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沸腾转化     
接硫沸腾转化是新事物,研究的人还不多,我们早在1963年就开始研究了。试验规模,转化器直径φ100mm,空塔气速0.356Nm/s,沸腾层温度分别控制在420~470℃之间,进口气温小于300℃,SO_27~10%,每层上中下气温相互接近,形同等温。转化率一级78~80%,二级90%。富氧操作时,SO_21~2%,一级可达92%以上,接近平衡转化率,触媒用量为32l/T·D/(升/吨·日,下同)。  相似文献   

2.
从换热、催化剂、操作、高低浓转化、气量波动、温度及投资等方面对非稳态转化(U)和沸腾转化(F)进行比较。两者(U:F)的换热面之比为1:5.4;催化剂填装量之比为1:1/2~1/5.8;前者适应低浓转化,后者则高低浓皆宜;4%SO_2冶炼烟气两次转化投资之比为4:1。表明了沸腾转化优于非稳态转化。  相似文献   

3.
4.
姚晓明 《化肥设计》2003,41(6):59-61
由于充分认识到预转化给合成氨行业带来的投资和能耗的效益 ,现在合成气生产厂已广泛采用预转化工艺。本文着眼于当前预转化市场的背景并对通过使用最新一代CRG转化催化剂产生更好的效益进行评价。第一代CRG催化剂是英国气体委员会在 60年代初研制出来的 ,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以资源丰富的液体蒸馏产物代替主导原料煤生产合成气的途径 ,KvaernerProcessTecknology(KPT) ,当时称为Powergas公司 ,是第 1批获得独创的CRG工艺专利许可证的公司之一 ,并且一直在工业应用中处于主导地位。 1 997年KPT从BritishGas获得了经营CRG技术…  相似文献   

5.
梁红莉 《广东化工》2010,37(8):59-60
文章概述了预转化蒸汽制氢工艺的反应原理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分析了预转化蒸汽制氢工艺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与最新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一套预转化制氢装置的工艺流程,并对预转化制氢工艺对降低装置燃料消耗、提高生产能力、延长操作周期、降低装置投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7.
酶法转化谷氨酰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产谷氨酰胺的谷氨酸棒杆菌经酶解和超声波处理后,释放出高活性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简称GS). GS的胞外催化反应受各种反应条件和因素的影响. 通过单因子实验、响应面实验和正交实验发现,反应混合物中最显著的影响是腺三膦(ATP),当ATP浓度在40~50 mmol/L时,催化作用达到最高;同时酶量对反应也有较大的影响. 研究了粗酶液在细胞外反应时各种因素对谷氨酸棒杆菌GS催化作用的影响,获得了体外酶催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最高转化产生的谷氨酰胺可达7.1 g/L,转化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8.
使用高氨氮废水灌溉农田,常导致农作物的严重危害。但在实践中,当发现作物已经遭受危害时,而土壤中氨氮含量却往往很低,从而给污染事故仲裁带来困感。为探明这一问题,作者对土壤中氨氮的转化进行了模拟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土壤来源 供试土壤来自太原北郊的石灰性褐土  相似文献   

9.
序言煤作为初级燃料直接使用,往往是利用这一重要能源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煤的某些我们不希望有的性质使直接利用发生困难。煤是固体,需要在运用、计量和调节等方面较气体或液体作出更多的努力。煤常常含有灰份和其他不希望有的组份,并具有广泛变化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从而,常常需要把煤转化为更方便和更清洁形式的能源和产品。在研究煤炭转化的基本原理之前,先讨论矿物燃料的某些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用天然气制合成氨的工艺中,需将甲烷转化成氢气,一段转化炉就是用来完成甲烷粗转化这道工序的.为了保证一段转化炉转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并达到予期的转化率,工艺上要求一段转化炉出口气体中甲烷含量低于11%.影响炉出口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因素很多,如转化温度,天然气和蒸汽比值,生产负荷,原料气压力、触媒活性等.其中转化温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
12.
无磷转化膜     
传统的磷化工艺含磷、镍及沉渣处理问题,不符合现代环保的需求,新一代无磷环保转化膜工艺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纳米级薄膜,具有增强涂装附着力和耐腐蚀功能,可处理钢铁、锌、铝及其合金材料,是替代传统磷化处理工艺的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的废气,经塔顶和两级F-46丝网捕沫器捕沫后,由30米高的聚氯乙烯烟囱放空。 三 1973年10月20日至1974年1月底进行了转化攻关第一阶段试验,是转化攻关试验的准备阶段。预转化器采用卧式锯齿形转化器,各段均填装V_1型触媒,试验在低砷含量下进行。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SO_2气体采用多段式过程七段转化,并在各段间利用热交换器换热和送入补充空气。此时末段未反应的SO_2(在吸收SO_3后)返回过程,并与送去转化的含SO_2原始气体混合。气体送去转化之前,与一部分自前段排出的气体混合。利用热交换器保持每转化段内SO_2的最适催化温度。热交换器内冷却进行到后面转化段内催化开始所要的温度。按此工艺流程可以处理含43%SO_2的气  相似文献   

15.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设备将C_3烯烃,例如,一个或多个二-C_(3+)烯烃低聚物和C_(3+)烯烃聚合物,支链的C_(4+)醛、C_(4+)羧酸和C_(4+)含氧化合物。本发明包括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和二异丁烯和甲基叔丁基醚异丁烯的转化。US09266791B2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一种制氢转化炉转化管系的模型等。  相似文献   

17.
张庆亮  闫波 《山西化工》2022,(3):118-120
甲烷转化装置对原料气进行加氢技改后,消除了因高CO带来的析炭及停车不利影响,保障了装置顺利开车及稳定运行,技改后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一、转化工序工艺概述 经过原料气压缩机增压的工艺天然气经过预热、脱硫,与经过过热中压蒸汽按H2O:C=3.5~4.0:1混合,进入对流段混合气预热器加热,经过上集气总管、猪尾管分别进入60根装有镍触媒的转化管中,天然气与水蒸气自上而下经镍触媒床层进行转化反应,最后经下集气管、下集气总管出转化炉。  相似文献   

19.
预转化工艺在蒸汽转化制氢中的工业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方  李群柱 《大氮肥》1997,20(6):385-388
预转化工艺在蒸汽转化制氢中的工业应用分析刘方李群柱(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河南洛阳,471003)收稿日期:1997-03-03。转化炉是合成氨厂和制氢装置中最重要的关键设备。为满足高温转化反应的工艺要求,转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气,同时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的基础和假定 二段炉中所进行的反应总热效应是放热的,炉子跟外界不进行热交换。炉体的热损失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可认为二段炉是一个绝热反应器。 取微分单元长度dz的一段炉体来研究。物料自轴向流入该微分单元,同样忽略径向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