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建章  赵鹏  王威强 《化工进展》2012,31(9):1914-1918,1935
传统超临界萃取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萃取筐占据筒体容积,造成萃取釜空间利用率降低;萃取筐与筒体内壁存在间隙,造成传质、传热效果不良。本文对萃取釜进行结构改造,采用双封头结构,封头上设置筛网,采用径向进气方式。利用ANSYS Workbench及FLUENT软件,模拟了改进结构在空载和装料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场和流场,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场和流场。比较结果说明,改进后的萃取釜结构不仅提高了萃取釜的空间利用率,而且改善了萃取釜的温度场均匀性,萃取釜的流场均匀性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婧 《聚氯乙烯》2012,40(3):31-34
介绍了国内外PVC聚合釜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传统PVC聚合釜与全流通PVC聚合釜的结构特性、生产强度及防粘釜技术等。指出大型聚合釜的正常运转是以很高的控制水平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清洗聚合釜的情况,根据聚合釜的结构特点设计出适宜清洗聚合釜的设备,三维旋转喷头定位机构和三维旋转喷头配合使用,保证了高压水射流可覆盖聚合釜的任何部位,使聚合釜的清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国内PVC大型聚合釜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聚合釜技术发展的历程和动态,指出采用70m^3聚合釜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新建或扩产的首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聚合釜结构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和提高聚合釜生产能力的途径,并总结了国产70m^3聚合釜生产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LF30-Ⅱ型PVC聚合釜冷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了LF30-Ⅱ型PVC聚合釜搅拌器结构尺寸的改进方案。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F30-Ⅱ型PVC聚合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聚合釜的产能,可使单釜PVC生产能力达到10 000 t/a以上。  相似文献   

6.
王廷英 《河北化工》2010,33(5):30-31,33
阐述了PVC聚合工艺、设备及聚合釜结构形式等的,对悬浮法PVC生产中聚合釜的粘釜、结垢原因及清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气液两相搅拌釜桨叶对釜内流动结构及气液混合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直叶片和推进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软件对搅拌釜流场进行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基于SST-DDES湍流模型及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搅拌釜内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计算,获得两种桨叶下搅拌釜内部涡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并分析搅拌釜内瞬态气相分布和瞬时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叶片旋转而产生的涡有撕裂、合并、衰减和耗散的演化过程;直叶片相较于推进叶片,其涡耗散速度较快,涡产生到消失的周期较短;由于叶片结构不同,主流的运动方向也随之改变,直叶片沿径向分布,推进叶片沿轴向分布。前者在釜内形成上下两层循环区,不利于气相扩散。后者在釜内形成一个大循环区,加剧釜内流动循环,造成后者的气相扩散能力大于前者。比较两者T0.95分布,推进叶片要小于直叶片,推进叶片搅拌釜T0.95近似为直叶片搅拌釜T0.95的50%。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30 m3预聚合釜的开发及结构特点,此设备采用迷宫密封及双端面机械密封两种密封形式,釜体夹套采用螺旋半管式夹套,釜顶设有釜顶冷凝器。该设备已于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9.
热虹吸式重沸器循环回路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热虹吸式重沸器循环回路设计,包括热虹吸式重沸器的分类及特点、塔釜结构型式、塔釜液位确定、塔釜至重沸器的降液管及重沸器至塔釜的升气管尺寸计算等。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国内引进的本体法PVC 30 m~3预聚釜和50 m~3聚合釜的结构和特性。介绍了国产本体法PVC 42 m~3预聚釜和70 m~3聚合釜的放大研制过程及技术特点,指出该型釜在应用几何相似原则进行尺寸放大的同时须匹配提升聚合釜传热能力。国产本体法PVC 42 m~3预聚釜和70 m~3聚合釜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聚合釜的技术水平,将对我国PVC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