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国华 《中国油脂》2022,47(4):98-101
建立了一种天然维生素E油连续通过颗粒活性炭的固定床吸附工艺,从而实现有效脱除其中含有的微量多环芳烃(PAHs)。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体系温度、物料在填料中的吸附时间对PAH4(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䓛)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同时,考察了PAH4脱除过程对天然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天然维生素E油与溶剂比)1∶3,体系温度40℃,在以颗粒活性炭为填料的固定床内吸附4 h的条件下,可使天然维生素E油中PAH4的残留量降至7.3μg/kg(其中苯并(a)芘含量为1.8μg/kg),符合欧盟标准要求的苯并(a)芘含量小于或等于2μg/kg,PAH4含量小于或等于10μg/kg的限量标准,且采用该PAH4脱除工艺后维生素E的含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天然生育酚中痕量多环芳烃脱除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天然生育酚中的多环芳烃(PAHs),考察了脱除溶剂、活性炭种类、搅拌时间、温度、活性炭用量、脱除次数对多环芳烃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乙醇(分析纯)溶剂溶解生育酚(液固比为5:1),加入10%的HC-2型活性炭,在20℃下搅拌45min,对PAHs可以达到较好的脱除效果(对轻PAHs的脱除率达到48%以上,对重PAHs的脱除率达到98%以上,对总PAHs的脱除率达到88%以上),重PAHs的残留量为5.22ng/g,轻PAHs的残留量为86.22ng/g。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脱色工艺对菜籽油中多环芳烃(PAHs)的脱除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种类及添加量、脱色温度和脱色时间对菜籽油中PAHs的脱除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吸附脱除菜籽油中PAHs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1#活性炭和活性白土复合吸附剂的添加量(占油质量)为0. 25%+1%、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110℃时,BaP和PAH4的残留量分别为0. 23、1. 17μg/kg,均达到欧盟No 835/2011的限量值要求,且PAH4脱除率达到94. 7%。  相似文献   

4.
利用混合吸附剂对葵花籽油中16种多环芳烃(PAH16)及色泽进行吸附脱除。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活性白土、活性炭、混合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葵花籽油中PAH16及色泽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吸附脱除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混合吸附剂用量为活性白土3%+活性炭1%、吸附温度110℃、吸附时间35 min的最优条件下,葵花籽油中BaP(苯并[a]芘)、PAH4(欧盟限定的4种多环芳烃)、HPAHs(6种重质多环芳烃)、LPAHs(10种轻质多环芳烃)、PAH16的脱除率分别为99.88%、95.49%、97.63%、83.63%、85.71%,残留量分别为0.02、2.09、0.83、42.18、43.01μg/kg,BaP和PAH4残留量达到并明显优于出口欧盟的要求,同时油脂脱色率为79.43%,达到了一级油的色泽指标。  相似文献   

5.
吸附法脱除油脂中多环芳烃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油为原料,以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为单因素试验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吸附法对油脂中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及最佳脱除条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吸附剂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依次为:Norit-8015活性炭WY2号活性炭WY1号活性炭Kermel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综合考虑对花生油中B(a)P、HPAHs、PAH4、LPAHs和PAH16的脱除率以及对花生油香味的保留和生产成本,优化的脱除条件为:WY2号活性炭用量1.0%,吸附时间35min,吸附温度110℃。在此条件下,花生油中B(a)P、HPAHs、PAH4、LPAHs及PAH16的残留量分别为0.06、0.69、1.74、95.11μg/kg及80.90μg/kg,脱除率分别为99.74%、99.28%、98.65%、85.75%及89.41%,若仅考虑B(a)P、PAH4的残留量达到欧盟标准(分别为≤2μg/kg和≤10μg/kg),WY2号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5%就可满足要求,此时B(a)P和PAH4的残留量分别为0.53μg/kg和6.64μg/kg,脱除率分别为97.79%和94.86%。  相似文献   

6.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研究了使用复合吸附剂物理吸附的方法脱除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由活性炭和白土按质量比1∶2组成的复合吸附剂对精炼亚麻籽油中PAHs的脱除效果最佳;对于精炼亚麻籽油最优脱除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100℃、吸附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当精炼亚麻籽油中PAHs含量较高时,每增加1%吸附剂可以吸附B(a)P 10~15μg/kg、4种PAHs(B(a)P、苯并(a)蒽、苯并(b)荧蒽、■)40~50μg/kg;对于冷榨亚麻籽油最优脱除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当冷榨亚麻籽油中PAHs含量较高时,每增加1%吸附剂可以吸附B(a)P约7μg/kg、4种PAHs约30μg/kg。  相似文献   

7.
吸附法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与油脂》2016,(9):6-10
以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脱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玉米油脱色效果为次要考察指标,研究吸附剂种类和吸附剂用量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和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WY1活性炭对玉米油中ZEN的脱除效果优于其他吸附剂。当吸附剂用量为油重1%时,活性白土、凹凸棒石、WY1活性炭、WY2活性炭、普通活性炭及NORIT活性炭对玉米毛油中ZEN的脱除率分别为5.57%、10.73%、38.50%、11.10%、14.45%和17.35%,ZEN含量由8 026.67μg/kg分别降至7 579.28、7 165.38、4 936.46、7 135.34、6 867.12、6 634.27μg/kg。WY1活性炭用量2%时,ZEN脱除率达到48.25%,ZEN含量降至4 153.77μg/kg,明显高于欧盟要求400μg/kg的限量。因此,对于ZEN含量很高的玉米毛油,必须结合优化的碱炼脱酸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精炼过程才能对ZEN进行系统和高效的脱除,但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严格控制待精炼玉米毛油的ZEN含量,即减少和控制玉米胚中ZEN含量,提高玉米胚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吸附精制对芝麻香油中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及对芝麻香油感官风味和三种脂类伴随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对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依次为:Norit活性炭→WY2活性炭→活性白土。吸附精制处理后芝麻油样中苯并[a]芘残留量皆不超过我国国标限量(苯并[a]芘小于10μg/kg)。采用油重0.2%的Norit活性炭或0.5%的WY2活性炭可以将芝麻香油中苯并[a]芘和PAH4含量脱除至符合或接近符合出口欧盟的限量要求(苯并[a]芘小于2μg/kg,PAH4小于10μg/kg),吸附精制芝麻香油中苯并[a]芘残留量分别为0.83和1.50μg/kg,PAH4残留量分别为4.85和10.94μg/kg,同时芝麻香油风味的损失很小,维生素E、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保留率较高。综合考虑对芝麻香油中多环芳烃脱除、风味及营养成分保留的综合效果,采用0.5%WY2活性炭进行吸附精制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高、低质量浓度呕吐毒素(DON)含量的玉米毛油为原料,以DON脱除率及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精炼方法对玉米油中DON的脱除效果,并与工厂实际生产效果进行对比。采用优化的脱除工艺条件,高质量浓度DON玉米毛油(1 745.43μg/kg)和低质量浓度DON玉米毛油(456.73μg/kg)在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和高温蒸馏脱臭后均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DON脱除效果。精炼方法中以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脱除效果较好。对高质量浓度DON含量的玉米毛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的DON脱除率可分别达到88.94%和90.07%,脱除后DON含量分别为193.06μg/kg和173.29μg/kg。低质量浓度DON含量玉米毛油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59.54%和58.23%,脱除后DON含量分别为184.79μg/kg和190.79μg/kg。与工厂实际玉米油精炼脱除效果相比,本实验的DON脱除率有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为玉米油精炼工艺条件优化和技术改进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花生油为原料,研究水蒸气蒸馏脱臭过程以及脱臭条件对油脂中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对油脂中多环芳烃的脱除具有一定的作用,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越好。在脱臭温度270℃、脱臭时间120 min、脱臭残压80 Pa、直接蒸汽用量固定的条件下,花生油中Bap、PAH4、LPAHs、HPAHs及PAH16含量分别从24.00、129.2、667.44、96.50和763.94μg/kg降低至14.21、74.64、344.46、55.34及399.80μg/kg,脱除率分别为40.79%、42.23%、48.39%、42.65%及47.67%。油脂脱臭过程中多环芳烃各组分的脱除率有所不同,其中萘、苊、苊烯和芴4种轻质多环芳烃的脱除率达到70%以上,其他轻质多环芳烃组分的脱除率不足60%。重质多环芳烃中二苯并(a,h)蒽的脱除率最高,为61.65%,茚并(1,2,3-c,d)芘的脱除率最低,为37.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