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新型变胞快速夹紧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变胞快速夹紧装置。以机构运动简图、拓扑图和装配图描述了该装置的结构。阐明了该装置变胞快速夹紧的原理。阐述了该装置的设计计算方法。该装置用螺旋机构实现夹紧,以棘齿条机构实现止退,由凸轮机构实现变胞控制,从而可整体空程快移,在止退的同时快速夹紧。该装置已成功用于铝合金汽车轮毂模具修理过程中的夹紧,并已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2.
兴涛 《机械工程师》2009,(4):140-140
在微波实验室中,经常需要将具有矩形或圆形通道的微波元器件连接起来测量其各种电性能,为了连接坚固、可靠、快速,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夹紧装置,实践表明该夹紧装置夹归牢固可靠,完全满足微波实验室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孟俊焕  许宝斌  李漫华 《机械》2006,33(6):31-32
是针对小拖变速箱前盖设计的快速螺旋失紧机构。该机构具有减少装卸零件所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零件加工精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手推式快速夹紧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推式快速夹紧装置是我们结合生产实际自行设计的一种夹紧机构,用以取代开口垫及抽拉压板等一些落后的夹紧方式.该装置多用于夹紧力较小且快撤的场合,如加工各类钻模上的径向孔、油孔或螺纹底孔等。本装置经实际使用证明,具有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等特点,只须先推后转即可将工件夹紧。一、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共有三种直线推移夹紧方式,即直推式、直角式、星形式。三种类型可分别用于大中小型的工艺装备配套部件使用,作为长、中、短距离的夹紧装置。若推动手柄12或星形手柄18,使心轴1或13  相似文献   

5.
专用夹具是实现工件精确定位与快速安装的有效手段,设计出了一种螺旋副与钢球副组合的专用夹紧机构;充分利用了螺旋副的自锁性、钢球副的大增力性与机械效率高的特点,研究了它的输出位移量、力传递的关系与机械效率;通过对设计实例的分析,展示了夹紧位移、夹紧行程中各运动副中的受力与机械效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几种经实际使用,操作方便、可靠的压板式快速夹紧机构。 一、旋转式压板偏心夹紧机构结构见图1,其工作过程为,将T形螺栓10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快速夹紧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该快速夹紧机构是利用斜锲方式快速夹紧两圆柱体,可推广应用于圆柱体之间的快速连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三项专利所涉及到的三种新型的快速夹紧机构,这些机构均具有结构简单、适用的工作范围较广、夹紧迅速、生产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小型自动化金相试样切割机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文中针对机械结构部分进行设计。设计的小型金相试样切割机机械部分由切割机构、进给机构、夹具、机体和冷却系统组成。采用切割系统固定不动、试样进给的切割方式工作。切割机构采用三相变速异步电动机变速驱动,以简化机械结构并实现切割速度可调。三个方向的进给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来实现。夹具采用了螺旋夹紧机构。  相似文献   

10.
对夹具机构中各夹紧机构建立CAD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完成了典型夹具库及其界面的设计,并使得库的结构清晰且具有开放性,将所有典型夹紧对象采用面对对象的数据库管理起来,可实现对典型夹具库的实例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可拆卸产品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产品的拆卸分析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讨论了拆卸设计的定义和意义,设计准则及拆卸设计的可拆卸性结构设计方法等。为实现拆卸设计的合理化和标准化,提出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模块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可拆卸设计,进行产品零部件拆卸规划分析。以模块化灯具的设计实例说明可拆卸设计的应用情况,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电脑光驱(软驱)开口处的防磁设计及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在电脑机箱光驱(软驱)开口处抑制电磁泄露的难度,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较好的防磁设计,并提出了工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锅炉给水中的溶解氧是锅炉腐蚀的主要原因,清除给水中的溶解氧,是防止锅炉腐蚀的主要方法。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除氧方式及自动化控制、调节过程的探讨说明。  相似文献   

14.
再制造的过程是传统生产的逆向过程,其毛坯为废旧产品和服役年限终止的产品。旧零件表面油漆的处理是工艺的难点,带油漆旧件拆解后第一道工序是旧件的油漆层的去除。通过对旧件油漆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高温分解除漆工艺,通过高温把零件上旧油漆在高温下裂解,再通过清洗等工序清洗去除油漆分解后的残留有机物,既达到了除漆目的又不会对被去除零件本身性能造成影响,实现旧零件油漆层的去除。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r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porous polishing pa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water-jet dressing (WJC) and traditional diamond disk dressing (DDC). The WJC and DDC dressing mechanisms were integr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ressing efficiency. The pad recovery test was performed. In this test, the real-time friction force was determin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were obtained, and the dressed surface topography after prolonged operation without conditioning was examined. The pad cut rate and the rate of removal of the copper substrate by the polish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WJC?+?DDC, only DDC, and only WJC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WJC can remove the slurry residue from the pad surface and consumes less pad material, it cannot remove the glazed layer formed as a result of plastic deforma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low material removal rate. On the other hand, DDC can remove the glazed layer of the pad and restore the pad asperities; however, a few residual chips still remain on the sides of the pores or inside the pores. WJC?+?DDC cannot only remove the embedded slurry particulates and the glazed layer, but also remove the slurry residue accumulated on the pad surface and restore the pad asperities. In addition, the chip residues in the pores, created by the diamond grit, are completely removed by the WJC?+?DDC conditioning process; the removal of the chip residue helps in obtaining the highest material removal rate. In summary, WJC?+?DDC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pad condition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6.
徐鑫 《光学精密工程》2010,18(3):748-755
4f系统同时有噪声和低通特性,为对其输出图像除噪的同时保护图像细节,提出一种结合图像纹理连续性的NSCT域去噪方法。在传统NSCT域硬阈值去噪方法基础上,首先对高频子带图像用较小的阈值去除小幅值的噪声点,以更多的保护图像细节并凸显剩下的大幅值噪声点的孤立性,再利用图像纹理的连续性区分剩下的连续图像细节和孤立噪声点,以实现去噪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细节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去噪方面可以达到与传统方法相当的程度,同时在保护图像细节方面有更优的表现,从视觉效果和数值评判标准两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适合4f系统图像类需要格外保护图像细节的场合。  相似文献   

17.
杨卫平  徐家文 《工具技术》2007,41(10):50-51
抛光加工工艺的材料去除量非常微小,因此难以对该材料去除量进行精确测量。本文采用常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反映硅片抛光材料去除量的抛光深度进行了简易、快速和实用的测量,较好地解决了微小去除量的测量问题,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辐射吊顶供冷空凋系统可将室内显热负荷与湿负荷分开处理,采用辐射方式处理显热负荷,送风承担湿负荷,同时也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负荷。本文对辐射吊顶空调系统中的除湿特性进行研究,针对辐射吊顶供冷的结露问题,提出预除湿负荷概念,并计算不同设计条件下的预除湿负荷,探讨了表冷式空气处理机组作为除湿设备的容量确定方法。本文最后以上海X别墅辐射吊顶+置换通风空调系统为测试对象,对该系统除湿特性进行了实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4f系统同时具有噪声和低通特性,为实现对其输出图像降噪的同时保护图像细节,提出一种结合图像纹理连续性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域去噪方法。在传统NSCT域硬阈值去噪方法基础上,首先,对高频子带图像用一个衰减的阈值去除小幅值的噪声点,以更多地保护图像细节并凸显剩下的大幅值噪声点的孤立性。然后,利用图像细节纹理连续性分布和剩下的大幅值噪声点孤立分布的区别分离余下的图像细节和噪声点,进一步实现去噪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图像细节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0.5~1dB,结构相似度指数(SSIM)提高了3%~5%,因此能更好地保护图像细节,视觉边缘效果更清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提升框架的小波变换算法在丝线张力信号实时消噪过程中的应用,给出了该算法的流程图,通过对仿真信号与实测信号的消噪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以应用于对实际信号的消噪处理,能够满足对张力信号处理的实时性要求,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