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为满足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保护人体健康,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与净化系统。本文以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利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 MQ空气质量传感器及负离子净化器设计了其硬件电路,编制了相应监控软件和手机APP,利用WIFI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系统的现场和远程监控与报警。同时通过APP远程控制负离子净化设备,实现对室内环境进行净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室内环境监测与净化系统性能良好,可精确检测室内环境参数,有效净化室内环境,还具有低成本、高性能、使用方便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严寒地区空调负荷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为改善室内环境并减少能源的损耗,本文形成了室内环境控制的新理念,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实例建筑的运行情况,从余热消除末端装置、送风末端装置、高温冷源和新风处理设备四个方面探究严寒地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未来需要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湿热气候区典型中学教室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四川省南部县三中逸夫楼教室室内温湿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以及室外温湿度等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使用者对室内环境的主观反映,而后利用HSI和ET*为室内热舒适做出评价,并得出室内环境并不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分析其原因,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程中,温湿度传感器放置的位置不合适会造成测量的温湿度偏离室内温湿度的真实分布情况,从而影响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效果。本文采用FLUENT对空调房间进行模拟,采用基于均值的递推融合算法对选取的72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温湿度值进行融合,使融合的值能够真实反映室内温湿度的分布情况,并以有效温度指数ET作为室内人员舒适度的评价标准,寻找室内最佳的温湿度测量位置。  相似文献   

5.
姚荣华 《暖通空调》2006,36(2):32-32
空调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是降低能耗,改善室内环境,与能源结构匹配的有效途径。本书共分8章,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对温湿度环境控制的本质的认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设想,液体吸湿剂的空气全热回收装置和新风处理,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及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工程实例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8):57-58
文章研究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自习室设计。智能自习室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传感模块、温度模块、烟雾传感器模块、无线模块、蜂鸣器等作为主要辅助器件,外部固件采用木板作为基本构架,以传感器作为感知元件,完成对室内环境及各种参数的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实时返回。控制模块把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它具有自动控制、节能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室内环境检测,研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室内环境的现状并分析了其相关成因,包括温湿度、光环境、声环境、CO_2浓度、PM2.5、PM10、甲醛、TVOC等环境参数的特征。同时,通过文献调研介绍了国内外改善站点室内环境的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通过研究分析,给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各区域室内环境的控制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空调系统普遍采用温湿度耦合的控制方法,存在能源利用品位上的浪费、难以适应温湿度比的变化以及室内空气品质差等问题,针对我国日益高涨的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和降低建筑能耗的大好形势,介绍一种高效节能的室内环境调节系统:毛细管平面空调系统,分析了其具有的优点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提出采用溶液式空调系统作为实验动物中心的室内环境控制方式,以减少空调系统能耗,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以厦门某实验动物中心为例,详细阐述了该空调系统的应用形式与系统特点,并分析了室内环境控制策略。项目实测运行效果表明,室内温湿度、静压梯度、微生物控制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感器定义、分类和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详述了碳纳米管传感器技术在室内空气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了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在快速检测、在线式检测技术方面的发展前景广阔,是提高现有室内环境监测效率,保障室内环境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