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蒋雄 《电镀与涂饰》1991,10(3):13-17
讨论了锌镀层上铬酸钝化膜尤其是低铬钝化膜的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简要地介绍了评估钝化膜抗蚀性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阴极电解钝化模拟试验,考察了不同pH的25g/LNa_2Cr_2O_7钝化液对甲磺酸盐镀锡板钝化膜的铬含量与耐蚀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开尔文探针(SKP)测试,研究了钝化膜主要组成和钝化膜均匀性。结果表明,钝化液pH在4.2附近时,钝化膜铬含量、耐蚀性、均匀性均最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糠醛对紫铜的缓蚀性和钝化性,以及它在冷凝器去垢钝化一步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锌与锌合金镀层三价铬钝化的优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价铬钝化的防锈性能不仅能够达到甚至可以超过六价铬钝化的水平,在耐高温性方面分析了锌和锌合金镀层三价铬钝化和六价铬钝化的优劣,三价铬钝化满足特种力学性能方面还要明显的优于六价铬钝化.三价铬经封闭钝化后,装饰效果、力学性能和抗腐蚀能力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镀锡板表面钝化膜的性能,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Kelvin探针(SKP)、Tafel曲线和盐雾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化学钝化(300工艺)、电化学钝化(311工艺)与化学–电化学联合钝化(300+311和311+300工艺)4种不同钝化方式所得钝化膜的组成与耐蚀性能。结果表明,300工艺得到的钝化膜均匀性较好,311工艺得到的钝化膜铬含量较高、较厚、耐蚀性较强。联合钝化方式结合了300与311两种工艺的优点,所得钝化膜中铬氧化物的水合程度小,烘烤稳定性强。其中,300+311(先化学钝化后电化学钝化)工艺的钝化效果最好,钝化膜均匀性与耐蚀性最优。建议在镀锡板钝化生产中,第一个槽的第一道工序可以不通电以进行化学钝化,之后再电化学钝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冷轧厂生产的三价铬钝化热镀锌板耐蚀性差的问题,从微观特征与钝化工艺方面对钝化膜质量进行研究。发现钝化膜质量与膜中Cr化合物的含量正相关,致密性越好则耐蚀性越好,而且钝化膜厚度及其均匀性与带钢运行速率、基板厚度、钝化涂覆辊辊间压力等参数有密切关系。从钝化液浓度、基板粗糙度、涂覆辊辊间压力、钝化辊辊面质量等方面对钝化工艺进行优化,钝化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72 h中性盐雾试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是提高镀锌件抗蚀性和美观性的必行步骤。我厂过去一直采用高铬一次钝化工艺。由于生产过程中三酸钝化液的消耗和变化。难以得到质量稳定、外观均匀光亮的彩虹色钝化膜。造成不合格镀件返工的损失。现将改进工艺介绍如下。改用二次钝化保留原用的高铬钝化液,增加一次低铬钝化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ZECCOAT无铬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了高科技纳米技术,钝化液无毒,钝化膜薄且具有自修复性,钝化产品的耐蚀性高.生产实践表明:ZECCOAT无铬钝化的成本与传统三价铬钝化加封闭工艺的大体相同.中性盐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价铬钝化+ ZECCOAT无铬钝化与直接采用ZECCOAT无铬钝化相比较,产品的耐蚀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类、无机与有机化合物复合钝化的三大方面阐述国内无铬钝化处理的现今工艺研究进展,分析其工艺的应用场景,包括应用于钝化的金属,工艺条件,钝化的成膜性,钝化膜的耐腐蚀的性能,与铬酸盐钝化的膜的性能还存在哪一方面的差距,指出每种无铬钝化工艺的优缺点,结合每种材料的特性和处理工艺指出未来无铬钝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锌层上的铬酸钝化膜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这钝化膜使镀锌在装饰性和工业性的用途更加广泛。作者研究了各种铬酸钝化液的具体配方,以求测定钝化槽液成份与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和ZECCOAT无铬钝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概况,无铬钝化分为无机物钝化和有机物钝化两个体系,大部分工艺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介绍了ZECCOAT无铬钝化工艺。该工艺采用了高科技纳米技术,钝化溶液无毒,钝化膜薄,具有自修复性,耐腐蚀性高。中性盐雾试验出现白锈时间,直接采用ZECCOAT钝化,碱性镀锌为96 h-168 h,酸性镀锌为96 h-120 h;采用三价铬钝化加ZECCOAT钝化,碱性镀锌为648 h-936 h,酸性镀锌为192 h-504 h。ZECCOAT钝化膜性能和钝化成本与三价铬钝化加封闭工艺相当。  相似文献   

12.
镀锌蓝白钝化膜的颜色相比彩色钝化单一,钝化膜的颜色更易受到金属离子的影响,辅助成膜剂可以提高镀锌钝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蚀性,改变钝化膜的颜色。研究发现,在三价铬基础钝化液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钴,能增加蓝白钝化膜的蓝色并延长硫酸铜点滴试验的变色时间,但对增强钝化膜的抗盐雾性能不明显;加入适量的氯化镍,能改善蓝白钝化膜的外观,但不显著;加入0.5~2.0 g/L的镧离子对蓝白钝化膜外观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硅酸钠虽然能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但增大了钝化试样的杂色,使得钝化膜的颜色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
[来信解答]     
山西省长治县苏店轻工用具厂赵子龙问: 1.低铬钝化后钝化膜发雾,不亮是何原因? 2.钝化后钝化膜有轻微的彩色或膜层发蓝。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张福林答: 1.答:一般低铬钝化的化学抛光性很差,不象高铬钝化时具有较好的抛光效果,所以进行低铬钝化的锌层,最好采用光亮镀锌,如果采用一般的镀锌工艺,镀后必须经稀硝酸良好的出光。另外根据你来信所述的配  相似文献   

14.
关于钢在酸性溶液中的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家坚 《化学清洗》1999,15(2):28-31
在酸性溶液中,钢是活泼的,随着阳极过程的进行而发生腐蚀,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作用,使阳极过程受到强烈的阻滞,同样可进入钝化状态,微酸性除铜钝化利用在亚硝酸的-柠檬酸溶液中,钢的钝化区间扩大,钝化电流变小,钝化电位负移,同时铜溶解产生的强氧化电流使钢的阳极过程受到阻滞,从而进入钝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低铝 [w(Al)=1%~3%]镀锌铝镁钢板具有良好的成形性,逐渐成为钢铁企业研究重点。针对热浸镀锌铝镁钢板的环保钝化问题,本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有机无机复合无铬钝化剂在热浸镀锌铝镁钢板表面形成的钝化膜微观形貌,利用盐雾腐蚀实验检测钝化膜耐腐蚀性能,利用红外光谱 ATR法分析钝化膜的组成,利用拉曼光谱分析钝化膜烘干固化过程中化学键变化进程。结果表明:当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剂以硅烷为基础组分,添加钛盐、钒酸盐较添加锆盐和磷酸盐能生成更小、更完整的结晶颗粒,使得钝化膜具有更好的防锈性,同时有机组分聚氨酯较聚丙烯酸酯的钝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热镀锌板三价铬钝化膜发白的问题,通过色差仪和中性盐雾试验检测了钝化膜的耐污渍性和耐蚀性,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了钝化膜的微观形貌和元素成分。结果表明:与正常试样相比,发白试样的耐污渍性和耐蚀性较差,钝化发白主要缘于涂覆辊磨削纹引起的膜层不均匀和固化温度偏低导致的疏松多孔结构。通过提高辊面研磨精度,优化辊涂工艺,提高固化温度等措施,因钝化发白造成的不合格率由1.2%降低至0.1%以下。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BH -5 5低铬彩钝工艺是专门为解决氯化钾 (钠 )镀锌彩钝膜易脱落而研制的一种钝化新工艺。这种新型低铬钝化剂不含硝酸 ,在钝化剂中添加一种活化比较强的卤族离子活化剂和一种异金属离子促进剂 ,在钝化处理过程中 ,加速钝化膜的形成 ,提高膜的致密性和附着力。其特点是 :①钝化膜色彩鲜艳 ,附着力好 ,耐蚀性好。②溶液稳定 ,工作范围宽 ,使用维护简便 ,适合于自动化生产。③钝化液含Cr6 +量少 (低于 2 5g/L) ,污染少 ,废水处理费用低。④与高铬钝化比较 ,钝化液对锌层浸蚀性少 ,可缩短镀锌时间。2 工艺介绍2 1 工艺流程光…  相似文献   

18.
镀锌钝化是最广泛使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就钝化的种类而言有光泽、有色、黑色、绿色、黄绿色钝化等。本文就是以这些钝化的特性为主,结合目前日本在这些方面的有关情况以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看法,及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从钝化膜的外观、抗蚀性,处理液的组成这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1 锌的钝化膜 在上世纪60~80年代末,人们对锌钝化的原理探讨比较多,近20年来人们很少探讨钝化膜的生成机理.这是因为,锌钝化膜的化学组成很难定量化,钝化膜成分受钝化液浓度、酸度、温度、钝化时间、清洗、老化干燥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缘故.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检测发现,锌钝化膜表面Cr(Ⅵ)含量高一些,Cr3 含量低一些;而在锌钝化膜层的内部恰好相反,越靠近锌镀层Cr3 含量越高,Cr(Ⅵ)含量越低.由于影响钝化膜成分的因素较多,使得表面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很差.  相似文献   

20.
在酸性溶液中,钢是活泼的,随着阳极过程的进行而发生腐蚀.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作用,使阳级过程受到强烈的阻滞,同样可进入钝化状态.微酸性除铜钝化工艺是利用在亚硝酸钠-柠檬酸溶液中,钢的钝化区间扩大,钝化电流变小,钝化电位负移,同时铜溶解产生的强氧化电流使钢的阳极过程受到阻滞,从而进入钝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