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保真音响》2011,(8):122-123
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年》是芬兰著名音乐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其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少年时代的西贝柳斯就喜欢在钢琴上构筑音乐,  相似文献   

2.
慧眼 《音响世界》2008,(4):75-75
芬兰人经常自豪地说,芬兰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出过两位世界名人,一位是九枚奥运会长跑金牌获得者努尔米,另一位就是西贝柳斯(JeanSibelius)。西贝柳斯是十九世纪著名音乐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作过七部交响乐和若干交响诗,以及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歌剧和许多小型器乐、声乐作品。西贝柳斯的许多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被称为“芬兰民族之魂”,因而获得了世界的公认。  相似文献   

3.
潘阳 《中国电子商情》2007,(11):137-137
今年是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逝世50周年。和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乃至李斯特、帕格尼尼、舒曼等作曲家相比,这位民族乐派作曲家的名气在我们乐迷心中还不算太响,究其原因,恐怕是西贝柳斯的音乐不够“好听”的缘故。作为后浪漫派的现代作曲家,他的音乐的确走出了追求旋律优美的早期浪漫主义,转向抒发内心情怀的冷静表述,减少了听觉上的愉悦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片是伯恩斯坦指挥专辑中的一卷,其主题部分是他没有来得及完成的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中的已完成部分。西贝柳斯的作品是伯恩斯坦在CBS时代就侧重的一个领域,也许这些场面开阔,气势逼人的作品特别适合于他的指挥理念,因此他尝试在1980年代以现场录制的方式重温这些作品,应该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虽然还有3部交响曲没来得及录制伯恩斯坦就去世了,但是  相似文献   

5.
《高保真音响》2012,(5):123-125
卡尔·奥古斯特·尼尔森(Carl August Nielsen,1865~1931年).丹麦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和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并称北欧民族乐派三大家。也许因为格里格和西贝柳斯过于著名,卡尔·尼尔森相对来说少为人知。2012年3月24日,丹麦指挥家托马斯·道斯加尔德携手中国爱乐乐团,走近古色古香的中山公园,在中山音乐堂上演了尼尔森专场音乐会。  相似文献   

6.
李潇 《视听技术》2008,(5):105-105
福雷的作品非常富有特色,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他善于使用细腻优美的和声。福雷的管弦乐作品数量不算多,但也像他最著名的声乐套曲一样,清新美妙的和声时时从演奏中流泻出来,使人耳目一新。这款福雷管弦乐全集是由法国指挥家米歇尔·普拉松(Michel Plassort)指挥演录的。虽然是再版,但是对于过去没有这款录音的爱乐听众来说,  相似文献   

7.
这张专辑收录了普罗科菲耶夫8部早期管弦乐和钢琴作品。音乐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俄罗斯民族的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求学时的毕业作品,当时他才21岁,可是整首作品显示了他早熟的作曲才华.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星空     
英国作曲家霍斯特(Hoist)。以写印度文学和英国民歌为题材的作品而著名。他的所有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要属行星组曲。行星组曲是一首管弦乐组曲,它的创作以行星体的占星图案为框架。结构、和声、节奏都十分完美的作品,极为悦耳动听。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  相似文献   

9.
出生于1961年托凯(Michael Torke)上世纪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是美国新生代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迄今为止,托凯已有大量作品问世(包括歌剧、舞剧、乐队作品及室内乐),并受到广泛赞誉。他的音乐被认为是“最具乐观主义精神。欢乐向上的音乐”(《留声机》杂志)。他的音乐总是充满着活跃的节奏和生动美妙的旋律。托凯更是管弦乐法大师,他的配器色彩明丽鲜艳。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张烁 《高保真音响》2012,(7):107-110
只要对西方音乐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开创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鼻祖,在他并不长的生命岁月中,为人们留下了诸多音乐杰作。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更关键的是他们其中所蕴含的作曲技法直接预示着二十世纪对于传统手法的彻底摒弃。德彪西的作品每一首都犹如花瓶般精致,细数起来数量也太多,我们这里只讨论他的管弦乐作品,因为管弦乐最能够体现出色彩的变化,这也是“印象主义”的核心。德彪西最为著名的管弦乐作品有四部,分别是《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年)、《夜曲》(1899年),《大海》(1905年)和《意象集》(1912年),下面我们分别来说。  相似文献   

11.
提起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人们大都会立刻联想到他的交响曲、管弦乐以及舞剧音乐。虽然众多的交响乐作品为普罗科菲耶夫成为世界一流作曲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实际上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也为他的声名远扬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由于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多是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上一篇关于民族乐派的作者我们议论到圣-桑斯,他是以法兰西音乐文化的卫士自命的。尤其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的刺激之下,他竟偏激到排斥德国人的作品、其实以真正的法国味而言,比才才算得上民族味醇浓而又自有其鲜明个性的伟大作曲家。  相似文献   

13.
亨德尔或许因有“神剧之父”的别称,国内的乐迷对他的了解大多限于《弥赛亚》等少数几部作品。不过也不等于说亨德尔的音乐都神圣得不吃人间烟火,他还有许多十分通俗的作品,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和《皇家焰火音乐》都是世界古典乐坛脍炙人口的经典。  相似文献   

14.
这套唱片是巴比洛里爵士多年呕心沥血的结晶,也确实代表了埃尔加管弦乐作品演绎的最高水准。 在埃尔加的管弦乐作品中,最著名的当然是《谜语变奏曲》,而巴比洛里指挥爱乐乐团于1962年灌录的这个录音得到了高度评价,巴比洛里极为完美地把握了埃尔加管弦乐作品特有的那种色彩感,淡妆浓抹总相宜,是难得的演绎,尤其是弦乐部分,美得令人心醉。  相似文献   

15.
CD藏家快评     
勃 拉姆斯的钢琴独奏作品往往被乐迷忽略。这也许是因为他那些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作品、室内乐写得太辉煌、太引人注目了,以致于让人们忘了一个浅显的事实:勃拉姆斯本人乃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的室内乐作品中绝大部分用上了钢琴(舒曼也是如此)。 收入本片的四部作品代表了他创作的早期、晚期两种典型。F小调奏鸣曲和四首叙事曲写于20岁出头,是他最早发表的作品之一。一  相似文献   

16.
<正> 作为一个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柏辽兹的作品我是有兴趣反复倾听的。喜欢听,不但因其言之有物,富于诗情画意;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因素是他那高明的管弦乐"修辞学"——配器法。自从五十多年前在老唱片上初识《罗马狂欢节序曲》与《幻想交响曲》,便深深受到他的配器艺术的感染了。作为一个钢琴爱好者,我对钢琴与管弦乐二者表现功能及其效果的同与异极感兴  相似文献   

17.
鲍衍梓 《视听技术》2006,(9):104-104
这是EMI古典“珍藏系列”(Treasures)中的一款管弦乐作品选辑。该系列为双张CD包装,上面收录的是两位俄罗斯作曲大师的作品,而且也属于最动听和流传最广的管弦乐作品。CD1是穆索尔斯基专辑,首曲为“基辅大门”,这是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10首小品中最为精彩的一曲,风格庄严肃穆,管弦色彩浓郁。此曲是根据当年基辅建造的城市大门设计图所得的灵感而作的,  相似文献   

18.
西贝柳斯(Sibelius)的作品,其基本色调以阴暗悲剧为主,常能酝酿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技巧方面则喜用长而歌唱的乐句,将延长转调成为整体一环,并且制造开端、扩散的印象,再继之以变奏和反复来强力发展,为北国音乐艺术开启了现代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大歌剧中,管弦乐队的演奏除了担任声乐的伴奏之外,也要经常演奏一些诸如序曲、前奏曲与间奏曲之类的管弦乐作品。拿索斯(NAXOS)最新出版的《无词的歌剧》收录了众多著名歌剧的序曲、间奏曲与芭蕾音乐,集中体现了歌剧中管弦乐所营造出的瑰丽色彩。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曲家查尔斯·艾夫斯(CHARLES IVES) 最受欢迎的管弦乐作品《新英格兰的三个地方》(THREE PLACES IN NEW ENGLAND)迄今为止大概已经有十来个录音版本了。艾夫斯要是地下有知他一定会感到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