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付文俊 《煤矿安全》2012,43(11):101-103
针对我国煤矿需求及井下环境特点,提出了基于CDMA2000技术的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并针对系统进行研制,成功开发出矿用无线通信系统。系统通过了国家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认证,并在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成功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孙春义 《煤炭技术》2012,31(4):100-101
国内矿井的快速通信救援与日常工作通信的保障技术非常落后,直接影响频发的矿井事故,且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文章主要对现有煤矿井下无线通信机制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经典的煤矿井下通信系统,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智能化煤矿数据模型及复杂巨系统耦合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井下同步运行着通信、传感、控制等大小上百个子系统,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智能化巨系统.针对整个矿井智能化巨系统缺乏统一数据模型、传感器数据不完备、跨系统数据融合等难题,提出统一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基于"分级抽取-关联分析-虚实映射"的数据逻辑模型,构建了完整的煤矿井下跨系统全时空信息数字感知体系,形成集井下现...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器人智能安全充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机器人工作在井下危险气体环境下,特别是对于井下移动式巡检机器人,其动力系统的能源供给方式主要以锂电池供电为主,目前《煤矿安全规程》对锂电池的井下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其充电必须要求在专用的充电硐室中进行。为提高煤矿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和实用性,研究一种煤矿机器人智能安全充电系统,提出煤矿机器人专用充电硐室构想,设计煤矿机器人井下智能岔轨及硐室内充电技术,系统由煤矿机器人、煤矿机器人移动轨道、煤矿机器人转向用智能岔轨以及硐室内充电桩组成,通过井下巡检机器人专用充电硐室和智能岔轨技术的设计,可实现巡检类机器人井下在轨充电,有利于煤矿机器人井下不间断智能巡检作业。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煤矿井下在突发事故情况下能安全高效的进行人员疏散撤离,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应急导航系统。该系统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通信网络框架,设计了一种井下移动终端用于WIFI位置数据采集和语音导航播报。该系统在煤矿井下进行了试运行,应用结果表明其定位导航模块运行状况良好,导航误差精度控制在3m以内,能够满足煤矿井下人员的撤离需求。  相似文献   

6.
李录锋 《煤矿机械》2012,33(11):154-155
介绍了一种针对瓦斯监测工作的需求,用物联网技术的煤矿井下瓦斯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该网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于维护和组网的特点。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Zigbee通讯模块。通过系统中的控制中心对整个煤矿井下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7.
郭江涛 《煤矿安全》2012,43(3):107-109
介绍了基于CDMA技术的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应用方法,阐述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等;并将CDMA技术与其它用于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的技术进行了比较,表明该系统应用到煤矿井下具有较强的优势,为煤矿井下通讯联络系统建设完善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井下系统使用各自专用的传输网络,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传输网络重复建设和检修困难等问题,演马庄矿井应用了综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了一个集安全生产监控、自动化控制、工业电视等为一体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经实际运行,提高了煤矿生产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解决了煤矿井下长期以来通信网络多样且通信标准不一的问题,实现了煤矿生产在传输、处理、存储、网络发布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利用,使得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黄大坤 《煤炭技术》2012,31(10):236-237
通过对煤矿井下移动通信技术的介绍,对不同的移动通信方式做了特点比较,简单描述了井下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组成,最后对煤矿井下移动通信作了相应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静 《煤炭技术》2013,32(4):96-97
煤炭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性行业,煤炭生产的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首先对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现实需求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灵通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燕 《煤矿机械》2006,27(1):154-155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通讯基本上是有线装置,依靠电缆传输信息,一旦发生事故,通信马上中断。讨论了煤矿井下通信现状,提出了井下安装无线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组成。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矿山救护规程提出了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采用有线xDSL和无线WIFI协议,适合井下语音、视频和环境参数等多种实时数据融合通讯的需要。经过验证,提高了指挥效率,是煤矿救援通讯指挥系统的主流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煤矿通信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等问题,提出了一套集煤矿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其软件集成平台能够与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无缝链接,并且基于VOIP技术研发了多款与不同通信系统互联的语音网关产品以及数字型全双工扩音电话,能够实现矿井通信全覆盖,发生灾难紧急情况具有一键通功能,1 min之内可快速通知井下所有矿工安全撤离。该系统经煤矿井下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在应急通信中具有安全可靠的功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煤矿井下电磁干扰测试和分析,发现井下电磁干扰主要有白噪声、脉冲干扰及窄带干扰。提出采用扩频通信、信道采用交织编码结合前向编码以及自适应傅立叶变换抑制窄带干扰等技术来抑制电磁对煤矿井下漏泄通信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邵严 《煤矿机械》2020,41(4):24-26
针对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地面上位机软件实现与人员定位、广播等系统应急联动功能响应时间滞后及对井下主干网通信质量依赖性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多系统应急联动装置。该装置通过丰富的外设接口、规范化接口协议、高效的地址总线等技术,实现了煤矿井下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广播等多系统数据采集、融合、联动。与现有基于上位机联动服务器实现井下多系统应急联动功能相比,具有脱网自主运行、响应时间快的特点,真正做到了危险预判、控制前移。  相似文献   

16.
煤矿地下水库对矿井水的净化作用主要在于库内岩体与矿井水发生的水-岩耦合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煤矿地下水库水-岩耦合作用的研究方法,指出水样水质测试和岩样理化性质表征项目,并通过静态模拟、动态淋滤、循环净化模拟等试验,探索煤矿地下水库对矿井水的净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获取反应过程中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趋势,结合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揭示水-岩耦合作用机理。论述了煤矿地下水库对矿井水中悬浮物、特征离子和有机物的净化作用和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对矿井水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其中对特征离子的净化主要与溶滤和吸附作用相关;提出了未来煤矿地下水库净化技术的3个研究方向:(1)基于水-岩耦合净化作用的井下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技术;(2)耦合多种水处理技术的煤矿地下水库“三位一体”水质控制技术;(3)浓盐废水井下存储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飞  罗伟 《陕西煤炭》2021,(1):147-150
煤矿井下神经元网络的建设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加快井下信息化建设,大柳塔煤矿通过建立井下4 G网络通信系统,使之成为矿井通讯的高速通道.详细分析了4 G LTE技术在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移动性、数据传输速率、数据采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论述了4 G LTE技术在进行通信使用的可行性.建成由万兆环网、矿用一体化本...  相似文献   

18.
矿井移动通信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伟  姚善化 《煤矿机械》2003,(12):33-36
介绍了我国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现状,分析了技术上的难题-巷道对无线传输的影响、弱信号接收和井下环境噪声干扰,提出了解决途径。同时指出,陆地移动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完全可以解决井下移动通信难题。  相似文献   

19.
张辰宇 《中州煤炭》2022,(10):250-255
以提升煤矿井下视频图像呈现能力为目的,提出基于嵌入技术的煤矿井下通信中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利用图像采集单元内的CCD摄像机拍摄煤矿井下视频图像后,将其传输到嵌入式FPGA芯片内,该芯片将煤矿井下视频图像信号缓存在SDRAM内后,再利用双口RAM传输到嵌入式DSP芯片内; DSP芯片启动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内的图像信号处理算法对煤矿井下视频图像信号进行压缩感知和高分辨率重建后,对其进行缓存处理,再利用FLASH视频模块对处理后的煤矿井下视频图像信号实施动态编辑,并将其回传到嵌入式FPGA芯片内;该芯片利用视频D/A转换器输出处理后的煤矿井下视频图像VGA信号,完成煤矿井下通信中图像信号处理过程。实验表明: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煤矿井下视频图像信号的峰值信噪比、图像像素密度以及图像信号灰度值均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其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赵官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合理进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系统设计,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