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型压铸件用压铸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比一般压铸模具要复杂。通常这类模具的设计时间在二个多月以上,制造周期半年以上,模具费用起码为十多万元,因此提高大型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尤为重要。对于大型压铸模而言,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压铸零件结构;压铸模具的设计;模具制造;压铸模具使用时的稳定和可靠性,压铸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因此要提高大型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应该较合理地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采用跟模架结构就是解决大型压铸模具使用时  相似文献   

2.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通过分析试验,寻找影响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模具的预热、脱模剂的种类和喷涂方法、模具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等。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寻找规律性的关系,进而找到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素勤  陈再良 《模具技术》1990,(5):13-18,12
本文对三套铝合金过流继器底座压铸模具使用寿命与模具工况条件、结构、材质等进行分析,对失效样品出现的脆断和热机疲劳、使用寿命与材料性质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铝合金压铸模具失效和寿命与材质密切相关,用3Cr2W8模具钢回火HRC43—48并经氮化的使用寿命较高;(2)热机应力大,材料抗力不足是压铸模产生疲劳、脆断的主要原因;(3)严格控制工艺和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是生产、使用部门减少失效损失,提高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夏静 《模具技术》2011,(6):54-56
从基本性能和失效因素等方面提出压铸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详细分析了压铸模具热处理的特点及常用工艺。指出合理选择和应用预先处理、稳定化处理、渗碳等热处理工艺,可使模具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及耐磨性,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压铸模具生产的简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编制的<全国模具专业厂基本情况>统计,压铸模具约占各类模具总产值的5%,年增长速度高达25%.这几年,各模具厂普遍加大设备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制模能力,模具的质量有了提高.总体来说,中、小型模具的制作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大型、复杂、精密的压铸模具依赖进口的状况得到改善,中、低档模具供大于求,大型且要求高的压铸模部分进口,出口的压铸模逐年递增.国内商品化模具总量已经超过一半,自产自用的模具已不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压铸模的寿命特性与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昌勇 《模具制造》2009,9(5):69-73
在对与模具寿命和失效相关的术语及概念加以表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压铸模的寿命特性研究与失效分析的逻辑框架,系统阐述了压铸模的失效分析过程,并从工程实用的角度提出了延缓压铸模失效及提高其使用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邱红 《铸造技术》2014,(7):1575-1577
以工业油杯用压铸模具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压铸模具温度场分析数学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Transient Thermal模块,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压铸模具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压铸模具温度从模腔表面到模具表面呈梯度分布,模腔温度最高,模具底座顶角温度最低,其最大和最小温度值分别为650.00℃和348.06℃。压铸模进口腔体表面到模具外表面边缘温度变化呈近似抛物线规律,模具腔体底部表面到模具外表面顶端温度变化先呈近似抛物线变化规律,后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夏静 《模具制造》2012,(2):86-88
简要介绍了实际生产中影响压铸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合理选材和应用预先处理、稳定化处理、渗碳等热处理工艺,可使模具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及耐磨性,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压铸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以壳体件压铸模具数控加工为例,结合自己多年的压铸模具加工经验,介绍了Cimatron软件在压铸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希望对压铸模具工艺编程员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新荣 《模具制造》2001,1(10):47-47
在模具制造中,塑料模、压铸模、锻造模等模具型腔的加工工艺难度最大,对其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所以必须进行型腔抛光处理,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