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某城市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介绍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建设原则和可实现的功能,提出软硬件平台的具体设计和配置,以及使用信息交换总线技术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系统交互的方案,并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GSM网络的短消息模块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现状,详细讲述了FDM3短消息模块的功能、设计原理、应用实例,以及基于GSM网络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功能和特点。GSM短消息智能配电系统运行系统小、成本低,实现了无人值守,大大提高了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为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配电自动化承担智能电网配电环节建设的重要角色。介绍了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流程,探讨了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化,以促进管理模式的优化转变,提高配网生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主要功能,研究了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支撑技术,基于DF8003D配电自动化系统,结合云南电网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现状及系统的建设目标,考虑高级配电自动化和智能配电网的基础平台建设需求,提出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指导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分析中国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和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为依据,定义配电自动化系统健康度因子,建立系统运行健康度数学模型,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湘潭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工作经验,重点分析了配电自动化方案的规划原则、总体架构和应用系统构成。阐述了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通信方式、信息交互总线等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内容,并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概括,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参考经验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而迅速开展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开展情况做了较全面的介绍。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构建原则,以及试点工程涉及的关键内容。对配电一次网架/设备的基础条件、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主站和终端配置及功能选择、基于IEC 61968的信息交互、多种通信方式的综合应用等主要技术特点做了重点分析,并对试点工程实施后的应用成效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及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总结。阐述了配电自动化对加强配电网的科学管理和智能电网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同时提出了尚需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家庆  田江  钱科军  李春  赵慧  秦舒斐  俞瑜 《华东电力》2014,42(7):1346-1351
结合苏州智能配电网系统工程建设实践,在分析配电网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对智能配电网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苏州配网特点,总结归纳了智能配电网建设中主站系统、通信系统、配电终端等环节的技术特色,特别是根据自身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在系统架构、图模管理、馈线自动化等配电自动化核心内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简述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标准及系统结构,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探讨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以期能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其通信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遵循共用通讯网络的理念,提出了基于IPv6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阐述了IPv6的运用可呈现出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所提出的基于IPv6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可以同时支持未来配电网电源侧和用户侧所需业务的接入。强调了新的通信网络架构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唐山供电公司智能配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及实用化应用情况,在总结前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对未来唐山供电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10 kV配电台区普遍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运行状况无法远程监测等问题,设计了智能台区的配电网经济运行及优化高级分析系统,包括智能配电台区、IDTT配电终端、通信网络和主站建设。在智能配电台区建设方面,通过对原有配电台区的升级改造,实现对配电台区的基本监测和分析功能,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ZJP-II型配电终端的新型智能低压配电台区。重点阐述了IDTT智能配变终端的设计原理和主站的建设方案,总结了所设计系统具备的功能。该系统通过对台区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台区的负载率、可靠率、平衡率、负荷增长趋势等进行分析,对台区发生的故障做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为运行管理单位进行配电台区升级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密码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访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彬  陈泓  祁兵 《电气技术》2012,(6):83-86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自动化的信息安全是智能电网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防止不合法的终端设备接入到配网通信系统,根据现有配网通信系统模型的特点,以密码技术为基础,采用PKI密码协议,提出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配网访问控制方案。经过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配网通信系统中设备的接入问题,对于提高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坚强智能电网对配电网络自动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配电自动化故障隔离技术的原则和关键点,探讨了配电网络中的故障隔离技术的发展思路,对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用电管理水平、推动智能电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配电网故障隔离的影响程度,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当前国际上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解决分布式能源分散化小容量多数量接入为目的的智能配电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而提出了规划和发展智能电网的迫切需求。鉴此,从智能配电网的优化规划和自愈结构设计、智能配用电的量测和通信技术、智能配电的信息系统、智能配电网的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配用电新技术与新装备等几个方面,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配用电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其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极大增加,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文章通过对配电通信业务的研究,对以往配电通信网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新型通信网架构.  相似文献   

17.
加强线损管理对于电力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及高级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对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性和自我分析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在线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设计一种配电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方案,从配电GIS及DSM系统中导入计算所需的数据,计算方便、准确、高效。该系统提高了配电生产的管理水平,并符合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网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是电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方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几种主流通信方式的比较,介绍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以南京一条配网线路为例分析了EPON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