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任再青  杨安元  王绪奇 《机床与液压》2012,(20):135-136,125
根据飞机刹车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研制了电液伺服阀测试装置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讨论了测试装置和控制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特点,为航空部队电液伺服阀性能在线检测提供了快捷、准确、可靠的装置和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数字高速开关阀为先导阀构建了数液比例多路换向阀,实现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数字化电液比例控制。建立了数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控制规律,采用Matlab仿真软件中的Simulink对高速开关阀进行动态特性仿真,仿真表明,通过改变PWM信号的低电平占空比可以控制多路阀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挖掘装载机多路阀阀口流量控制稳定性不够、导致整机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建立多路阀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模型,实现挖掘装载机多路阀流量智能调控。基于D-H原理实现装载工作装置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装载工作装置的机电液耦合仿真模型;设计PID控制算法实现液压多路阀口流量智能控制,提高装载工作装置运动精度和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imulink平台能够准确高效建立复杂系统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满足铲斗的平移性和装载工作装置定角度运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徐秀芬 《机床与液压》2015,43(18):99-104
以 ZL40G 装载机为研究对象,根据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采用模糊自整定 PID 参数法设计了位置控制器,运用 Matlab/SIMULINK 模块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与普通 PID 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整定 PID 参数法能消除系统负载干扰,可显著提高稳态特性,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ZL40G装载机为研究对象,根据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采用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法设计了位置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模块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与普通PID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法能消除系统负载干扰,可显著提高稳态特性,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公司提供的车辆运行及转向架各试验参数,设计可以模拟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的轻轨车辆转向架综合试验台的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根据转向架综合试验测试参数及测试方法搭建液压回路,运用电液比例技术对液路进行精确控制。阐述试验台液压系统各子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运用AMES im进行加载回路和调速回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满足转向架试验台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高空作业车电液比例调平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电液比例调平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以GTBZ-30型30m高空作业车实际参数建立电液比例闭环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给出仿真结果,分析了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电液伺服阀特性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电液伺服阀特性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设计开发,详细介绍了其液压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实现了电液伺服阀动静特性的自动测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50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试验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AMESim中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实际试验测试结果和原始数据设置了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针对装载机典型铲掘工况,对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压力进行仿真与测试,并对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证明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提升油缸电液比例闭环位置控制系统,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提升油缸的电液比例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引入了PID控制器,改善了控制系统,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能够满足水下工程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M4系列电液比例多路阀工作机制,建立了其先导阀电液比例减压阀数学模型,在Simulink平台下进行了仿真,M4多路阀的先导比例减压阀具有较好的阶跃响应特性。利用功率键合图法对M4电液比例多路阀工作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了工作回路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显示:M4多路阀工作系统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为在工作系统中比例多路阀的选择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液伺服阀具有抗污染能力差、易出现故障且不易判断、需要频繁检修的问题,为方便其性能测试,设计一种电液伺服阀静态性能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通过比例溢流阀进行液压油源压力调节控制,测控系统采用精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采集信号,将工控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进行信号传递,并基于组态王开发测试软件,使测试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人机交互性能好、实用性强等优点。通过实际的电液伺服阀性能测试试验,验证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基于预测控制器的电液伺服系统节能方法,以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准确追踪期望位置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从电液伺服系统的原理出发,分析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利用比例方向控制阀阀芯位移,计算出液压缸腔室与油箱压力及供给压力间的压差值。利用活塞位移求取腔室内的压力连续性方程。在考虑比例方向控制阀阻尼系数的基础上,建立其对应的运动方程。利用比例溢流阀的开度,求取其动态方程。通过腔室压力值、比例溢流阀的开度,建立电液伺服系统的状态模型。以期望位置为依据,计算出腔室内压力的期望值,进而求取所需供给压力。利用所需供给压力,构造预测控制器,对电机的转速进行预测控制,以达到动态调节供给压力的效果,实现节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滑模控制的恒压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正弦及随机期望位置的追踪精度分别提高了44.93%和39.98%,对应的能耗分别降低了13.45%和10.54%。 该方法对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效果及节能控制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设计了一种由反馈控制器和前馈控制器组成的适用于电液比例阀控缸液压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器,前馈控制器根据动力机构的传递函数来设计,反馈控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D控制器。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控制器的电液比例阀控缸系统获得了较高的位移跟随精度,从而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液盘式制动器扭矩跟踪精度,降低车辆行驶中能量消耗,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并对控制输出结果进行仿真验证。创建电动汽车电液盘式制动器模型,根据离散一阶模型推导出电机转矩方程式,利用积分离散化对车轮打滑动力学方程进行离散化,从而推导出车辆滑移率空间表达式。设计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利用积分作用增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证明。采用MATLAB软件对电动汽车电液盘式制动器控制效果进行仿真,与级联PI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级联PI控制,电液盘式制动器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较慢,车轮转矩和滑移率跟踪误差较大,电量消耗较多;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电液盘式制动器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较快,车轮转矩和滑移率跟踪误差较小,电量消耗较少。电动汽车电液盘式制动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输出精度,回收能量较多。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程施工破碎锤实际工况需要,对柔性反馈式液压破碎锤配流系统进行理论研究。设计一套电液联合控制柔性反馈式液压破碎锤实验样机;搭建液压破碎锤实验测试平台,进行可行性与实际工况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液压破碎锤电液控制系统设计是可行性的,破碎性能符合要求;利用该系统可实现新型液压破碎锤冲击能与冲击频率的实时改变,采集并分析实际工况下的冲击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反力控制式EHPS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转阀的主油路的数学模型和以及基于电液比例阀的旁通油路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反力控制式EHPS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李成刚 《机床与液压》2014,42(17):123-127
针对试验装备电液控制和工作稳定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装备控制系统,给出了液压系统和3种控制回路的原理图;确定了PLC伺服控制I/O线路接口图,并且编写了PLC控制程序;然后,以试验装备4种工况为基础,探讨了其稳定性的分析方法,设计了稳定性监测软件,并进行了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工况4这种情况下的试验装备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挖掘机工作机构模型,将其导入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在ADAMS中添加约束,设置了材料属性、工作载荷等,构建了挖掘机工作机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挖掘机工作机构电液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了虚拟样机与电液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挖掘机在典型挖掘工况下的运动轨迹控制进行了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挖掘机3个工作液压缸的实际位移能较好地跟踪目标位移,实现了挖掘机运动轨迹的闭环控制,为后续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