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地下厂房位置的确定 白山抽水蓄能电站为地下厂房,布置在左岸山体内.在确定地下厂房布置时,主要考虑地质构造和初始应力场及输水系统的布置等因素,整体布置同主变洞、交通洞等主要附属洞室相协调,尽可能使厂房纵轴线与地质构造成较大交角.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大坝左岸山体防渗补强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祁志峰 《人民黄河》2005,27(10):68-69
为解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左岸发生较大渗漏的问题,对左岸山体采取了防渗补强工程措施。通过对灌浆前后山体各排水洞、地下厂房渗漏量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补强灌浆后帷幕阻水效果明显,当库水位约为258m时,各排水洞及厂房顶拱的渗水量减幅均有逐渐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黄河的特大型控制工程,为了满足枢纽总布置的要求,在左岸相对较单薄的山体内布置有:3条孔板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3条排沙泄洪洞、3条明流泄洪排漂排污洞、6条发电洞、3条尾水洞、1条龙溉洞和典型的三洞室布置的地下厂房,形成了小浪底枢纽洞室群的独特布置格局。小浪底枢纽地下工程规模浩大,其地下洞室的设计各具特点,孔板洞内采用多级孔板消能,排沙洞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不设刚性支护的大跨度地下厂房,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为今后高土石坝导流、泄洪、发电问题的处理开创了新路。  相似文献   

4.
《广东水利水电》2012,(1):I0002-I0003
本枢纽电站采用地下式厂房,布置于拦河坝左岸坝肩山体内,主要包括进水口、引水系统、厂房洞室、尾水洞及水轮发电机组和闸门、启闭系统等土建、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厂房洞室长123.98m,  相似文献   

5.
李立刚 《人民长江》2007,38(6):83-84
小浪底地下厂房位于左岸山体、水库立常蓄水位以下,为减少厂房的渗漏水量,布置了防渗帷幕、排水幕和周边排水洞等3道防渗排水设施,并在地下厂房周围布置了测斜管、测力计、测缝计等观测仪器。从观测结果看:排水洞渗漏呈现出沿透水岩层的层状渗漏特性和沿断层及其影响带的带状渗漏特性。经初期运用和观测分析,厂房围岩稳定,渗压计测值平稳,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相似文献   

6.
黄河小浪底枢纽3条导流洞平行排列在左岸山体中,一期工程中3条导流洞的上、中导洞已经建成,二期工程主要是扩挖成洞,混凝土衬砌、金属结构安装等。对CGIC承包商在导流洞扩挖过程中,发生数次较为严重塌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力发电》2007,33(4):I0015-I0015
龙滩工程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要由引水洞、主厂房、尾水调压井、尾水洞及其他辅助洞室等组成。整个系统纵横交错,在不到0.5km^2山体内布置了119条总长达35km的洞室群,这些洞室群以平、竖、斜的形式相互贯通。洞中有井,井中有洞,洞中有洞,宛如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其中地下主厂房内设9台单机70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建设规模与难度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临江坝基及左岸山体平面、空间有限元计算对临江水电站地下渗流控制设计提出了定量分析。据此确定了坝基防渗帷幕及排水的深度、以及左岸山体的帷幕长度、山体的减压措施。从而减少了帷幕的工程量,保持了左岸山体在水库蓄水以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     
溪洛渡电站左岸尾水洞改建工程启动10月25日下午,溪洛渡电站1号导流洞出口闸门成功下闸,标志着溪洛渡电站左岸尾水洞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根据溪洛渡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总体设计,左岸2号、3号尾水洞后半段分别与1号、2号导流洞结合布置,其结合位置分为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水力发电》2011,(6):21-21
10月25日下午,溪洛渡电站1号导流洞出口闸门成功下闸,标志着溪洛渡电站左岸尾水洞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根据溪洛渡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总体设计,左岸2号、3号尾水洞后半段分别与1号、2号导流洞结合布置,其结合位置分为渐变段和结合段。  相似文献   

11.
水工隧洞外水压力设计分析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库建成蓄水后 ,因地下水位抬高 ,对地下水工隧洞将作用较大的外水压力。文章针对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左岸泄洪系统地下洞室的外水压力分析 ,结合部分已建工程的实际经验 ,在大量结构计算的基础上 ,提出了外水压力的设计思路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万国荣 《红水河》2009,28(5):60-63,67
云南某水电站拟建坝高261.5 m,装机容量5850 MW,采用左岸地下发电系统,由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以及尾水洞等构成。在岩体结构模型概化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反演及总结了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糯扎渡水电站左岸厂房区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远  张四和 《水力发电》2005,31(5):30-32,39
糯扎渡水电站的地下厂房位于左岸,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厂房区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类别,预测洞室开挖后的应力应变情况,评价洞室群围岩稳定性,从而为洞室群的位置选定及支护形式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瀑布沟水电站左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规模庞大,总共布置约70条洞室,这些洞室在空间重叠,平竖相惯,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洞室群。主要洞室尺寸庞大,其中地下厂房和尾水隧洞是目前在建工程中最大的工程之一。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中采用的支护方法,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W24是构皮滩水电站厂区发育规模巨大的岩溶系统,其管道系统空间展布错综复杂,现已揭露该岩溶管道系统已穿越主厂房、主变压器室、调压室等大型地下洞室,这在国内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中实属罕见.本文结合构皮滩水电站W24岩溶系统的实际浅谈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对岩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龙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规模浩大,在0.5 km 2的范围内共布置有119条洞室。这些洞室在空间重叠,平竖相贯,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洞室群,且主要洞室尺寸庞大,其中地下厂房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龙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主要洞室的开挖支护方法,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戴志清  张开广 《水力发电》2005,31(10):71-73
三峡右岸上游大坝帷幕作为防止地下渗漏的一道屏障,对于三峡水库的作用极其重要,在地下电站引水隧洞开挖爆破施工过程中,保证这道屏障不出现裂缝,确保不形成渗水通道,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地下电站引水隧洞爆破开挖与三峡工程上游大坝帷幕最小距离为3.78m,爆破难度高,为此,针对不同部位,探讨了多分序、控制爆破最大单段药量、预设爆破隔震带和爆破隔震孔等多种控制措施,以确保上游大坝帷幕安全。  相似文献   

18.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3、4号导流洞进口段为薄层的大理岩化白云岩,并且存在大断层,地质条件较差。同时,由于导流洞施工具有开挖断面大、边墙高及中隔墙薄等特点,隧洞开挖过程中存在局部垮塌的隐患。在该区域选取了4个典型断面,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在既有的支护方案下对比了导流洞进口段Ⅱ、Ⅲ层先左侧后右侧及先右侧后左侧开挖方式下各典型断面的松弛深度、位移、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的分布情况,同时给出了两种开挖方式下监测点处的位移增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先左后右的开挖方案更优。同时,受断层及Ⅴ类围岩的影响,3、4号导流洞中隔墙区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应施加对穿锚索支护。现场开挖实践表明,采用先左后右的开挖方案并在3、4号导流洞中隔墙区域进行对穿锚索的加强支护保证了围岩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19.
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梯级开发中规模最大的控制性工程 ,是国家“西电东送”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总库容 6 4 5 1亿m3 ,装机 30 0 0MW ,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 2 32 5m ,枢纽属Ⅰ等工程。综合分析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及各建筑物特点 ,选定的枢纽布置为 :河床布置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身表、中孔泄洪 ,坝后水垫塘消能 ;左岸布置泄洪隧洞及导流隧洞 ,预留通航建筑物 ;右岸布置引水和地下发电厂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