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针对TH-PPM UWB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信道缩短的UWB稀疏信道盲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信道缩短,有效地克服了信道过长给估计精度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UWB信道的稀疏簇特性,避免了无谓的零值抽头估计,改善了该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信道长度大于符号长度时,该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
CSIT对无线MIMO网络自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道状态信息的存在可以使通信系统对信道获得自适应性,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为高可靠性高速率的通信提供了保障.在接收端获得CSI通常是现实可行的,而发射端CSI的获得则需满足一定条件.容量是衡量信道传输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自由度是表征容量线性增长能力的主要因子.因此CSIT的存在或是缺失会对MIMO网络的容量及自由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了CSIT对MIMO网络自由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广播信道、干扰信道以及X信道,将有/无CSIT情况下获得的DoF及其区域进行分情况比较,分析得出大部分情况下CSIT的存在能够增加网络的DoF,有CSIT时MIMO XC的自由度区域以及多网络并存时的DoF及其区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隐蔽信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隐蔽信道是指允许进程以危害系统安全策略的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信道,是对安全信息系统的重要威胁,并普遍存在于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系统中.国内外的安全标准都要求对高等级的安全信息系统进行隐蔽信道分析.首先分析隐蔽信道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技术组成及分类,然后从信道识别、度量、消除、限制、审计和检测几个技术层面综述隐蔽信道研究中经典的技术和方法,系统地总结隐蔽信道领域3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对近年来隐蔽信道度量和处置新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试图为该研究方向勾画出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概貌,为隐蔽信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信道分配技术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一个好的信道分配算法可以在特定的服务等级下(包括链路质量,新呼叫阻塞概率,切换失败概率)产生很高的频谱利用率。本文注重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现有的信道分配技术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劣。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至今信道分配技术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一个好的信道分配算法可以在特定的服务等级下(包括链路质量,新呼叫阻塞概率,切换失败概率)产生很高的频谱利用率。本文注重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现有的信道分配技术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劣。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拓扑无关的按需分配多信道自组网MAC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节点具有多个可用信通的自组网,提出了一种与拓扑无关的多信道MAC接入协议,协议采用按需预约的方式进行动态的信道分配,通过携带在信道预约消息中的节点邻居状态信息实现节点信道状态的更新。该协议所需信道数与网络的拓扑和度无关,克服了拓朴相关的多信道MAC协议不适用于节点密集的应用场合的问题。在协议开销增加很小的情况下,每个节点只需要一部半双工收发信机就能够实现在多个信道上高效的数据收发,不需要节点间的时钟同步,极大地降低了对网络节点设备的硬件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网络总吞吐量、端到端时延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Anderson于1996年研究发现了ELGamal签名中的一类结合宽带和窄带信道优点的阈下信道,称为牛顿信道.该文在考虑签名安全性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了牛顿信道的带宽,主要是签名作用子群与牛顿信道带宽的关系。文章的后面给出了DSA中一个带宽不太大,实用性强,计算复杂度小的牛顿信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Ad Hoc无线网络多信道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CA中,所有移动节点在一个预留的公共控制信道上传送控制信息,即使控制信道空闲也不能在其上进行数据传输。针对DCA这种信道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利用空闲控制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CA可以增加网络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无线网状网络的链路容量,提出一种在网络中配置节点多射频多信道的混合信道分配算法.通过配置默认信道并优化默认信道的使用,该算法基于启发式信道分配策略来减小链路干扰提升链路容量.基于网络物理拓扑,该算法生成简化的网络逻辑拓扑,使得信道分配方案能够结合路由优化网络性能.对信道分配的动态调整,确保了网络容量的实时优化.仿真结果显示,本信道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0.
超宽带室内修正S—V信道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道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介绍了超宽带室内无线通信信道模型,给出了泊松过程模型、△-K模型、S-V模型以及IEEE802.15.3a模型等典型UWB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特征,针对室内信道多径分量的成簇到达特性提出了修正的S-V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反应UWB信道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严彬  石振华  郑亮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3):208-210,216
根据接入信道承载的数据类型,提出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信道的设计要求。通过对WCDMA和CDMA2000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的分析,比较了两种系统所使用接入技术的优劣。还给出了接入信道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基于该仿真程序,可以得到两种接入信道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WCDMA的接入性能要优于CDMA2000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隐蔽信道可以在不违反系统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进行信息泄露,该文解释了网络隐蔽信道的概念,介绍了网络隐蔽信道的分类和一般工作原理。然后,针对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隐蔽通道,并对各种隐蔽通道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检测和阻断网络隐蔽信道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陶松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22):5198-5200,5203
隐蔽信道可以在不违反系统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进行信息泄露,该文解释了网络隐蔽信道的概念,介绍了网络隐蔽信道的分类和一般工作原理。然后,针对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隐蔽通道,并对各种隐蔽通道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检测和阻断网络隐蔽信道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邓洪  龙昭华  杨令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4):130-132
介绍一种基于多信道Ad Hoc网络的思想来实现无线分布式传感/控制网络(WDSCN)。网络节点硬件主要使用UBICOM公司的IP2022作为MCU、Nordic公司的nRF905作为射频芯片。软件以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制,采用多层次结构设计。由于采用多信道的具有自动跳频功能的Ad Hoc网络,该WDSCN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信道重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按需固定信道分配机制和路由的协议(CA-AODV-R)。该协议将信道分配放到路由层进行,通过在路由发现时的RREQ和RREP中携带信道信息来分配固定信道,避免了MAC层动态信道分配协议(如DCA等)需要频繁地调用信道分配算法的问题。CA-AODV-R使用的固定信道分配算法为把数据信道按编号从小到大排列后按每3个划分为一个小组,同一条路由发现路径上的后继节点分配固定信道时优先在其前驱节点的固定信道所在小组内选择空闲信道。仿真结果表明,CA-AODV-R协议相对于单信道AODV能够大幅度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分组投递率并降低网络的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线电波传播基本原理,结合UWB系统的特点,利用时域射线追踪的方法分析了室内传播信道的特点。利用时域方法克服了频域方法所带来的复杂性问题,得出了室内传播信道的主要参数如时延扩展等,对UWB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亮  何羚  唐博 《自动化信息》2012,(6):31-33,47
信道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现有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SP+FPGA平台的信道模拟技术。将复杂的信道模型算法置于计算功能强大的DSP中来实现;利用FPGA控制时序和DDR存储;通过AD9952提供FPGA工作时钟,同时控制输出信号读取时钟;由AD9777完成输出信号的数模转换。模拟了瑞利(Rayleigh)、莱斯(Ricean)N种信道。  相似文献   

18.
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多径衰落信道到达接收天线,本文在算法仿真中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simulink仿真模型能够直观的模拟无线传播过程中的多经衰落环境,利用该模型,可模拟四种运动模式加性噪声、包含多径延时、瑞利衰落、多普勒频移及路径损耗。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了MIMO-OFDM系统中的频域信道估计和跟踪算法.在分析比较了现有频域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频域信道估计和跟踪方案.该方案利用基于正交训练符号的算法求得初始信道估计值,利用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的联合迭代算法来跟踪随时间变化的信道参数.在典型的室内传输环境下对三种频域信道估计和跟踪方案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在较低的迭代次数下就可以带来明显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20.
文献[7]给出了一个三者之间利用四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单粒子量子态的量子信息分离的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了经典噪声信道对这个量子信息分离方案的影响。通过利用二元对称信道以及二元删除信道,得到了信息分离成功概率与经典信道噪声系数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研究了量子噪声信道对此方案的影响。在振幅阻尼信道或者去极化信道上进行量子信息分离的过程中,量子纠缠信道将会发生退相干,从而导致量子信息分离质量的下降。文中给出了量子信息分离保真度与噪声系数以及所传送量子态系数之间的关系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