时,系统性能系数(COP)、制热量和蒸发压力降幅分别为6.9%、10.9%和12.3%;随着霜层继续生长,系统性能衰减加剧;除霜工况下,管壁温度迅速升高,霜层预热后进入融霜阶段,从蒸发器入口微元到出口微元,融霜时间从7 s增加到52 s;进入融霜水蒸发阶段后,管壁温度增速减慢,沿制冷剂流动方向融霜水蒸发时间逐渐增加;当换热器散热与得热达到平衡时,管壁温度维持恒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陈述了空气源热泵普及的现状后,指出了其受欢迎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分析霜层形成的机理和常用的除霜方法,并对国内常见的除霜方法做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空气源热泵除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温冷库在运行过程中,伴随着结霜现象,导致制冷效率下降,常规的除霜方法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依靠阀件开闭状态的切换,改变制冷剂的流向,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内部,利用制冷剂的显热和潜热,对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进行加热,从而达到除霜的目的。实现了制冷与融霜工况可以同步进行、库温波动小、效率高的热氟融霜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冷库氟里昂制冷系统中冷风机的几种常见的除霜模式,深入分析、比较不同除霜模式的能耗,提倡氟里昂制冷系统的节能投入。  相似文献   

7.
液体冷媒融霜是一种新型的融霜方法。介绍了液体冷媒融霜实验装置,研究了在不同负荷不同库温下的融霜过程,从库温、融霜时间、制冷系统运行状态等方面分析了液体冷媒除霜系统对冷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媒融霜可通过高压液体制冷剂与冰霜的热交换过程得到过冷来回收冰霜冷量。在被融霜蒸发器停止融霜后切换的瞬间,库温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无负荷实验库温高于-5℃时,融霜过程库温依旧降低,说明液体冷媒方案可以用于制冷过程不能停止的速冻装置上。  相似文献   

8.
间冷冰箱蒸发器霜层分布对除霜加热器除霜热量分布的不一致性会导致除霜时间增加和除霜效率的降低,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间冷式冰箱回风道的优化除霜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实验测量除霜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确定除霜加热器除霜热量分布,进而确定与除霜热量相匹配的蒸发器结霜分布;然后基于蒸发器结霜分布确定回风道出口的最优风量分布;最后基于最优的风量分布设计回风道,使蒸发器上霜层分布与除霜加热器除霜热量分布相一致,达到优化除霜的目的。通过某间冷冰箱回风道的优化设计案例表明,优化后的回风道可实现出口风量分布与除霜加热器除霜热量分布相匹配,除霜时间缩短了38.9%,同时使冰箱的制冷量增加了3.43%。  相似文献   

9.
梁醒民 《制冷》1992,(3):15-16
一、概述现有风冷无霜家用电冰箱,在其运行一定时间后,蒸发器就会凝结上一层霜,为了及时清除凝结在蒸发器上的霜层,以保证蒸发器正常运行。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电加热,以产生辐射热,来溶化霜层,使霜溶化成水,然后让水排出冰箱外,从而实现除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除霜系统消耗的功率较大;新用的电加热系统元件多;系统的结构复杂;由此造成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本文提出的新除霜加热系统,是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  相似文献   

10.
张伟武 《制冷》1993,(3):77-79
近年来,我省各地先后引进了大量制冷设备,主要用于冷库的急冻和冷藏,从规模上划分,多数属于中、小型冷库,而且小型冷库居多。几乎都采用分散式氟里昂制冷机组系统,强制空气循环制冷的形式。所以,冷风机的除霜是制冷系统操作管理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选择除霜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节能效果、操作管理及运行安全等问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