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款名为Anubis的多星多频GNSS数据质量检查软件。在Linux环境下利用shell脚本对Anubis进行功能扩展,可自动对批量的多星多频GNSS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并生成可视化视图,提高了Anubis的便利性、易用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利用TEQC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检查,然后从卫星可见性、卫星截止高度角和观测时间3个方面研究了GPS数据处理中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对卫星截止高度角的选取进行了讨论。通过某大型水利枢纽的实际算例,说明卫星截止高度角应根据卫星可见状况、观测模式以及观测时间等因素来选取。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比较"干净"的观测数据或者提高整体观测数据的质量,通常需要对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一般的随机处理软件会因为GPS接收机型号的不同而不能对任意的GPS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而TEQC(Translation,Editing and Quality Checking)和QCVIEW32(QualityChecking VIEW32)可以对任意的GPS观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去除噪音等预处理操作。本文分析了GPS观测数据预处理的现状,总结了TEQC和QCVIW32在GPS观测数据预处理中应用的优点和缺点,介绍了TE-QC和QCVIW32的用法,利用VB6.0(Visual Basic 6.0),结合TEQC和QCVIW32的优点,针对TEQC和QCVIEW32依赖dos环境,人机交互性差等缺点,编写了GPS观测数据预处理可视化程序TEQCAST。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程序操作简便,并且能够使预处理后的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运用TEQC对GPS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各种误差对数据的影响,评定数据的质量.将通过TEQC处理好的数据导入TGO中进行基线结算及网平差,对比数据处理前后在基线结算与网平差时发生的变化,得出了TEQC可以弥补TGO的Timeline工具的不足,对GPS数据预处理后可以提高GPS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运用TEQC对GPS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各种误差对数据的影响,评定数据的质量.将通过TEQC处理好的数据导入TGO中进行基线结算及网平差,对比数据处理前后在基线结算与网平差时发生的变化,得出了TEQC可以弥补TGO的Timeline工具的不足,对GPS数据预处理后可以提高GPS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东莞空间数据质量的基础上,介绍了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系统设计原则,各个质量指标内容及其评价方法,探讨了数据质量自动检查与评估方法,并对成果输出内容进行介绍。实现了对空间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评估,并对空间数据生产进度监理与空间地籍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可视化检查与定位显示。这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对大比例尺空间数据生产与整理工程进行检查的一次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和传统验收比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空间数据的验收方式,从技术上彻底避免了“人情”数据,“垃圾”数据,使数据采集与整理作业更加规范,有效地保证了GIS数据应用质量,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此项研究内容与方法在广东东莞数据检查系统中成功实现,软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应用TEQC对GPS数据预处理和TGO软件进行基线处理的基本过程,探讨了基线质量的评价指标。为了提高GPS测量的精度,发现和消除误差的影响,需要我们在应用中要对比以上观测值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从而提高GPS定位的效率和定位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加固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在地基处理、边坡治理、混凝土裂缝修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加固涉及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动态过程,需要开发实时可视化系统对其反应机理和加固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微生物加固可视化系统研发的必要性,提出微生物加固可视化试验系统由溶液输送系统、微反应器、观测系统、环境控制及监测系统组成的主要构造思路,其中溶液输送系统用于进样和控制流场边界条件,微反应器作为反应模具,观测系统用于反应过程的实时观测,环境控制及监测系统用于控制温度、光照等外部环境条件并获取流体压力等反馈数据。研究以图像处理为主,辅以环境监测的试验数据获取方法,提出相应的试验结果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加固可视化系统既能直接获取加固过程图像和渗透压力变化数据,亦能与扫描电镜等微观试验手段相结合进行材料表征和微观力学特性分析;开发的试验系统能用于微生物加固的微观实时研究,为微生物加固微观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利于揭示微生物加固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多余长基线对CORS 数据解算精度的影响, 以广西地区的CORS 基准站为例, 选择了7 个连续年积日不同观测时间段的CORS 观测数据, 同时引入IGS 站形成多余长基线。结合生产实践, 分别采用商业软件TBC 和科研软件GAMIT 对 CORS 数据进行处理, 以定量分析两种不同解算模式在不同观测时间段中多余长基线对高精度CORS 数据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采用TBC 或GAMIT, 多余长基线都会对高精度CORS 数据解算精度产生影响, 且观测时长较短时, 影响尤为明显; 随着观测时间增加,影响逐渐减小。在软件解算质量方面,TBC 的解算精度略低于GAMIT 的解算精度。TBC 作为一款商用软件,其操作简便且界面实体化,基线解算精度与GAMIT 差异不大, 在实际生产应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Omni 3D软件是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地震采集设计软件之一。该软件主要的观测系统设计功能模块在观测系统论证、布设、优化评价等方面具有操作应用简单、可视化强等特点。为解决某项目复杂观测系统设计难题,通过运用OMNI观测系统设计模块中Combine和Subtract功能,利用加、减法的设计思路实现了该区多种特殊观测系统的综合应用和分析,并在禁炮区及其他区域获取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复杂多区域观测系统设计的效率和保证复杂多变观测系统的叠合计算精度,而且对复杂障碍区的观测系统的有效性和采集质量的现场评估及采集完后的完成地质任务的后评估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三维工业CT数据可视化效果,提高开发效率,对工业CT三维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应的关键技术及VTK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应用VTK实现三维工业CT数据的可视化,探讨了VTK在工业CT数据可视化的相关技术,通过具体的三维工业CT数据可视化为例,介绍了VTK在工业CT可视化关键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试验证明了应用VTK开发工业CT可视化软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以RINEX级GPS数据预处理为视角,以提高单测站定位精度及基线解算质量为目的,采用VC++和MATLAB为开发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及动态连接库技术,实现了RINEX级GPS数据预处理软件GPSPPS.该软件实现了基于原始观测值信号、基于组合观测值信号和基于残差信号3种预处理模式.因软件采用了双层次的分解合成手段,从而可以独立于后处理软件.此软件已用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基准站勘选中GPS数据的质量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商品评论数据的可视化流程分析,利用八爪鱼采集器对京东商品评论数据进行采集,对文本数据进行去重、分词、去停词等预处理,再结合TF-IDF算法来提取文本数据特征词,利用R软件建立LDA主题模型并提取主题,使用LDAvis可视化工具对主题模型进行交互式可视化分析,并结合词云图将评论文本数据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挖掘消费者重点关注的评论词语,结合主题模型和词云图两种可视化方法将用户评论情感数据通过丰富的图形进行内容展示,可以使情感分析的结果更准确、更全面反映产品和客户需求,为消费者的购买和商家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卫星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力学与控制仿真软件是卫星编队飞行控制原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在对软件进行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软件设计原则,把软件划分为数据通信、动力学仿真、可视化输出3个模块,给出了各模块的软件设计方案;对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所实现的软件在项目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触控操作方式,运行于移动计算设备上的大气科学数据可视化软件系统MeteoExplorer Touch,它是世界上首款提供触控操作方式体验,运行于Windows8和Windows RT操作系统上的大气科学数据可视化软件.该软件系统的技术特色有:1)针对Windows 8和Windows RT操作系统所带来的崭新特性进行设计,实现了诸如使用手指滑动、捏掐伸展完成底图的缩放和漫游,在操作系统从低功耗运行状态下再次激活后恢复用户会话状态等功能,从而为广大气象科研和业务人员在平板电脑上分析、处理气象数据提供了全新的体验;2)MeteoExplorer Touch不仅仅是一个图片查看器,它还实现了主流桌面版专业气象软件所提供的大部分功能,包括数据资料解析、观测场客观分析、物理量计算、图形产品生成、地理信息和图层管理等;3)MeteoExplorer Touch注重程序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这一目标,软件采用C++语言开发功能,使用XAML标记语言设计用户界面,使用DirectX 11硬件加速渲染技术进行图形显示,因此,它具有原生程序所特有的性能高、速度快、系统资源需求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数据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分析了城市地下管线的测量技术、精度要求和质量检查等要求,提出应根据地下管线数据的类型,通过数据输入或导入、数据检查、数据处理、图形编辑、数据输出与转换、数据更新等处理后对入网数据库资料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医学对女性产后康复训练的功能要求,设计了一款两自由度的产后康复训练平台,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在SolidWorks中建立两自由度并联运动平台模型,根据模型建立运动学方程并进行运动学逆解分析;结合ADAMS软件使用条件,设置装配体约束和运动函数,通过仿真得到了驱动杆运动轨迹和平台倾角数据;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运动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两自由度产后康复训练平台的仿真运动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运动学分析与仿真能够为后续产后康复训练仪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OpenGL三维河网地形与数据场的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流域中的应用,研究了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与三维地形实时绘制显示的机制.详细描述水利工程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仿真,在三维数字河网基础上叠加了实时计算的流场与温度场的数据,实现三维动态流场与温度场可视化.基于OpenGL环境开发的交互式可视化仿真系统形象地描绘流域内的地形场景、水利工程、河网等,对实现三维漫游、空间信息查询、洪水淹没分析和专业成果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道天然径流的影响,尤其是库区上下游水温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9.
孔间电磁波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技术利用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存在差异来区分完整岩体、溶洞以及破碎带等地质体,是最为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之一,采集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其探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业内针对孔间电磁波CT采集数据质量进行评价所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未见到详细的评价方法论述和专业化的评价软件,目前使用者主要依靠自身经验进行手动计算、分析和评价,具有耗时耗力、评价方法不统一等缺陷。本文阐述了孔间电磁CT技术的工作原理,归纳总结了一套针对孔间电磁波CT采集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并据此编制了评价软件,包含数据一致性检查、射线均匀性检查、数据稳定性分析等功能,克服了人工评价效率低、评价标准不统一的弊端,能辅助用户快速开展孔间电磁波CT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对形成统一评价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震三维图形显示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可视化手段,在勘探地震学的科研和生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已有众多商业地球物理三维可视化软件应用,但在部分科研实验中,往往需将小块地震数据从segy格式转换为mat格式或rsf格式,从而在Matlab或Madagascar计算环境下进行理论及算法的验证与开发。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庞大的商业软件对小样本数据进行显示会产生内存占用过度或格式频繁转换等问题。为更高效便捷地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综合显示,研究了在Matlab和Madagascar两种科研软件下实现地震三维图形显示的技术方法,给出了常用的立体图、切片图、层位图、连井剖面图、展开图等显示方式的核心程序代码。通过示例分析对比证明了本次研究开发的地震三维图形显示技术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示地震数据内部信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