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厂蓄电池的充电及浮充电设备,以前都采用电动发电机组,装有一台40瓩的主充电机和一台14瓩的浮充电机,平时使用浮充电机对直流母线浮充电,当蓄电池需要大电流充电或浮充电机检修时,才使用主充电机运行。根据长期运行实践,感觉到电动发电机组作为充电设备有下列缺点:  相似文献   

2.
全数字智能自动充电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数字智能自动充电机工作原理及软硬件设计,实验表明,该机能根据充电时蓄电池要求的电压,电流来调整充电模式,保证充电质量,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充电。  相似文献   

3.
大功率蓄电池智能充电机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电机控制器是对蓄电池充电机进行控制操作的关键设备,其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充电机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对于大功率充电机,其功能的先进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尤其重要。为此,介绍一种采用80C196KB型单片机所研制的大功率蓄电池充电机智能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说明其如何实现高可靠性和各种动、静态特性,如何解决了智能监测和控制中的若干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充电过程,以提高蓄电容量和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的高频充电机,该充电机采用基于移相控制的全桥零电压开关(zvS)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对该充电机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和系统建模,仿真结果满足系统要求。主控芯片采用TMS320F28335,算法采用带有电流前馈的比例积分(PI)控制方式,并设计了针对蓄电池负载的充电逻辑,样机试验结果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2020,(3)
通过鉴定下线的阀控铅酸蓄电池,去除落后的失效单节后,根据需要进行补加水作业。利用除硫化充电机进行充电,对蓄电池进行容量复原,然后通过检测把满足需求的蓄电池制成备品。利用库存充电机进行浮充电储存备品蓄电池,可确保随时满足标准,及时补充上线。同时,提出备品蓄电池的报废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高效、节能、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主导。而对充电机的研究,将直接影响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针对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结构,提出了一种高效且高功率因数、低谐波含量、能量双向流动的充电机结构。该结构前级采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后级DC/DC变换电路采用电流可逆斩波电路。针对前级,推导了一种功率前馈的无差拍控制,该方法实现了系统的快速、无差整流。针对后级,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斯定律的自适应多阶段恒流充电控制,能够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缩短充电时间。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结构与方法能够实现充电机的双向高效、高功率因数、低谐波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电量不足后,一般采用专门的充电机对其充电,补足电量。充电机在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均配有风扇对变压器进行降温冷却。由于风扇长时间工作,风扇电动机比较容易损坏,进而影响变压器散热,引起变压器烧坏。本文针对CW—4A型定压充电机进行改进,加装了风冷控制器,使得风扇电动机在高于设定的上限温度时才运转,低于设定的下限温度自动停转,将充电  相似文献   

8.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7):67-67
河北凯翔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为某企业生产了一款自然冷却式智能充电机,该充电机集充电、在线监测于一体,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和容量检测,深度放电后对电池补充充电及对电池组日常维护,新电池组工程验收的必备仪器。  相似文献   

9.
介绍鹅城换流站低压直流系统配置情况,分析低压直流系统现状,其中蓄电池问题比较严重,继电器2室蓄电池组出现大量极柱凸起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探讨现有充电方式对各组蓄电池产生的影响,由于充电机本身无限流功能,且在现有充电方式下,造成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是极柱凸起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逐级升压的充电方式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以减小充电电流,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系统各环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系统电压和电流两种充电方式下的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分别采用基于电压和基于电流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SMC)进行充电控制,以增强充电过程的鲁棒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为核心控制器的充电机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运行过程;控制系统中分别采用基于PID的常规三阶段式充电和基于SMC的智能充电两种充电模式,对应不同的动力电池类型,增加通用性。对SMC控制方法和不同充电模式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SMC方法在充电机系统控制上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1.
产品导购     
KGCA系列可控硅充电机 KGCA可控硅充电机是利用调节单向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充电电流,直流输出脉动性大、充电效果好,效率高、电压范围宽,适应多只电瓶同时充电。根据电瓶的容量可手动无级调节充电电流。适用于单位、企业大批蓄电池的充电。 技术指标 输入电压:220V(1±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近十多年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研发方面的中坚力量,ABB非常高兴地宣布其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世界上95%的使用电动车辆的国家。从澳大利亚到阿塞拜疆,从印度到冰岛,ABB直流快速充电机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6 500套,覆盖50~450 kW功率范围,包括适用于乘用车及公交车的大功率充电机。经过12年的研发努力,ABB目前能够提供范围广泛的基于互联网的充电机,这些产品都是ABB  相似文献   

13.
此处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器电路拓扑,并提出改进型变电流间歇充电方法,可按预置自动控制充电过程,使充电电流在总体上逼近蓄电池可接受充电电流曲线,减弱了蓄电池充电极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简单、免维护、高效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GY-1-0.5密封Cd-Ni蓄电池快速充电机在云南大学研制成功并于1985年11月2日通过技术鉴定。性能指标见附录。该机采用在可接受电流控制下对蓄电池进行周期的充电放电方式,能在充电时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并提供一个合适的电流量,使蓄电池组(8只或10只GNY0.5电池或  相似文献   

15.
大中型变电站广泛采用直流蓄电池组作为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装置、事故照明的电源。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由浮充机给蓄电池充一个小电流,补充蓄电池组的内部自放电,以保持蓄电池组“满充电”状态,另外再由浮充电机供全站的直流负荷电流。当变电站因计划检修或事故停电,造成站用交流电消失浮充电机失去工作电  相似文献   

16.
车载充电机是一种集成于汽车之上的充电装置,使用便捷灵活,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设计了一款基于DSP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采用改进的ZVS移相全桥拓扑结构,以DSP芯片MC56F8346作为主控制器的数字控制系统,使用PWM模块非平衡输出方式产生移相PWM信号,通过CAN总线与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实现了充电机的全数字化和网络化控制。详细介绍了充电机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结构、移相PWM的实现过程以及软件的设计,研制了样机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电源技术应用》2011,(5):60-60
在使用充电机给蓄电池充电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就开始计算了,蓄电池后期良好的充电以及维护,能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电解液的高度,及时对蓄电池的存电状况进行检查和补充。蓄电池维护工作比较简单,做好电解液的补充、蓄电池和极桩的清洁和蓄电池的比重控制等工作,就能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免维护蓄电池的广泛使用,蓄电池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维护。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微电网中储能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蓄电池充电电路,介绍了蓄电池充电电路的特点及控制策略。详细介绍了全钒液流电池(VRB)的工作原理,根据全钒液流电池的特性及全钒液流电池的一阶阻容模型,运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和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蓄电池恒流充电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蓄电池一阶阻容模型的DC-DC双向变换电路的建模方法,然后利用数字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的方法,设计了DC-DC双向变换电路的数字控制器。最后,基于DC-DC双向变换器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及全钒液流电池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搭建了系统的仿真电路,并搭建了2kW蓄电池充电电路的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蓄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能有效解决充电时间长的缺点,但充电功率大且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储能应用于快速充电站,可缓解电网压力,提高电网稳定性。根据传统加油站车辆进站分布,运用排队理论对充电站进行负荷建模,以满足日最大到达率确定充电机数量。将充电机量化为储能侧充电机和电网侧充电机,构建了一种充电容量配置模型。该模型以充电站设备投资成本和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配置充电机比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蓄电池一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俗称免维护电池)的广泛使用,磁饱和式和早期分立元件控制的可控硅充电机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与此同时,微机控制晶闸管充电装置技术的发展,使相控式充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文章从电气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综合性能等方面对相控整流式充电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使这一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更好的提高电力直流系统运行的整体性能。同时指出了现阶段大、中型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充电设备适宜使用此种充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