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传统工艺的特点,提出了新的地层强化加热工艺,该方法根据连续流动水动力图能大大地提高高渗透储集层一通道(水平井和垂直井的组合)的采收率。所提出的有关稠油开采新工艺的建议基于煤碳工业的经验。该工艺的某些特殊因素已成功地得到了数理模型的检验,并进行了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2.
3.
稠油油藏热采动态监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稠油热采动态监测技术能提供热采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参数,监测注汽质量,以确定下一步工艺措施或进行热采方案调整。该技术是利用各种专用解释软件,将井下仪器所测得的原始资料进行转换,直观地显示温度、压力、流量、干度、热损失、吸汽量等参数,定性、定量地了解各油层的吸气状况,判断注汽效果。辽河油田热采动态监测已形成配套技术,在稠油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在现场应用600多井次,均取得了合格资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预测稠油热采动态的注采曲线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热采矿场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稠油注蒸汽开来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累积产油量对数的平方与累积注汽量的双对数之间以及累积产液量的对数与累积注汽量对数的平方之间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以推导出各项开发指标的计算关系式,从而达到预测稠油热采动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稠油热采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育贤 《国外油田工程》1997,13(10):12-12,32
世界上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分布范围也十分广阔,因此对稠油藏的开采技术得到了各国的普遍关注,研究出一些新的方法和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连油田稠油热采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连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单层厚度小(平均2.2m),采用小井距注蒸汽吞吐开采,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以吉32热采试验区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其注蒸汽吞吐开采特点,研究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薄油层稠油热采的厚度筛选标准及注汽参数,并对其开采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油层物性条件较差,但只要针对油藏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高寒地区的稠油热采不但技术上可以取得成功,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根据试验区注汽井间干扰严重的特点,利用干扰剔除法对井间干扰效果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吉32试验区热采开发的成功,不但为高效、科学开发二连油田的稠油资源打下了基础,其开发经验对国内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期以来克拉玛依油田稠油热采过程中蒸汽方向难以监测的问题,2001年引进了电法监测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四口不同地生产状况的井上进行了电法监测应用,解释识别了不同井注入蒸汽的运动方向,与生产实际相符,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了解注入蒸汽的运动方向以及分布十分有利,因而为稠油油藏的总分析和制定开发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浅、薄、稠、松、散”的地质特点,采用油藏动态监测手段开展了高、低压2个方面9个项目的测试:低压测试包括示功图、动液面测试;高压测试包括油层静压、温度测试、注水井分层测试、吸汽剖面、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剩余油饱和度、井下技术状况监测等。在稠油热采开发中,应用注蒸汽井高温双参数测试技术、剩余油监测工艺、井下技术状况监测等技术,见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将数值模拟技术贯穿于稠油热采开发的整个过程,在常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新建产能超过800×104t。回顾了"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稠油热采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稠油油藏开发的热点技术,如火烧油层、泡沫蒸汽驱、HDCS强化热采、热采多分支井等的驱油机理进行了总结概括;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这几种稠油热采开发方式数值模拟的技术关键,详细说明了模拟过程中其具体的处理办法及现场应用效果。根据研究现状指出了稠油热采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方向,当前最主要是解决稠油油藏敏感性、热化学驱及稠油的非达西渗流3方面的数值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稠油热采的地震监测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稠油是一种难以开采的资源。目前,国内外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注过热蒸气开采法。对稠油热采过程进行地震方法监测是地球物理学科中的一项新技术。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在加拿大的格列高厄湖开展此项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是该区的试验条件比较优越,其油层厚为60~70m,油层深度只有200m。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的研究人员在单家寺的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热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井口装置腐蚀刺漏、井下工具腐蚀破坏等问题,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油田实际生产环境进行腐蚀试验。分析30CrMo和1Cr13的腐蚀速率,确定其腐蚀类型,为井口装置和井下工具寿命预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生产阶段,30CrMo为中度腐蚀,1Cr13为轻微腐蚀; 注热阶段,30CrMo为极严重腐蚀,随腐蚀时间延长,平均腐蚀速率减小; 注热7 d时,1Cr13为极严重腐蚀,且有局部点蚀; 注热21 d时,1Cr13为严重腐蚀; 注热阶段腐蚀产物为Fe3O4。  相似文献   

12.
氮气提高稠油热采效果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菊 《钻采工艺》2004,27(5):59-60
针对辽河油区稠油开采现状、利用膜分离制氮注氮装置先后开发了氮气隔热助排、氮气隔热采油一次管柱泵、氮气泡沫调剖工艺技术和蒸汽—氮气混合驱等。从1998年8月至今,在辽河油区推广应用了近千井次,累计增产原油54322t,创效益6308×104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稠油热采纳米乳化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常规稠油降粘剂和加入纳米助剂后的乳化降粘剂进行了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纳米助剂后在表面张力、降粘效果、耐温、耐盐和脱水等方面略有改善,在驱替效果方面明显改善。现场应用纳米降粘剂后,油井平均日产油量、产油量、和油汽比等吞吐指标均有所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明显改善,单井措施增油120t,为稠油热采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井下裂解就地改质稠油,提高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的室内模拟实验和矿场应用试验。研究表明,油藏矿物可催化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其中黏土矿物的催化效果优于其他矿物,可使稠油黏度降低30%以上,黏土矿物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水热裂解反应;注入催化剂硫酸镍和供氢剂四氢萘溶液段塞后,蒸汽吞吐最终采收率大幅度提高,比单纯蒸汽吞吐提高8.8%,产出油降黏率增加51.7%,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分别增加38.0 mg/g 和26.3 mg/g,胶质、沥青质含量分别降低41.9 mg/g 和41.1 mg/g. 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井下裂解就地改质稠油技术可延长蒸汽吞吐周期生产时间、提高日产油量、提高油汽比和回采水率,较大程度地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克拉玛依稠油热采H2S的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油田稠油热采的具体情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了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对环保工作的巨大影响。通过大量的现场研究测试资料,研究分析了新疆油田稠油热采现场H2s动态分布规律,对环保、稠油热采的影响,以及防护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内典型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实例出发,对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逻辑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优选出10项具有较强分类特征且影响开发效果明显的指标,并根据现场统计数据各指标的变化范围及规律,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分级。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层次分析法建立适用于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王庄油田的热采区块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综合反映多方面的开发因素,可用于指导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效果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生物吞吐技术开采稠油、特稠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家油田冷43块S1+2油层稠油属特稠油,50℃脱气原油粘度在10 000mPa@s以上.通过优选的假单胞菌L1,LH-18与短杆菌HY-21对冷43块8口油井进行吞吐试验,共增产原油947t.单井最长有效期超过6个月,最高增产原油280t.该研究拓宽了微生物采油在稠油油藏中应用范围,为稠油、特稠油的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高"油田原油流动性差的特点以及闭式热流体循环降粘工艺的复杂性,建立了3种闭式热流体循环井筒传热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并采用Matlab编写了相应的模型求解程序。通过对现场具体井眼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3种闭式热流体循环效果,给出了最优热流体循环方案。计算了循环流量、循环介质和管柱材料物性参数等对井筒加热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侧加热方案最好,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井筒温度不断升高,导热油作为循环热载体较好,导热性能差的管柱材料能够提高循环加热段产液流动的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