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杨玉琴  申跃生 《影像技术》2002,(3):11-13,34
本文介绍了美国3M公司及柯达公司最新推出的两类调色剂,可将黑白影像胶片的色调由暖调有效地调为冷调,文章重点阐述了这两类调色剂的结构通式,制备范例,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这是两类很有前途的调色剂,有望解决医用胶片存在的暖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伊尔福多级FB暖调像纸是一种钡地可变级新型黑白像纸。与显示中性黑色调的多级IVFBFiber形成对照。这种产品有较暖的影像特征。生成的色调还以最佳的方式与像纸支持体本身的基础色调一致、尽管得到的影像色调与多级IVFBFiber在不同的专利药品中保留的色调差不多相同,而由于显影剂的选择,使多级FB暖调像纸的色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这种事实仅仅提供给予一张照片独特性质的更大可能性。可是,还可能随后使用得到深棕色调的硫调色剂或用于红棕色影像的硒浴。一张硒调色的照片,经历1秒钟金调色以后,呈现浓铜红色特征。多级FB…  相似文献   

3.
在1991年的国际照相商情博览会上,世界各胶片公司又展出了大量的新产品,分现别对胶片和相纸介绍如下: 1.胶片1.1 伊斯曼柯达公司该公司推出了Ektachrome 64X Pro-fessional彩色胶片。这是一种色彩平衡的暖调胶片,它最适合于阴天光线下和户外场所的拍摄,有135mm 36个画面和120二种规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大庆油田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调研,了解不同化学调剖剂的适应性,并通过对采油五厂采用不同调剖剂的注水井动态变化及调剖注水井连通采油井的产量变化分析,提高了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对改善开发效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储层非均质性日益严重,注水井调剖成为主要挖潜的手段,其效果受地质、开发状况及工艺三大因素影响比较明显。通过对这三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储层的渗透率的变异系数在0.6-0.7之间,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以及含水率较高时,选择合适的调剖剂、施工压力及注入速度和剂量,会获得较好的调剖效果。对后续调剖的选井选层、调剖剂的选择,注入压力、剂量和速度的确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大庆油田某聚驱区块开发状况入手,结合体膨颗粒调剖剂在调剖应用所取得效果,评价调剖剂的性能、特点及调剖剂与油层适应性。从而为其它同类区块调剖措施的优选提供了借鉴,对聚驱的有效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以后,层间矛盾变得异常复杂,由于受油层物性、单井注水层段个数,隔层条件、套损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细分调整已经不能解决高低含水相间分布的复杂状况,而作为细分技术有力完善和补充的化学浅调剖技术可有效扩大波及体积,解决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为此,本文通过对XX开发区近几年注入凝胶类调剖剂的94口浅调剖井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影响调剖效果的各种因素,为油田开发调剖选井、选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田在生产的后期,如采用注水增产的技术就会遇到一定的欠注情况。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注水本身的水质影响;其二是调剖剂的选择;其三是增注技术的合理采用。这三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一些新技术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其主要的改进目标就是调整注水的水质,合理配伍增注调剖剂,选用适当的工艺来增注。  相似文献   

9.
乐进和  王琦 《照相机》2007,(12):64-65
黑白照片调色是将黑白照片甚至彩色照片调成单色照片。从而得到各式赏心悦目、清新高雅的单色调风格的艺术照片。常见各式风格的调色照片有:具有怀旧色彩的棕色调;具有淡雅高贵的蓝色调;具有热烈刺激的红色调等等。但是,要用Photoshop软件调出满意的单色调照片需要经过[去色],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对黑白照片进行复杂的偏色调试和反差调整(在调色过程中还需运用色彩三原色和三补色原理等),才能得到希望得到的调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含水上升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油田的高产、稳产,而注水井调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方法之一。本文对调剖水井的选择和调剖剂的选择进行简单介绍,对海一管理区CB11E-4水井调剖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对后续注水井调剖施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市场对黑白相纸的品质规格要求与国内迥然不同,国际流行的是冷色调、小规格,要求相纸的底色白,色调要蓝黑,而国内盛行暖色调、大规格。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在改进硫酸钡涂料和照相乳剂的色调和白度方面的工艺开发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影像的柔化     
影像的柔化可使人像变得更漂亮,使人像的脸面皱纹减轻甚至消失,皮肤变得光滑滋润,因而显得年轻、亮丽。对于风景图像,有时也需要获得较柔和的影调,使图像的层次更为丰富多彩。影像的柔化有多种方法如:拍摄时采用柔焦镜头或柔光镜,后期加工时进行加柔措施等等。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介绍和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13.
首先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普通话学习者声调学习的情况,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两种不同水平(高级水平和初级水平)学习者的声调感知进行声学分析并对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语调掌握状况展开探讨。考察了20名不同水平学习者对普通话声调学习的感知情况。按学习者对汉语9个单元音的4个声调感知和12个复合元音的4个声调的单字调辨认,以及阳平-上声的区分实验数据,统计学习者的辨认准确率、各调类的偏误率和反应时间,最后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从统计的角度进行了辨认准确率和反应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分别对声调感知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的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沈凌洁  王蔚 《声学技术》2018,37(2):167-174
提出一种基于韵律特征(基频、时长)和梅尔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特征的融合特征进行短语音汉语声调识别的方法,旨在利用两种特征的优势提高短语音汉语声调识别率。该融合特征包括7个根据不同模型得到的韵律特征和统计参数以及4个从每个音段的梅尔倒谱系数计算得来的对数化后验概率,使用高斯混合模型表示4个声调的倒谱特征的分布。实验分两步:第一步,将基于韵律特征和倒谱特征的分类器在决策阶段混合起来进行声调分类,分别赋予两个分类器权重,计算倒谱特征和韵律特征在声调分类任务中的权重;第二步,将基于字的韵律特征和基于帧的倒谱特征结合起来生成融合特征的超向量,使用融合特征进行汉语声调识别,根据准确率、未加权平均召回率(Unweigted Average Recall,UAR)和科恩卡帕(Cohen’s Kappa)系数3个指标,比较并评估5种分类器(两种设置的高斯混合模型,后向传播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分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倒谱特征方法能够提高汉语声调的识别率,该特征在总体分类任务中的权重为0.11;(2)基于融合特征的深度学习(CNN)方法对声调的识别率最高,为87.6%,与高斯混合模型的基线系统相比,提高了5.87%。该研究证明了倒谱特征法能够提供与韵律特征法互补的信息,从而提高短语音汉语声调识别率;同时,该方法可以运用到韵律检测和副语言信息检测等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索和线画匹配的阶调再现。方法采用明暗描画的非真实感渲染方法将阶调再现这个反映输入明暗和打印出图像的浓度关系的画质因素导入到面积变调的线画中。结果建立了一套自动绘制线画的系统,并发现了和线画匹配的阶调再现。结论可以看出要表现深层的感受,即使是灰度值数值段很少的明暗阶调,选择合适的阶调再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探讨与研究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被试者对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的偏侧优势。选取40个常用的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作为实验材料,在合适的反应时间和信噪比下采用双耳分听范式进行声调辨别听觉感知实验。实验要求被试者从同时、分别播放到左右耳的不同声调中选出一个最清楚听到的声调,而不考虑所选的声调来自左耳还是右耳。30位听力正常的右利手被试者参与了此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设定的双耳分听实验条件下,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被试者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右耳(大脑左半球)优势,且对四个声调的感知具有相同的偏侧优势;左、右耳对四个声调间感知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且对3声的感知显著较其余声调差。  相似文献   

17.
将噪声消除系统应用在手机的下行链路时,在消除环境背景噪声的同时,发现下行信号音失真。这是因为噪声消除系统中的VAD(Voice Activity Detection)算法对功率剧烈变化的信号音敏感造成的。经过详细研究信号音的时频特性,以及网络传输的误差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下行噪声抑制系统的信号音检测算法,这种算法利用每帧信号的频域功率变化和时域信号周期变化来检测信号音,经过理论评估和实际验证,该算法在不影响噪声消除系统的功能前提下,能准确地检测出信号音,从而避免了失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卢竑  关英伟 《声学技术》2008,27(6):867-872
北流白话与博白白话、玉林白话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为填补北流白话研究的空白,丰富方言学和声学语音学研究的内容,特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借助实验手段对北流六麻白话单字调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声学实验数据和五度标调法确定该方言九个调类的调值,发现该方言的调型和调类也与北流市区的白话不同,从声学特征的角度对此逐一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阐述说明。与北流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相比,该方言的声调呈现出“过渡”特征,即向广州话靠拢,这可以从地理位置上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顾明亮  夏玉果  杨亦鸣 《声学技术》2007,26(6):1186-1190
提出了一种支持矢量机的汉语声调识别新方法。论文首先在基频和对数能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合于支持矢量机分类的等维声调特征。然后对支持矢量机的多分类策略和不同核函数对声调识别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与BP神经网络相比,支持矢量机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强的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