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系统地研究了通用弹药在研制、生产、勤务、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形成规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成果对预防和控制弹药失效的发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环境因素对武器装备质量的影响,在前人对弹药延寿和可靠性质量监控研究的基础上,从失效物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库房贮存中的航空弹药部件(如引信、战斗部等)中装药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确立了环境温湿度是保障弹药贮存质量的关键因素,探究了航弹装药受库存环境温湿度的影响,提出了控制长贮弹药装药质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贮弹药失效机理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运用失效物理分析方法,分析了长贮弹药失效的几种常见模型及失效因素。以发射弹药为例,进行弹药失效机理分析研究,为长贮弹药质量监控和弹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弹药可靠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弹药可靠性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方法,指出应分别建立弹药各部件的可靠性数据库,并提出了弹药可靠性数据分析技术中的几个关键点.结合实际应用,介绍了利用主次图法对弹药可靠性数据进行失效分析的方法,由此可以找出影响产品作用可靠性的关键部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突出的战后未爆弹问题综述了弹药终点未爆安全设计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基于引信设计的弹药终点未爆安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弹药终点未爆自失效的概念,探讨了弹药中引信、火工件、主装药以及壳体的自失效模式,为提高弹药终点未爆安全水平,有效解决战后未爆弹问题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子母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未爆弹的问题,在力求解决瞎火子弹药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子弹药引信自失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引信恢复安全状态的途径,基于转子继续转动的安全状态可恢复隔爆机构。以火箭发射的子弹药引信为研究平台,结合子弹药引信机电式自主恢复隔爆机构的相关理论,对引信机构进行改进,通过对该试验样本进行静、动态测试,并针对试验中引信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该引信机构能够可靠地实现自主恢复隔爆功能。  相似文献   

7.
使用模糊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方法,对海岛阵地弹药储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求最小割集(Minimum Cutting Sets, MCS)方法找到了造成海岛阵地弹药储存失效的最危险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对海岛阵地弹药一年储存失效概率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8.
董三强  冯顺山  金俊 《兵工学报》2011,32(4):421-425
安全性弹药是弹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依据弹药相对其寿命过程中可能遭受的主要环境刺激因素的安全水平提出了弹药的安全判据,引入安全度参数,建立了弹药安全性能评价的理论模型.模型中,依据弹药的安全度值划分了弹药的安全等级.基于该评价模型计算了改Mk-82钝感常规炸弹的安全性能,分析了未爆弹药(UXO)自失效设计对弹药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9.
秦栋泽 《兵工学报》2016,37(2):239-244
为有助解决集束子弹药的未爆弹问题,阐述"自毁"、"自失效"、"自失能"、"绝火"概念,分析各个概念的发展、内涵及其技术实现方式。结合典型的集束子弹药"三自"引信,以框图形式抽象表述其"三自"组合装置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分析典型的集束子弹药"三自"引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绝火"与"自失效"、"自失能"内涵及实现时所采用的技术方式有较大区别;采用"三自"组合后可以增加引信综合作用率;采用自毁/自失效组合设计时宜将自毁/自失效装置与隔爆件一体化设计,且自毁装置应有冗余保险控制;采用自毁/自失能组合设计时电子自毁装置也应采用冗余保险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对通用弹药供应保障的效率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工作流技术和通用弹药供应保障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通用弹药供应保障中的生命周期图,并研究生命周期的每一环节.应用工作流技术对于通用弹药供应保障势必产生巨大的军事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