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亚伟  苏慧 《煤》2023,(6):102-104
综放工作面粉尘主要来自采煤机滚筒连续移动产尘、液压支架移架和放顶煤间歇局部产尘以及转载点连续固定位置产尘。利用采煤机滚筒外喷雾、液压支架架间喷雾、放煤口自动喷雾、转载点封闭式喷雾和全断面水幕帘综合治理粉尘,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全尘和呼尘降尘率分别为98%和87.7%,回风巷水幕帘后方5 m降尘率为98.1%和97.9%.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采煤作业时综采工作面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分布规律,以红柳林煤矿25210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25210综采工作面正常作业时,对采煤机下风侧、液压支架行人侧、主运输巷及回风巷等采煤区域各测点的全尘和呼尘浓度进行测试,研究采煤作业时各区域粉尘浓度占比以及呼尘占全尘比例,明确不同区域粉尘危害程度;基于现场粉尘浓度分布特征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粉尘的有效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采煤机下风方向30 m范围内粉尘浓度仍超过200 mg/m3,液压支架行人侧作业点粉尘浓度大于90 mg/m3,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不同区域内呼尘占比差异较大,破碎机所在区域呼尘占比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3.
张晓荣 《山东煤炭科技》2022,40(1):116-117,121,126
为了降低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认真分析采煤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提出了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回风顺槽水幕帘喷雾的综合防尘技术措施.现场应用表明,综合防尘措施实施后,在采煤机司机处对全尘和呼尘的除尘率分别为87.4%和87.5%,在回风顺槽第二道水幕帘后2m处的除尘率分别为87.7%和88.6%,改善了工作面...  相似文献   

4.
田东升 《煤》2023,(9):83-85
巷道掘进过程产尘量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回风侧粉尘浓度明显较高,巷道中轴线附近以及进风侧也会出现局部粉尘积聚情况。设计了煤层注水、泡沫降尘、全断面水幕帘和转载点封闭喷雾降尘技术。利用综合降尘措施以后,距掘进面迎头25 m处的回风侧全尘和呼尘浓度被降低至25.3 mg/m3和11.7 mg/m3,降尘率分别是95.5%和94.5%.  相似文献   

5.
冯彦强 《煤》2023,(11):81-82+86
为了治理采煤工作面高浓度粉尘问题,对寿阳新元煤矿采煤面产尘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产尘地点为采煤机滚筒割煤、滚筒下方底板处以及相邻两液压支架架间,利用高压喷雾治理采煤机滚筒产尘,利用负压二次雾化降尘装置治理液压支架架间落尘。在采煤机下风测10 m处,对全尘的降尘率为93.7%,呼尘的降尘率为93.8%;在回风巷水幕帘后方3 m处,对全尘的降尘率为95.1%,呼尘的降尘率为95.1%.  相似文献   

6.
宋杰 《煤》2023,(11):89-91
转载点上胶带碎块掉落冲击下胶带产尘,冲击时的反作用力挤压煤流造成沉积粉尘二次飞扬,煤流干燥状态下易发生脆性破碎产尘。转载点处全尘和呼尘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76.8 mg/m3和37.9 mg/m3.仅采用密闭装置全尘和呼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39.5 mg/m3和13 mg/m3,能够治理77%和65.6%的全尘和呼尘。增加超细水雾后,全尘和呼尘分别降低至8 mg/m3和2.2 mg/m3,降尘率达到了95.5%和94.3%.  相似文献   

7.
刘超 《煤》2023,(7):77-79
钻爆法施工后造成粉尘大范围扩散。利用配有离心式除尘风机的干式除尘系统治理粉尘,距离掌子面45 m处的全尘和呼尘浓度分别为55 mg/m3和23 mg/m3,降低至8 mg/m3和4 mg/m3,降尘率分别达到了86%和83%.距离掌子面70 m处,全尘和呼尘浓度分别为158 mg/m3和82 mg/m3,降尘率均为96%.  相似文献   

8.
申志磊 《煤》2024,(1):91-93
文章以5503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针对巷道综掘期间存在的粉尘浓度大的问题,提出以减少产尘点粉尘外溢量、空气粉尘及时捕抓为核心的粉尘防治技术。通过优化EBZ120掘进机高压外喷雾系统实现截割头以及星轮旋转装载等产尘点喷雾全覆盖;采用除尘风机及时净化迎头空气;通过自动控制净化水幕降低巷道内粉尘浓度;采用活性磁化水提高粉尘捕获能力。现场应用后,5503运输巷粉尘浓度大的问题得以较好解决。综掘司机位置全尘、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到37.7 mg/m3、22.4 mg/m3.  相似文献   

9.
要天富 《煤》2020,29(9)
为降低新元煤矿9104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粉尘浓度,基于工作面特征及煤层地质条件,通过分析喷雾系统降尘技术的原理,确定采用采煤机降尘+液压支架喷雾降尘+湿式挡尘帘的防尘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防尘方案实施后,全尘浓度和呼尘浓度均在23~50 mg/m~3,全尘和呼尘降尘率分别达到了91.84%和90.63%,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强 《煤》2023,(11):92-94
掘进工作面粉尘危害极大。设计了适用于综掘面条件的湿式除尘风机和附壁风筒通风除尘系统。掘进机司机位置总粉尘质量浓度从421.1 mg/m3降低到了18.4 mg/m3,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从209.5 mg/m3降低到了8.5 mg/m3,降尘率分别为95.6%和95.9%;除尘风机出风口后5 m全尘和呼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至6 mg/m3和3.1 mg/m3,呼尘和全尘降尘率分别为98.1%和97.8%,达到了国家对粉尘治理的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截煤、液压支架降柱移架产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以青龙寺煤矿5-20109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两大尘源共同作用时呼吸性粉尘的扩散规律,并结合现场实测对人员作业区域的粉尘进行了溯源分析,提出了一种滚筒喷雾密闭+跟踪喷雾隔离+机载喷雾引射除尘+支架喷雾侧吸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煤机司机及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尘效率可达到91.12%以上,液压支架降柱移架下风侧5 m处和回风巷端头15 m处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尘效率可分别达到85.75%和90.63%,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煤矿工作面PM2.5粉尘的浓度分布规律,利用粉尘浓度测量仪在山西晋城某煤矿91324综采工作面采煤期间对进风巷、辅助回风巷、主回风巷3条巷道和工作面的全尘、PM10粉尘及PM2.5粉尘浓度进行测试,分析PM2.5粉尘及PM10粉尘占全尘的比例。结果表明:工作面全尘浓度在采煤机下风侧5 m处达到最高,PM10粉尘、PM2.5粉尘在工作面比例波动较大;在辅助回风巷中全尘、PM10粉尘和PM2.5粉尘浓度逐渐增加,至330 m处达到极大值,随后缓慢下降,在主回风巷中由于采取了降尘措施,这3种粉尘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呈波动变化;在主回风巷中,PM2.5粉尘的质量浓度最大值为56.087 mg/m 3 ,在辅助回风巷内最大值为180.390 mg/m 3 ,超过了地面环境标准的限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矿井10412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在自行设计的新型高效细水雾降尘装置的基础上,现场实测在不同降尘方案下的粉尘浓度,结果表明:回风侧水幕的开启,可以适当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单独启用采煤机细水雾炮时,工作面粉尘浓度全尘和呼尘的平均浓度下降到125mg/m~3和56mg/m~3,降低效果很明显。其中进风水幕、采煤机细水雾炮、回风水幕全尘降尘效率分别为:88.18%、76.97%、81.68%。研究结果表明进风顺槽水幕是降低工作面环境粉尘浓度的第一道屏障,改善了作业面环境;采煤机细水雾炮的降尘效果是最强的,是降低粉尘浓度的主要环节;回风顺槽的降尘作用是最关键的,是防止粉尘扩散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2-216工作面的回采作业环境,通过分析现场实测的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可知工作面回采期间粉尘浓度较高区域为采煤机割煤、液压支架移架和多工序处.结合负压喷雾降尘原理,进行工作面降尘方案的设计,对比、分析降尘方案实施前后各测点的粉尘浓度,结果表明:降尘方案实施后,工作面回采期间全程全尘和呼尘浓度最大值分别为212 mg/m3和159 mg/m3,粉尘浓度降低至合理范围内,最大降尘率达80%,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2-216工作面的回采作业环境,通过分析现场实测的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可知工作面回采期间粉尘浓度较高区域为采煤机割煤、液压支架移架和多工序处.结合负压喷雾降尘原理,进行工作面降尘方案的设计,对比、分析降尘方案实施前后各测点的粉尘浓度,结果表明:降尘方案实施后,工作面回采期间全程全尘和呼尘浓度最大值分别为212 mg/m3和159 mg/m3,粉尘浓度降低至合理范围内,最大降尘率达80%,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喷雾降尘系统故障率极高、喷雾效果一般的问题,开发了一套无线一体化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对其系统组成、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在阳煤二矿进行了粉尘浓度测试的工业试验。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无线一体化喷雾降尘系统应用后,工作面采样点的总尘及呼吸性粉尘浓度均出现明显降低,工作面采样点的粉尘平均全尘浓度从586.0 mg/m3降低至87.2 mg/m3,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从277.6 mg/m3降低至34.3 mg/m3,平均全尘降尘率和平均呼吸性粉尘降尘率为85.2%、87.7%。  相似文献   

17.
工作面粉尘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CXF-2F型个体可吸入粉尘采样器对工作面各工种多班测量确定作业人员平均吸尘情况,得出上巷工作人员受粉尘危害最严重,每班吸尘量达到407 mg,平均接触呼吸性粉尘尘浓度达424 mg/m3.用AFC-20A型粉尘测定仪,定点监测不同生产状况下粉尘浓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粉尘浓度基本在1 000 mg/m3以下;通过加强管理可以使全尘浓度控制在300 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在100 mg/m3以内.  相似文献   

18.
仝建鑫 《煤》2023,(12):77-79
转载点连续抛煤产生大量粉尘,对工人健康和企业生产有严重威胁。文章分析了店坪矿采煤面转载点粉尘防治现状,认为粉尘主要由于上胶带煤流抛落至下胶带时的冲击碰撞所致。原有水幕降尘后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残余质量浓度高达152.4 mg/m3和58.3 mg/m3.对转载点进行密闭除尘改进,使用密闭罩和全自动喷雾装置除尘后,呼尘和全尘质量浓度降至6.4 mg/m3和2.1 mg/m3,降尘率分别为96.8%和97.5%.  相似文献   

19.
邬彪 《矿业装备》2023,(10):25-27
小窑头煤矿采煤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在该工作面制定了长期静压、交替高压及采动影响区静压注水的复合注水措施。实测结果发现,距离钻孔越近煤体润湿程度更好,内部含水量增幅更明显。粉尘浓度实测表明,距离钻孔最近的煤体内部含水量变化最大,当钻孔间距为5m时,减尘效果最佳,全尘和呼尘分别从411mg/m3和103mg/m3降低至10.3mg/m3和3.7mg/m3,降尘率分别为97.5%和96.4%。  相似文献   

20.
针对杨柳煤矿1076风巷掘进面采用手动降尘水幕装置,存在巷道积水或淹巷安全隐患,设计一种智能型全自动降尘水幕装置。应用结果表明:设备运行稳定,能实现降尘作业智能化,1076风巷全尘浓度、呼尘浓度分别降低至75 mg/m3、36 mg/m3,降尘效率分别为75.9%、72.9%,降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