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丕芹 《中国能源》2022,(11):72-76
“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用能权交易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现有交易机制设计亟待完善。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机制的有效衔接协同,也需进一步加强。建议推动试点地区探索优化用能权交易机制设计,加强与现有交易机制的有效衔接,夯实数据基础,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和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用能权交易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7,(11)
用能权交易机制是一种市场化交易机制,交易内容为用能总量指标,通过对用能总量的控制来实现节约能源。文中阐述了我国用能权交易的内涵,并将用能权交易同节能量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我国用能权交易和节能量交易试点地区的实践,针对用能权交易实践中出现的履约行为缺乏激励和违约行为惩罚不足问题,提出了用能单位的履约行为奖惩机制,用以确保用能权交易兼具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发电权交易的数学模型和组织流程,分析了开展发电权交易前后输电网及发电权交易买卖双方的效益变化,推导了有无交易成本两种情况下发电权交易效益变化计算公式及实现的条件。以IEEE-14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开展发电权交易参与方受益。  相似文献   

4.
用能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开展的市场化机制探索,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增量调控”和“存量调控”两种典型模式。深化用能权交易制度需要回答用能权的必要性、选择何种模式,以及如何与其他制度协调三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新要求下,用能权交易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对于大多数省、市地区,采取“增量调控”模式用能权交易制度,对解决现阶段问题更具有针对性;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与现有节能制度形成节能制度合力,也可以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有所区分和互补,提升节能降碳管理效能;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深化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发电权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构建了计及碳税的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双层规划模型。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碳税、发电量、发电权交易价格以及碳交易价格等因素,上层模型为政府制定碳税,下层模型为发电企业确定最优的发电量及交易价格。研究表明:征收碳税不仅对发电企业碳减排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还会对发电权交易价格与碳交易价格产生影响,随着碳税的变化,发电权交易价格与碳交易价格波动较大;征收碳税并结合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能够实现降低碳排放与增加利润的双赢。这说明在科学合理的政府政策配置下,通过市场机制能够实现低碳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节能与环保》2010,(5):7-7
<正>在《京都议定书》签署以后,欧洲委员会决定研究如何开展排放权交易。2000年,欧洲委员会发布了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绿皮书,2001年,欧洲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提交了建立联盟内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指令的提案。2002年4月,欧盟通过  相似文献   

7.
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完成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浙江省、河南省、福建省、四川省四个试点地区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开展了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在制度与系统支撑、交易机制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其中浙江省和福建省均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了全省用能权交易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用能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在资源环境交易市场的重要制度尝试,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对提升能效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用能权交易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能源、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关键内涵,总结目前试点地区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背景进一步研究用能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9.
据世行日前报告,去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640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最早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欧洲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市场,去年的交易额达500亿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日本东京国际市场去年交易额达134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了一倍。  相似文献   

10.
付蓉  白建华  蒋莉萍 《中国能源》2009,31(7):22-25,14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经济和效率见长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排污权交易已有多个试点案例,但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可以称得上是规范的、成功的排污权交易,所有的案例依然停留在概念上。文章从实施排污权交易的要素出发,分析了我国在开展电力排污权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文中对用能权交易制度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损系数法在发电权交易成本计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输电网损随发电权交易模式不同而导致网损分摊的改变,以IEEE-14节点系统为算例,提出了将边际网损系数法应用于发电权交易成本计算中.结果表明,该法可行有效,是一种灵敏度方法,能反映各节点造成全网网损的微增成本信息、提供经济信号、优化潮流提高经济效益及指导用户投资决策,为进一步研究输电网损耗公正、有效分摊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分配方式及分配机制基础上,得到了不同拍卖分配比例下的火电机组的初始碳排放配额,从机组角度分析了机组的碳排放权交易经济性。为实现系统因碳排放交易而带来的额外发电成本最小化,提出了基于碳排放分配的系统碳排放交易最优经济性评估模型,实现了不同拍卖分配比例下的系统碳排放交易经济性最优,对于未来电力系统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及实施碳排放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算例对提出的最优经济性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发电权交易的基本形式,简述了发电权交易的流程,构建了发电权交易的意向申报模型以及交易配对模型;然后,构建了发电权交易的节能减排成效量化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安徽省的发电权交易申报的实例数据,分析了发电权交易的有效性校核结果,并对发电权交易的节能减排成效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发电权交易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交易     
<正>碳排放交易(简称碳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削减污染物的重要手段。通过排放权交易,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可出售富余的指标获得收益,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可购买指标降低减排成本,达到合规要求,从而实现社会污染总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国际上,美国最早开始二氧化硫排放交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与美国环保部门合作开展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和试验,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保减排。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第12条确立的机制,其核心  相似文献   

16.
以华中电网为例,基于华中区城电力交易平台,构建了跨省发电权文易模型,采用优先顺序求解法优先安排了边际效益大的发电权转让交易,分析了市场主体的效益、环境效益及节能减排效果,并探讨了跨省发电权交易的效益分配模式.实测结果表明,跨省发电权交易可行、有效,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发电权交易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机组有功出力的改变势必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系统能耗降低比例和线路阻塞为约束,以系统有功网损、能源消耗量和CO_2排放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发电权交易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约束松弛变量策略的中心校正内点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选取IEEE30标准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多目标发电权交易优化测试,分析了该系统发电权交易后的绩效性、节能环保性和安全性,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及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能源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节能减排制度政策.这些制度政策在取得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一些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就多次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约束性指标的降低与反弹成为一个怪圈,污染排放权控制和交易限制不清.基于蛛网模型的约束条件和模型特例的基础上,分析节能减排实施过程中排放权的模型要约,为排放权市场均衡交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继北京之后,8月16日,上海市召开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启动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了启动会.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确定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便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建立起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0.
碳定价是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来激励减排的有效手段,是当前各国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可信的政策工具。从国际经验来看,碳定价机制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和碳减排信用体系,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碳定价机制的主要手段,碳信用体系是有效补充。作为碳定价机制最成熟的区域,欧盟随着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加速改革、跨境碳定价机制的持续推进和碳金融的创新发展,其碳定价机制日渐成熟。我国应吸收欧盟碳定价机制的成功经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核算方法及标准,完善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稳步推动碳金融发展,加快推进碳普惠机制,逐步探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碳定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