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赖颖秦  曾昭望 《中国陶瓷》2007,43(8):63-64,65
从陶瓷艺术的渊源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向,全面阐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创作思维方法,并指出了现代陶艺家利用逻辑思辩的方法—反面思维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陶艺创作的思维方式,拓宽了陶艺的创作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陶艺紧随欧美日等地区发展起来后,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和情感表达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我们在追求个性、表达观念、抒发情感的同时应注重我国传统陶瓷宝贵遗产的继承与发扬。艺术家们进行大量研究与探索,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作品,将传统陶瓷元素包括传统陶瓷装饰元素继承、创新、发展,赋予了传统元素崭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陶艺是伴随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运动而产生的,在八十年代初,中国现代艺术掀起了一场新艺术形式的革新运动萌芽,陶瓷艺术领域也引发了一场革命,力图改革传统陶艺的固有模式,从根本上远离实用功能的障碍和创作形式的雷同,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开放、自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当代陶艺家们极其注重陶艺语言的本质内涵,充分流露出艺术家的真实情怀和对泥土感悟后的纯真,激发出新的艺术形式,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风格特征.陶艺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是自身超越传统陶瓷艺术而独立形成的现代艺术新品类.不可否认,陶瓷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伴随着人类文明走过近万年的历程.在历史上,陶瓷艺术拥有辉煌的工艺史,形成特定的固有审美习惯.现代陶艺是借助传统陶瓷艺术工艺技巧中的部分可取因素,更大程度的开辟新材料、新技术、新烧制经验,更加注重新艺术形式的探索,成为区别于传统审美样式的现代艺术个体.  相似文献   

4.
现代陶瓷艺术有着鲜明的现代艺术特征,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它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认知和思想观念。具有更多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涵。本文从现代陶艺材质的运用及发展、个性与内涵、形式美追求、多元化创作风格这四个方面谈论了从传统中求变、求新的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陶瓷艺术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要繁荣和复兴中国现代陶艺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全面理解西方艺术,将东西方艺术结合起来,并汲取姐妹艺术之长,溶于和丰富在现代陶艺创作中.  相似文献   

6.
油画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中,虽然只居于一种艺术类型的位置,但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伴随着现代陶艺的蓬勃发展,油画创作理念、油画艺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得到了更多的展现和运用。陶瓷油画融合了中西绘画艺术精华,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拓展了陶瓷装饰领域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现代陶艺:“所谓陶艺它泛指陶瓷日用品陈设品的图形、釉面和装饰等所呈现的艺术特点。现代陶艺区别于传统陶艺仍以陶瓷的材质为媒介,以手工技艺为主的摆脱了功用性是一种观赏性、情感性、观念性的纯艺术形式。它是现代艺术思潮在陶瓷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瓷的技艺中脱颖而出来的,以多种创作理念支配着不同作者的构思,以更广阔的视角,从不同的方位寻找着有意味的形式,显示着无限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王志斌 《陶瓷工程》2007,41(5):40-41,46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陶瓷艺术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要繁荣和复兴中国现代陶艺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全面理解西方艺术,将东西方艺术结合起来,并汲取姐妹艺术之长,溶于和丰富在现代陶艺创作中。  相似文献   

9.
现代陶艺是伴随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运动而产生的,在八十年代初,中国现代艺术掀起了一场新艺术形式的革新运动萌芽,陶瓷艺术领域也引发了一场革命,力图改革传统陶艺的固有模式,从根本上远离实用功能的障碍和创作形式的雷同,以往的思想方式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开放、自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现代陶艺不仅仅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视觉改变,更是现代人丰富情感对泥与火的注入。  相似文献   

10.
服饰元素在现代陶艺中的表现已成为陶瓷艺术的独特语言,以服饰元素作为现代陶艺中的创作主题,使人们在现代陶艺创作上有了新的途径。陶艺家们在陶艺创作中往往以彩绘装饰、颜色釉装饰、捏塑与肌理装饰等来表现服饰元素,使包含服饰元素的陶艺以独特新颖的艺术风格在陶艺创新中独树一帜。服饰艺术与现代陶艺的结合是多元化艺术语言观的体现,使服饰元素在现代陶艺中充分得到运用是现代陶艺体现出的时尚文化的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观念的表达是其主要的特征。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我们在标新立异、追求个性、表达观念的同时,不能完全舍弃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继承和创新。传统和现代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因此,现代陶艺在追求观念表达的同时应该在与传统陶瓷的对立统一中寻求契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观念的表达是其主要的特征。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我们在标新立异、追求个性、表达观念的同时,不能完全舍弃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继承和创新。传统和现代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因此,现代陶艺在追求观念表达的同时应该在与传统陶瓷的对立统一中寻求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陶瓷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与中国时代艺术和艺术思潮的发展紧密相关,这些陶瓷艺术从陶艺的风格和流派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就现代陶瓷工艺而言,现代陶瓷艺人制作的陶艺已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陶艺分道扬镳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显示出其个人特有的鲜明时代艺术特征,与传统的陶瓷作品相比,现在的陶瓷作品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和思想观念更具有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涵,并突破了传统陶瓷艺术守成趋同的表现模  相似文献   

14.
王登 《佛山陶瓷》2024,(3):130-132
技术与美学,是陶瓷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技术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运用,在传统的审美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陶瓷雕塑技术的角度看,陶瓷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最好的媒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代中国的陶瓷雕塑创作,应该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艺术为主导,从陶艺自身特性出发,在陶艺创作中更多地运用到现代技术美学,让现代陶艺在中国当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如何以陶瓷雕塑为媒塑造当代技术美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龚萱 《江苏陶瓷》2023,(1):73-74+79
20世纪各类艺术派别汇集成现代艺术思潮,波及到陶瓷艺术领域,现代陶艺一词随之出现。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入侵翻开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新篇章,改变了陶瓷艺术的创作倾向和艺术思想。本文将论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对现代陶艺家的作品进行举例论证深入分析,更好地引导青年陶艺家的陶艺创作。  相似文献   

16.
霍小剑 《化工时刊》2013,(12):15-17
现代雕塑性陶艺是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与西方现代陶艺的创新理念融合后产生的,它是具有中国气质和人文精神的艺术。雕塑是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它有着忠实记录时代进程的作用。从新时嚣时代陶塑的出现到今天,雕塑和陶瓷这两种艺术形式相辅相成丰富多彩,并且衍生出很多的表现形式,比如雕塑性陶艺。陶瓷艺术本身就是一门造型艺术,雕塑语汇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它的介入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多样性,并为一部分艺术家提供了传达创作语言的可能性,这就是雕塑造型语言的优势,尤其在现代陶艺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雕塑性陶艺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这与雕塑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现代雕塑性陶艺的现状,陶艺和雕塑的渊源及区别,现代陶艺创作和雕塑语言的对接,现代陶艺和雕塑的的融合和发展等方面论述雕塑语言在现在陶艺创作中的陶适用性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陶艺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发展至今,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审美评价标准的叠新不断地发生变更。今天,现代陶艺呈现出各式表现形式,其审美本质相较传统的陶瓷艺术审美标准已呈更多元化形态发展。本文从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运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现代陶艺审美创造的本质入手,以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瓷艺术的审美转变来讨论现代陶艺的审美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余勐  邬德慧 《陶瓷研究》2005,20(1):27-29
现代陶艺已经成为当代造型艺术中的一个新门类,现代陶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鲜明的艺术个性,多样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陶瓷绘画在陶瓷装饰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对现代陶艺的绘画形式和传统陶艺的绘画形式特征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当下的陶艺创作活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陶艺伦理观与工业化和传统陶瓷艺术伦理观形成鲜明对比,从科技和生态两大核心角度来看,陶艺创作设计与科技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和谐是中国现代陶艺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和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山东陶瓷》2012,35(2):34-36
肌理是现代陶艺创作者们所青睐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肌理在现代装饰陶艺中的运用,极大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语言体系,是最具时代性的装饰手法。本文围绕肌理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这一主题,通过对肌理运用和现代装饰陶艺这一概念的认识,并对其在现代陶艺上的制作工艺、艺术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展示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