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丙纶和Coolplus~的性能特点,面纱采用8.33 tex/72 f的黑色丙纶,地纱采用8.33 tex/48 f的Coolplus~,毛圈纱采用16.67 tex/144 f的涤纶,在28针/25.4 mm日本福原VXC-3S单面大圆机上编织添纱衬垫组织,开发吸湿导湿、速干、保暖的多功能针织面料。详细阐述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以及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定形等染整工艺,并对面料的吸湿导湿、速干、保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面料具有内外两侧向中间导湿、速干、防风保暖等性能,可以根据面料内外性能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服装。  相似文献   

2.
采用8.33 tex/72 f的吸湿排汗涤纶为面纱,4.67 tex的MS舒弹丝为中间纱,8.33 tex/48 f的丙纶为地纱,在24针/25.4 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结合设计思路进行原料选择,介绍设备参数、组织结构等编织工艺,以及预定形、染涤、成品定形等染整工艺,并详细阐述编织和染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成品面料的参数,给出合理的染整工艺升降温曲线。开发的面料具有单向吸湿性、尺寸稳定性、弹性等服用性能,为单向导湿针织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5.56 tex/48 f的细旦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细旦弹性聚酯长丝交织,以及3.33 tex/24 f的Cooldry~吸湿排汗聚酯长丝和4.44 tex/12 f的半消光聚酯长丝交织,设计开发出克质量分别为95 g/m~2的罗纹型和73 g/m~2的双罗纹型超轻导湿快干双面功能性运动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和后整理工艺,并对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面料的克质量均较小,且均具有良好的导湿速干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和抗钩丝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8.3 tex/36 f(75 D/36 f)Sorona~纤维和14.5 tex(40S)棉纱交织开发双面提花吸湿排汗针织面料。介绍Sorona~纤维的基本性能,详细阐述面料的编织工艺、染整工艺以及技术要点,并测试面料的基本性能、拉伸弹性回复率以及吸湿速干性能。结果表明,Sorona~与棉交织双面提花吸湿排汗针织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率,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吸湿排汗性,穿着舒适,可广泛用作休闲服、运动服面料。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单向导湿的吸湿排汗针织面料,构建针织面料单向导湿梯度结构模型。通过异形截面纤维的对比研究,选择X-O形异形截面涤纶,利用其吸湿快干性与丙纶的疏水性相结合,发挥两种原料的不同优势形成差动效应,结合提花罗纹组织结构开发单向导湿的吸湿排汗面料,并对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面料的单向导湿指数均达到测试标准5级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性能,可满足运动服装穿着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环保吸湿速干面料,设计新型三维导湿结构织造变化纬编间隔双面针织物,并结合单面和双面组织,采用天丝和再生涤纶制备9种针织面料。在变化纬编间隔组织下,将天丝/再生涤纶织物同天丝/中空涤纶织物和天丝/杜邦TMSorona®织物进行对比。通过动态水分传递法与单项组合试验法对各织物进行测试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织物吸湿速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2种测试方法得到的面料吸湿速干性能优劣排序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发现采用18 tex天丝/33.3 tex(96 f)再生涤纶长丝织造的三维导湿结构变化纬编间隔双面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最好;单层织物中,采用纬平针组织织造的天丝/再生涤纶长丝混合针织物吸湿速干性能较好,有潜力应用于绿色环保型运动服装领域。  相似文献   

7.
采用19.5 tex(30~S)莫代尔与涤纶涡流纺混纺纱(70∶30)、8.3 tex/72 f(75 D/72 f)Coolcool纤维、8.3 tex/72 f涤纶低弹丝,在28针/25.4 mm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吸湿速干针织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组织结构、编织参数等,以及染整工艺和技术关键点。并对面料的基本性能及吸湿速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面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适合制作夏季针织服装。  相似文献   

8.
采用14.76 tex的腈纶、黏胶混纺纱与8.33 tex/144 f的涤纶长丝和3.33 tex的氨纶交织,开发多组分吸湿发热针织内衣面料。对面料开发进行技术探讨,并确定主要产品的织物结构为纬编花色两线衬垫组织,详细介绍其编织工艺、织物结构特征、染整工艺等。其中,特别采用筒子纱染色与织物染色相结合工艺路线,从而保证涤纶、腈纶、黏胶3种原料的色泽一致性。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其弹性、柔软性佳,有利于提升吸湿发热秋冬针织内衣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采用13.9 tex的苎麻棉(50/50)混纺纱和8.33 tex/72 f吸湿排汗涤纶长丝,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苎麻棉运动休闲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对织物结构设计、原料选择及主要编织和染整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用8.33 tex/72 f涤纶DTY、5.56 tex/72 f涤纶DTY、8.33 tex/72 f竹炭纤维,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抗菌防臭吸湿快干针织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注意事项等,以及染整工艺和技术改进点。并对面料抗菌除臭和吸湿快干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能够将竹炭纤维的抗菌防臭性和线性纤维涂层的吸湿快干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面料手感柔和、抗菌保健、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吸湿快干功能,水洗和干洗尺寸稳定性好,适合制作冬夏季针织服装。  相似文献   

11.
陈亮 《针织工业》2016,(12):60-63
结合Tcool~(TM)和锦纶66的性能特征,采用4.44 tex/72 f的Tcool~(TM)为面纱,7.78 tex/48 f的锦纶66为地纱,中间加入11.11 tex/48 f的涤纶长丝,开发一种吸湿速干凉爽的针织面料。详细介绍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面料参数等编织工艺,以及前处理、定形、染色等染整工艺,并通过多种方法对面料的吸湿快干性能、凉爽性能和防紫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面料的各项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并且具有吸湿速干、凉爽、防紫外线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8.33 tex/72 f吸湿速干防紫外线功能性涤纶与7.78 tex/27 f锦涤复合导电丝交织,在24针/25.4 mm的佰源BYJM20型双面圆纬机上,开发速干防紫外线抗静电多功能鸟眼结构双面针织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设计思路、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及注意事项和技术关键点,并测试产品的基本性能及吸湿速干性、防紫外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等。结果表明,面料的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汗渍色牢度等级均达到4级以上,吸湿速干功能佳,防紫外线UPF值大于40,抗静电效果良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满足消费者对夏季针织服装速干、防紫外线、抗静电的功能需求,该面料可用于夏季户外运动服装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介绍全消光涤纶、铜氨、消臭人造丝、全消光人造丝多组分混纺纱的基本性能,采用14.5 tex多组分混纺纱和8.3 tex吸湿排汗涤纶(57.6∶42.4)交织,在22针/25.4 mm日本福原V-LPJ4B型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蜂窝网眼多功能面料。详细阐述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以及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并对面料的吸汗速干、接触冷感、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优异的接触冷感、吸汗速干、抗菌消臭和防紫外线效果,是制作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4.
介绍全消光涤纶、铜氨、消臭人造丝、全消光人造丝多组分混纺纱的基本性能,采用14.5 tex多组分混纺纱和8.3 tex吸湿排汗涤纶(57.6∶42.4)交织,在22针/25.4 mm日本福原V-LPJ4B型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蜂窝网眼多功能面料。详细阐述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以及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并对面料的吸汗速干、接触冷感、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优异的接触冷感、吸汗速干、抗菌消臭和防紫外线效果,是制作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14.5 tex莫代尔与棉混纺纱、8.33 tex/72 f中空咖啡炭纤维DTY长丝、2.22 tex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长丝,在日本福原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咖啡炭纤维二次添纱结构功能性针织面料。阐述原料规格、设备参数、添纱工艺、调试要点等编织工艺,以及前处理、染色、后处理等染整工艺及注意事项。给出面料基本参数,并对面料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抗菌性能以及吸湿发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水速干、抗菌防臭、远红外发射、吸湿发热及弹性记忆恢复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选用16.7 tex/288 f(150 D/288 f)的全消光涤纶DTY为面纱,8.3 tex/36 f(75 D/36 f)的全消光涤纶FDY和7.8 tex/39 f(70 D/39 f)的导电丝FDY为地纱,在经编机上编织全消光绒类织物,并对织物进行高温染色及吸湿排汗整理,制备抗静电仿棉全消光绒类织物。详细介绍原料、设备、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对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丝比例为3%、织造湿度为50%~70%、吸湿排汗助剂用量为5 g/L、定形温度为180~190℃,所制织物手感柔软蓬松、光泽柔和、不易褶皱变形、抗静电、吸湿排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吸湿排汗纺织品利用其吸湿及导湿作用能满足人们对夏季服装及运动服装舒适性的要求。本文基于织物吸湿排汗的基本原理,列举了多种最新研究并已广泛应用的吸湿排汗纤维,包括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和非涤纶类吸湿排汗纤维,以及吸湿排汗纱线,包括短纤纱、长丝纱和复合纱等。同时阐述吸湿排汗型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和非织造产品的设计思路,指出目前吸湿排汗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面料档次不高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18.0 tex(32~S)Supercool~纤维赛络紧密纺纱线、16.7 tex/144 f(150 D/144 f)涤纶加工丝、18.0 tex精梳棉、2.2 tex(20 D)氨纶,在28针/25.4 mm的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3款具有吸湿快干及抗菌功能的针织面料,分别为Supercool~、氨纶交织面料,Supercool~、涤纶、氨纶交织面料和Supercool~、棉、氨纶交织面料,并测试面料的吸湿快干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3款面料均具有较优异的吸湿快干性,并且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面料的吸湿快干性保持稳定,其中Supercool~、氨纶交织吸湿快干抗菌单面面料的吸湿快干性最优,而且含有Supercool~纤维的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即Supercool~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8.3 tex(75 D)具有吸光发热保暖功能的涤纶DTY作为连接纱,采用细旦高f数异型中空截面涤纶DTY作为毛圈纱,在36针/25.4 mm的毛巾机上,开发一种轻薄保暖型双面起绒面料。阐述设计方案、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测试面料的吸水速干性、保暖性及吸光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线密度相同的毛圈纱,f数越高,面料的保暖效果及手感越好,而且异型截面纤维可以增强面料的导湿速干效果。面料绒面蓬松丰满、质轻、保暖效果好、快速导湿、穿着舒适,适用于家居服、瑜伽服领域。  相似文献   

20.
采用8.3 tex(75 D)具有吸光发热保暖功能的涤纶DTY作为连接纱,采用细旦高f数异型中空截面涤纶DTY作为毛圈纱,在36针/25.4 mm的毛巾机上,开发一种轻薄保暖型双面起绒面料。阐述设计方案、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测试面料的吸水速干性、保暖性及吸光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线密度相同的毛圈纱,f数越高,面料的保暖效果及手感越好,而且异型截面纤维可以增强面料的导湿速干效果。面料绒面蓬松丰满、质轻、保暖效果好、快速导湿、穿着舒适,适用于家居服、瑜伽服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