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伦敦》是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抒情短诗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主要从意象安排和音韵角度来赏析《伦敦》,探究意象和音韵对于深化诗歌主题、达成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两个诗作合集,体现了诗人对这个世界和人性的深刻剖析。《羔羊》代表人性之初的纯洁,而《老虎》则代表了经验状态下的世俗生活,这一对对立的意象象征着人性灵魂的两种对立状态,也体现了布莱克写作的重要特点,即二元对立。本文从结构主义中二元对立的角度,来剖析两首诗中所体现的人性的对立与融合状态。  相似文献   

3.
《天真之歌》与《天真之兆》是英国浪漫主义起点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代表作。虽然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截然不同,但在创作理念上却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天真"。《天真之歌》是"天真"情结的源头,侧重于抒发真情;而《天真之兆》则是"天真"情结的延续,侧重于揭示真理。以布莱克的《诗的素描》、《经验之歌》与《耶路撒冷》为佐证,解读布莱克诗歌创作过程中贯穿的天真情结。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于方位的认知是通过"空间隐喻"实现的,哲学上把这种空间隐喻叫做"意象图式",这是"自然意象图式"。除了"自然意象图式"外,还有个"心理意象图式",这是客观方位认知在人类头脑中的"镜像"反映,它是人类在方位问题上的一个更高级、更深入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与一个民族的习俗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笔者经过分析可知,汉语心理方位词"上"和"下"除了表示具体方位以外,它们的指称意还有更丰富的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诗歌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翻译可以分为两步:一是格式塔意象的心理实现,即理解原诗;二是格式塔意象的文字实现,即再造译诗。通过对李商隐《夜雨寄北》四个译文格式塔意象的再现和重组上得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异质同构性"及"闭合性"原则对于诗歌翻译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唐诗僧皎然的送别诗有200首之多,约占其全部诗歌的五分之二.皎然送别诗中意象众多,主要由两类构成:一类是具有古代文人隐士情怀的意象,主要包括时令性意象、隐士意象、归人意象;另一类是充满禅意的美学意象,主要包括禅者的明月意象、佛家的灯烛意象、禅隐者的"山岳"意象.  相似文献   

7.
王维诗歌的意象,唯美而清新,思想内涵丰富。试图从其诗歌意象的主要代表:"明月"、"白云"和"空山"三个具体意象来分析王维诗歌的精神内涵,并进一步分析王维诗歌的思想本源,力图说明其诗歌是儒释道思想的交融产物。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王维诗歌的具体意象选取。主要从三个主要意象来分析王维诗歌的特征;第二部分,探索王维诗歌的思想本源,分析儒释道思想对王维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结语。总结王维诗歌的精神内涵,提出王维诗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纳兰笔下的月意象有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寄托相思离愁;悼念亡妻;抒写襟怀;表现征人思妇的愁苦。其词自然意象占很大比重,月意象更是频频出现,但他甚少用"满月"、"皓月",而是偏爱"残月"、"孤月"、"冷月"等意象,并将月意象与色调清冷,意蕴凄苦的其他意象进行组合,因而词作笼罩着一层暗淡的色彩,蕴含着悲凉、感伤的基调。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构思新颖别致、意象丰富著称.在她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要有"死亡"、"家园"、"自然",剖析这三种意象就能够理解狄金森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中国古诗意象的含义,针对汉诗英译讨论意象翻译方法。认为由于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念,意象的翻译过程中出现"假象等值"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探讨了随着时势变迁,布莱克诗歌创作形式及主题的变化,前期作品热情讴歌革命,而后期则沉湎于想象,并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纵观其全部作品,可以看出“革命思想”统摄着他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逃离》中"Flora"和卡拉的意象图式在"图形—背景"不断更迭的过程中,被不断切断、重续,造成了两种意象图式的交织叠加、互为映射。并以此构造了精巧的叙事结构,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在意象片断的重组与再续过程中,Flora的形象被不断重塑,其内涵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层次多重的意象原型,并推动了各角色意象图式的动态构建。  相似文献   

13.
"巫山云雨"是李商隐诗歌中常用意象.该意象中浸透着李商隐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深沉感慨,其用法灵活,复杂重叠的意象构成凄美空朦的意境,给其诗歌增添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意象"造型技法的理解与剖析,以及动漫形象民族化设计的重要性的阐述,论证"意象"造型方法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和认识习惯,是中国艺术的民族特色之一,对不断提高动漫形象民族化设计的水平具有积极而且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中的意象构成了中国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其中"意"就包含情感因素,而中国艺术的情感表现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本质性现象,因此探究"意象"这一中国核心审美问题必然离不开"情感"这一范畴。正是情感表现的需要才形成了中国艺术的意象性特征。文章分析情感及阐明情感与意象的内在关联,揭示情感在中国意象艺术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契合,堪称诗歌的灵魂和诗眼被称为东方大意象诗的毛泽东诗词,在意象的营造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天"是毛泽东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月"所构成的诗词意象,以其丰富的内涵与《红楼梦》的意境紧密相连。本文从小说诗词中月意象的总体状貌入手,了解唐诗宋词"月"对小说诗词"月"意象的浸染,探究"月"对《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个角度更透彻地挖掘"月"在《红楼梦》中的表现方式和小说作者的运用目的。探讨《红楼梦》诗词中月意象的独特文化内蕴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红楼梦》诗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阑干"意象频繁地出现在宋词之中,成为一个特定的情感符号,宋人常用以表达复杂的情思。分析了辛弃疾词中的"阑干"意象,并通过对这一意象的解读揭示了他的忧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诗歌中出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意象,如"鸟"、"风"、"山"等,陶渊明将自己的思想付之于这些意象之中,这些意象不但体现了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在此从介绍陶渊明诗歌出现的背景及相关资料入手,一并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诸如"鸟"、"山"、"风"等意象的意蕴及陶渊明赋予其中的个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对意象和表象的区别分析,可以得出明确的平面设计意象概念界定,即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平面设计中,意象具有寓意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特征.平面设计语言意象的重点在于"意",代表的是作者想表达但没有直接表达的部分,称为潜语言成分.通过潜语言成分的不同应用,结合象征性、功能性和抽象性三种意象形式的表达,创造出了无数意义不同、形象各异的平面设计作品.而意象的应用也成了判断平面设计作品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