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氧化的机理,阐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以及饮用水净化和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对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由于TiO2化学性质稳定,难溶,无毒,成本低,催化效率高,因此光催化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物、微污染水等处理中相对于其他传统水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水处理技术,对太阳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光催化氧化将成为新型有效的水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钛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水处理技术;由于它能广泛地利用天然能源--太阳能,且对多种有机物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已成为光化学领域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TiO2光催化氧化机理、高活性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TiO2担载及该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光催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概况,以及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说明了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及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介绍了几种TiO2光催化材料的应用研究,以及近年来关于光催化研究的部分成果.最后,指出了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了TiO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概况与应用进展,通过实验详细分析了影响TiO2光催化氧化的因素.文中探讨了TiO2膜的固定化技术及载体的选择,对TiO2光催化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高级氧化工艺的原理,介绍了以H2O2、O3和TiO2为基础的几种典型高级氧化工艺及其发展趋势,指出高级氧化技术对于水中某些难降解持久性有机物的处理十分有效,可望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TiO2光催化氧化固定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介了TiO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概况与应用进展,通过实验详细分析了影响TiO2光催化氧化的因素.文中探讨了TiO2膜的固定化技术及载体的选择,对TiO2光催化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氧化可高效去除水中痕量的难降解有机物,无二次污染,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水中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分析了光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详细论述了光催化氧化去除各种EDCs和PPCPs的处理效果与研究进展,讨论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催化剂、光能利用率以及光反应器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级氧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级氧化技术比其它常见的氧化剂(F2除外)具有更高的氧化能力,使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被氧化而得到降解,对水中高稳定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尤为有效.介绍了包括Fenton法、O3氧化法、湿式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纳米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催化降解法及超声降解法等高级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以及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讨论了今后TiO2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0.
掺铁二氧化钛为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汽油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铁TiO2催化剂薄膜,并用其光催化处理汽油废气,考察了不同掺铁比的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汽油气的效果,确定TiO2最佳掺铁比为wFe为0.166,探讨了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相对温度对汽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度对光催化降解汽油气影响大反应体系中最佳相对湿度为30%,对光催化氧化降解汽油气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并对汽油气降解的组分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并以TiO2和镁盐溶液为前驱物用氨气鼓泡法制得了TiO2/Mg(OH)2复合材料.利用氢氧化镁在水溶液中较强的吸附能力和TiO2对有机物的催化降解作用,研究TiO2/Mg(OH)2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水中的甲基橙暗反应吸附规律和光反应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Ti02/Mg(OH)2加入量为1g·L^-1。时,在可见光下照射180min后,对有机污水中含20mg·L^-1的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8.00%,同时在同等条件下选用国家标准(30mg·L^-1亚甲基蓝溶液)作为参照时,降解率可达99.20%.TiO2/Mg(OH)2复合材料对污水中甲基橙的催化降解反应较好地符合Langmuir动力学模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物模板法-脱脂棉为模板,于不同温度烧结得二氧化钛(TiO2)中空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研究得出550℃高温下烧结的TiO2中空纤维光催化性能最佳,以浓度为10mg/L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在pH值为2,TiO2中空纤维浓度为2.5g/L,紫外灯照射180min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二次降解率可达77%以上。在此最优实验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型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二级处理装置,第一级装置采用TiO2中空纤维作为催化剂,第二级装置采用活性炭和TiO2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实验测试结果较好,极具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低浓度富马酸废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中Box-Behnken进行实验设计,以废水初始浓度、pH值、催化剂投入量及光照时间作为变量,以废水的降解率作为响应量,研究不同变量对富马酸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对富马酸废水具有很好的降解效率,光催化降解富马酸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二次多项式的拟合优化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废水pH值的交互作用显著。优化出的降解低浓度富马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废水初始浓度为68.76 mg/L时,催化剂投加量为0.06 g,pH值为5.01,反应时间为48.67 min,在该操作条件下降解效率可以达到97.41%。  相似文献   

14.
固定态TiO2薄膜制备及光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TAi钛合金为原料,在不同的成膜电压及电流密度下,用阳极氧化法在基体表面原位生长TiO2薄膜,应用于光催化氧化及光电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降解水中的罗丹明B,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的粒径、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成膜电压为160V,电流密度为160mA/cm^2时,薄膜中二氧化钛晶型以锐钛矿型为主,粒径45~50nm;在光催化氧化水中罗丹明B的实验中,90min去除率达到93.5%,该薄膜表现了很好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外加一定的偏压,在降解的最初60min时,外加偏压0.6V比未加偏压(OV)的薄膜电极罗丹明B的去除率提高了33.4%,表明外加偏压可以提高光催化氧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验O3对光催化氧化苯酚效率提高能力,采用试验与数学模型联合方法量化O3的贡献.以球形活性炭(AC)作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作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TiO2-AC).原始活性炭与催化剂对苯酚的等温吸附研究表明,两种颗粒的吸附是可逆的,并且在稀溶液条件下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流化床中分别采用O3、UV/O3、UV/O3/AC、TiO2-AC/UV/O2和TiO2-AC/UV/O3等5种工艺对苯酚的氧化效率进行了对比,发现液相臭氧氧化、多相臭氧氧化与多相光催化的综合作用导致光催化臭氧氧化效率比光臭氧氧化高34.5%.建立了流化床中多相光臭氧氧化与多相光催化臭氧氧化苯酚动力学模型.模型结果表明,溶液中臭氧质量浓度为0.02mg/L时,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苯酚速度提高了14.8倍,在光催化氧化有机物过程中,臭氧比氧更适合作为电子的捕获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处理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多相光催化是去除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技术.TiO2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无害、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之一.然而,TiO2在水溶液中容易团聚,回收困难,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别应用TiO2光催化氧化和Photo—Fenton氧化两种高级氧化技术降解环境新型污染物——人工甜味剂糖精钠(SaccharinSodium,SAC)。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糖精钠浓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降解糖精钠,TiO2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并得出该体系最佳条件:500W汞灯、0.04gTiO2和DH=7。Photo.Fenton体系降解速率受糖精钠的初始浓度、H2O2浓度和Fe2+浓度配比的影响,体系的最佳浓度配比为:CSAC:CH202:CF,e2+=5:60:1;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逐渐降低,最终降至92%左右,说明降解过程中有机物被矿化或被转化为C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