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阵列感应(HDIL)不同探测深度的测量值可以反映储层流体的径向展布趋势.将HDIL资料与其他常规测井资料进行结合,分别从利用阵列感应曲线的径向变化趋势和直接应用一维反演后电阻率2个方面建立了HDIL解释图版,分析认为应在充分考虑资料对储层地质情况反映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解释图版,才会在生产中具备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井洞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洞影响是井径变化致使阵列感应测井响应曲线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在建立井洞影响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数值计算分析了井洞径向深度、纵向宽度、井眼泥浆电导率和地层电导率变化对阵列感应测井各子阵列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井洞影响在子阵列1和2的曲线上显示为假层存在;其他子阵列会出现凸或凹尖峰异常,在高电阻率地层出现负值;数据合成处理异常,深探测深度曲线分辨率高于浅探测深度;低泥浆电导率与地层电导率差别大,井洞影响严重;当地层电导率较低时,井洞的负影响会使响应出现负值异常,致使后续处理出错;随着井眼半径的增大,短子阵列表现为假层,较长子阵列的异常明显.通过几何因子解释了井洞影响导致曲线异常的原因.实际测井曲线的井洞影响实例验证了井洞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与常规双感应比较,具有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较深、能解释复杂侵入剖面的优势。一次测井可获取3种纵向分辨率、6种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井曲线,运用反演技术,可得到较准确的地层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及泥浆侵入深度和电阻率侵入剖面。文中介绍了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的测井原理、解释方法,并与常规双感应电阻率测井进行了对比。现场应用表明,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既适用于低阻地层,又适用于中高阻地层,提高了电阻率测井评价储层的准确性,在薄层识别、划分渗透层、描述地层电阻率及侵入剖面径向变化、识别油水层等方面体现了常规感应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刘曙光 《海洋石油》2007,27(4):82-86
目标区块受客观因素影响,油、水层电阻率差异小,常规电阻率法识别储层流体比较困难。泥浆侵入条件下,油、水层不同径向深度处电阻率变化所受的影响因素不同,以阿尔奇公式为基础,利用阵列感应测井资料,确定纯水层中水的径向电阻率,计算其它地层中不同径向深度的含水饱和度系数,直观反映地层流体含量的变化,正确识别储层流体。  相似文献   

5.
阵列感应数据处理解释软件是测井解释人员利用阵列感应数据进行解释评价的重要工具。应用Visual C~(++) 2005开发出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不但实现标准的处理和显示功能,而且增加了特殊处理、正演模拟、径向响应特征显示和动态响应分析。动态响应分析时间推移数值模拟将阵列感应多探测深度曲线与地层岩性、物性、水性、含油性和测井时的井眼状态结合起来,给出径向电阻率动态分布和测井动态响应,有益于提高解释符合率。软件用户界面友好、实现图形显示与测井解释人员判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应用阵列感应资料对复杂侵入现象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钻井液的侵入会使地层流体分布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法测井响应的影响困扰着解释。由于阵列感应资料可以提供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趋势,该文针对同一口井同一类液体性质储层的阵列感应测井(HDIL)资料所呈现的完全相反曲线数值排序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油层中低阻环带的存在,为进一步建立油水层的识别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安地区低阻储层深侧向与深感应差异现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复杂的微孔隙系统导致其具有很高的束缚水饱和度,加上较高的地层水矿化度,使得渗透层段的电阻率值相对较低,甚至小于相邻泥岩层段电阻率。为较好地判别广安地区低阻储层的流体性质,部分重点井同时测有双侧向和阵列感应两组电阻率曲线。对于相同的介质而言,感应测井仪的响应值应该与侧向测井测到的电阻率值相同,但广安地区须家河组实际测井资料却表明电测曲线在该地区部分井的低阻储层段表现为深感应与深侧向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从双侧向测井和阵列感应测井的测量原理出发,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低阻储层深侧向与深感应测井值存在差异主要是两种测井方法的测量原理不同和适用条件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李潮流  武宏亮  李霞  胡法龙  田瀚  黄玉越  袁超 《石油学报》2022,43(10):1439-1449
阵列感应测井的原始信号经软件聚焦算法处理后可提供多种分辨率、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信息,这使得阵列感应测井成为复杂油气层测井评价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在深层致密储层和非常规储层等电各向异性储层中采用斜井进行钻探时,由于传统软件聚焦算法没有考虑地层倾斜及其电各向异性的影响,常规阵列感应测井输出结果的适用性受到极大挑战,其电阻率曲线常出现钻井液假侵入、曲线乱序等异常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未聚焦的原始电阻率为约束,在已知仪器与地层相对夹角和目的层电各向异性系数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层状地层模型,结合仪器的正演算法模拟电阻率响应特征并与实测电阻率曲线进行误差比较,不断修改模型以进行迭代循环计算,从而得到等效的水平电阻率和垂直电阻率阵列感应测井曲线。该方法有效地剔除了地层倾角及其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且进一步通过分辨率匹配处理可获得具有给定分辨率、能完全保留钻井液侵入特征的地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阵列感应电阻率曲线,显著提高了复杂储层的电阻率测量精度和测井解释符合率。相关算法得到了理论模型和多口实际测井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在储集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HDIL)测井技术克服了常规电阻率测井纵向分辨率低、探测深度较浅和不能解释复杂侵入剖面及划分渗透层能力较差等缺点,采用多频率阵列测量和软件数字聚焦等技术并经过趋肤影响、井眼、井斜影响等环境校正后,得到3种纵向分辨率、6种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井曲线;时运用一维、二维反演技术准确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及侵入深度,从而对侵入剖面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重点介绍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在大港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泥浆侵入地层双感应测井曲线正负差异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泥浆侵入地层径向电阻率发生不同的变化造成以电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困难.依据油水两相渗流理论、水的对流方程,结合电测井理论,进行泥浆侵入地层的双感应测井响应特性分析.研究表明,泥浆侵入地层的径向电阻率分布较为复杂,深中感应曲线的正、负差异不仅与储层含油性有关,同时受到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气饱和度等因素影响.油层减阻侵入是有条件的,当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气饱和度较高时,油层可表现为增阻侵入.不能简单根据深浅电阻率曲线幅度的差异性直接判断油气、水层,必须结合该研究区块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性质、地层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泥浆侵入地层中高分辨率感应测井响应特征的正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仵杰  冯娟  解茜草  李博博  赵玲  牒勇 《测井技术》2009,33(3):212-217
高分辨率感应测井通过不同探测深度曲线的分离程度分析泥浆侵入状况和地层的渗透性.采用三层有侵正演模型数值模拟了阶跃和渐变侵入地层中高分辨率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阶跃侵入地层中,侵入带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比值小于0.5时,6条不同探测深度曲线呈正序关系,读数从低到高;比值大于2.0时,探测深度由浅到深,曲线呈反序关系;比值为0.5~2.0范围时,浅侵入,曲线出现乱序,只有深侵入曲线才有合理的正序或反序关系.渐变侵入地层中,侵入带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比值为0.5~2.0范围时,过渡带变化对读数影响很小,比值大于2.0或小于0.5,过渡带对10 in(非法定计量单位,1 ft=12 in=0.304 8 m,下同)和20 in探测深度曲线影响最大,对90 in和120 in曲线影响很小.以上结论可应用于实际测井中高分辨率感应测井曲线分离的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泥浆侵入和地层各向异性都会造成阵列侧向测井不同探测深度曲线的分离,而曲线分离是地层参数反演的关键。为此,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泥浆侵入条件下各向异性地层的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各向异性、泥浆侵入、井斜、围岩等因素对测井曲线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井条件下阵列侧向测井响应曲线主要受地层层理方向电阻率的影响;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大,垂向电阻率的贡献增大;对于无限厚各向异性地层,RLA1~RLA5曲线间在低角度情况下呈负差异,高角度时呈正差异,翻转角约为60°。②在一般情况下,泥浆侵入对阵列侧向测井曲线分离的影响大于各向异性。③对于泥浆侵入各向异性储层,不同探测深度曲线间的差异特征杂乱,不能单纯利用曲线差异识别油、水层。④层状泥浆侵入各向同性地层,随着井斜角的增加,受低阻围岩的影响,曲线分离程度减小;当侵入深度不大(0.1~0.4m)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曲线分离程度增大。研究成果对阵列侧向测井资料处理及储层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江  陈晓雷  姜萍 《测井技术》2009,33(3):266-269
调开井测井系列条件下,注水开发油田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不仅是水淹层评价十分重要的基础参数,也是制约水淹层评价的"瓶颈".提出了样本母体分类方法,将来自不同母体的样本更好地划归到各自母体下,满足回归分析对样本的正态属性要求.在有效分类基础上,以自然电位测井为主,其他测井方法为辅,分类确定静自然电位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进而根据地层水电阻率与静自然电佗理论关系求得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具有井孔流体或井温测井的条件下,该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应用效果,为准确计算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定性划分水淹层提供必要参数.给出的样本分类方法对各种领域多元参数回归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油田三区砾岩油藏水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淹模式的系统总结是油藏水淹层快速识别和水淹级别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关键。以克拉玛依油田三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淹储层地球物理响应变化特征,依据区域测井资料研究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和测井响应特征,归纳出克下组砾岩油藏的5种水淹模式。利用电阻率径向幅度差确定水淹级别的模式有2种,结合2种水淹模式和试油结论制作砾岩油藏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电性图版。砾岩油藏岩性复杂多变和非均质性严重,储层绝对电阻率对水淹级别不是很敏感,深中电阻率的差值可以有效判断水淹级别。基于储层沉积韵律和电性曲线判断水淹部位和水淹强度的模式有2种。沉积环境的变化导致储层纵向上物性和渗流性存在差异,注入水对储层流体的驱替就有选择性,水淹部位和水淹强度也会不同。依据自然电位基线偏移识别水淹部位的模式有1种,不同的泥岩基线偏移代表着储层不同部位的水淹情况。5种水淹模式的综合应用提高了三区砾岩油藏水淹层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微柱型聚焦测井仪能够提供3条不同探测深度的原始测量曲线R_(B0)、R_(B1)、R_(B2),可以反映冲洗带电阻率、泥饼电阻率以及泥饼厚度。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三维非均匀介质模型下微柱型聚焦测井仪进行建模分析,将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转换为求取泛函极值问题。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微柱型聚焦测井仪的探测深度与探测范围,不同泥饼厚度、不同冲洗带与泥饼电阻率对比度下的测井响应。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对微柱型聚焦测井仪测量数据进行反演处理,得到冲洗带电阻率、泥饼电阻率以及泥饼厚度,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微电位、微梯度曲线。实际资料处理证明该理论与方法可应用于测井资料处理,可对薄层以及油水层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准噶尔盆地低渗透砂砾岩油层岩心出筒在不同时间段油气外渗情况及成像极板附油的现象,分析认为油气在井壁附近富集形成了一层油环,导致油层段出现异常侵入。在油层异常侵入情况下基于有限元素法开展了正演仿真程序模拟,在目的层由于井壁附近油气富集区的存在,导致仪器测量响应曲线出现增阻现象,这与实际测量响应情况一致。当油气富集区厚度达到某个临界值才会形成异常侵入,不同的地层模型下,该富集区厚度的临界值不同。基于储层中不同流体双侧向测井深浅电阻率侵入特征,提出了采用电阻率异常侵入特征定性识别储层中的流体性质,该成果应用于油田勘探评价提高了对油水层的识别能力,测井解释符合率从48%提高到83%,为低渗透储层中的流体定性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阿根廷EH油田目的层段为泥质砂岩储层,泥质的分布形式为分散泥质。研究区内绝大多数井所采用的测井系列仅有自然电位、冲洗带电阻率和深感应电阻率3条曲线,缺乏孔隙度测井系列,应用传统技术手段只能实现测井资料的定性评价,有限的测井资料给孔隙度等储层参数的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采用交会图技术优选出自然电位曲线和埋藏深度作为孔隙度的敏感曲线,提出利用校正自然电位计算的泥质含量和埋藏深度定量计算孔隙度的新方法,通过声波时差孔隙度和阿尔奇公式反演的孔隙度检验,证明了该泥质砂岩储层计算孔隙度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综合测井资料有限,在砾岩储层精细描述中,利用标准测井资料分析计算了砾岩储层物性的参数变化,利用标准测井视电阻率和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储层岩性图版及电性标准,利用孔隙度分析资料和综合测井资料标定了标准测井自然电位减小系数及视电阻率值刻度,建立了区块标准测井储层评价及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分析模型。而且标准测井分析模型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在储层描述工作允许范围内,从而解决了在缺乏综合测井资料时无法进行储层精细描述及参数标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凌云 《国外测井技术》2007,22(1):31-33,38
百色盆地浅层气是一重要的勘探目标,该地区部分气层因泥质含量较高电阻率较低,且中子密度孔隙度差异小,部分水层因地层水电阻率较大,造成储层电阻率较高,给流体性质的判别带来很多困难,测井解释常出现失误,以往的测井解释方法也不适用,判别符合率较低。针对储集层岩性和电性,选用不同的交会图版,结合常规资料对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形成一套储层流体判别方法,并开发出相应的处理程序。结果是,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使解释符合率显著提高,解释符合率达96%。该技术应用于生产,为天然气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受到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