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法国贝尔纳尔丹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等矿化特征基础上,对矿床的蚀变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该矿床含矿围岩分别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G型)和中-粗粒过铝质二云母浅色花岗岩(L型),其中L型花岗岩为含矿围岩。矿床中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类型较多,最典型的当属由富18 O流体进入花岗岩裂隙形成的变正长岩化蚀变,使花岗岩更为碎裂,增加了成矿空间并在之后的流体作用下发生再次蚀变,形成伊利石-蒙脱石并吸附了铀石,伊利石化-蒙脱石化越强烈,铀矿化程度越高。铀矿化是两次蚀变的产物,矿体的形态不仅受变正长岩中形成的裂隙构造所控制,同时矿化还受流经变正长岩的流体和表生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铀-钛-磷矿化生成于交代蚀变的灰岩和砂岩中。在对岩浆期后铀矿化作用的评价中,有人着重强调沥青铀矿和铀钛酸盐是在细脉矿化发育阶段形成的,而含铀磷灰石既与交代的矿物又与细脉的矿物有关。已确定由沥青铀矿、铀钛酸盐和含铀磷灰石构成的铀矿化作用是与热液交代形成物相伴生,这些矿物是在交代置换围岩(复成份砂岩、钙质砂岩、泥灰岩)中造岩矿物过程中沉积而成的,它们与细脉中的矿物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该区研究表明,含铀的热液交代作用包括两个阶段:淋滤(交代作用)和沉积作用(细脉)阶段。交代阶段分布广泛,而细脉阶段分布窄小。在淋滤阶段,新生的交代矿物取代置  相似文献   

3.
巴仁扎拉格钠闪石花岗岩体呈小岩株状侵入于侏罗系火山岩形成的短轴背斜轴部,铀矿床主要位于岩体顶部。通过勘探和取样分析,对铀矿床矿体分布,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铀赋存状态,岩石蚀变等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认为铀矿体呈穹隆状分布在岩体顶部强蚀变和强风化带中,铀主要呈类质同象分散在深色锆石及其它矿物中,少量为铈铀钛铁矿、硅铅铀矿等独立矿物。岩体蚀变分带性控制铀矿化强度,顶部强蚀变带铀品位最高,矿化厚度较稳定,向下随蚀变强度减弱铀矿化逐渐减弱。研究成果可为铀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矿区位于一个经向构造体系内呈南北向展布的花岗岩带中。区内发育古生界至新生界地层,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伴有多种矿产的生成。区内铀矿化类型有:暗色碎屑岩建造中的铀矿化,均分布在上第三系断陷盆地内;红色碎屑岩建造中的铀矿化,主要分布在三迭系含铜砂岩中,含铀-石英硫化物脉型,分布在花岗岩基内接触带几十至几百米范围内,与铅、锌矿伴生。暗色碎屑岩建造中的铀矿床是区内主要的工业铀矿化类型,铀矿均赋存于沉积建造的下部,剖面上距基底花岗岩零至几十米范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晚侏罗世斯特列措夫破火山口中的铀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铀矿区,铀储量为280000tU,是俄罗斯最大的铀资源产地。该破火山口地层柱大约1/3是强烈蚀变的流纹岩。斯特列措夫破火山口中的铀资源比世界上其他与火山有关的任何铀矿区都大得多,除了热液蚀变的功效之外,可能是由同等重要的两大铀来源造成的:破火山口中高度分异的侏罗纪流纹岩和基底中的海西期富铀亚碱性花岗岩;富铀亚碱性花岗岩中的主要含铀副矿物在发生热液成矿作用的时候都是变生非晶质矿物。  相似文献   

6.
在深熔作用期间,铀的分馏作用随着赋存在难熔的副矿物晶格之外的铀的比例增大而进入熔浆。低度的部分熔融,高的fo_2和P_(co2)促进了铀的分馏而进入硅酸盐流体中。在过铝岩浆的演化过程中铀转化为品质铀矿的比率增大,导致独居石中铀的比率减少。晶质铀矿明显地是岩浆成因。叠加的晶质铀矿分布在晚期岩浆活动的剪切带中,并与高度演化的花岗岩侵入体内的流体过饱和有关,这种作用大大地提高了花岗岩体的含铀性。各种类型的蚀变对铀的活动性的影响在过铝花岗岩中普遍可见。大气蚀变强烈地扰动了原始铀的分布,但高的铀含量通常被部分地保存下来。低的水/岩比率使金属元素的渗透、迁移很难进行。此外,溶液的性质、铀运移的有效性随着岩浆期富集品质铀矿的韧性剪切带与有利于热液循环的脆性构造之间空间复合的程度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里采夫地区为科拉半岛上铀矿最有价值的地区之一。这里共发现了一处矿床(里采夫矿床),5个大矿点(极地、陡崖、野湖、岸边、柯什卡牙伏尔)以及约40个其他铀矿化点。本文描述了里采夫地区地质,并介绍了该区内所发现的铀矿化的富集条件、构造和矿物成分特征等。铀矿化可划分为5种类型:(1)伟晶质花岗岩和石英-斜长-正长代岩中与奥长岩中的稀土-钍-铀矿化;(2)产于石英-钠长石-微斜长石交代岩中和石英-微斜长石交代岩中的钍-铀矿化;(3)产于绿泥石-钠长交代岩中与钠长岩中的铀矿化;(4)产于钠长石-水云母-绿泥石交代岩中的铀矿化;(5)产于陆相岩石中的稀土-磷-铀矿化。对于铀矿化与早、晚期卡累里早期活化作用以及与波罗的地盾海西期岩浆构造活化作用的联代关系的见解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热液沸石化常见于许多中、基性火山活动地区。在现代热液矿床中,沸石往往占到新生矿物体积的50%。沸石形成在没有明显金属矿化的热液作用的低温阶段,多半是最后阶段。因此,罗果娃关于浊沸石化作为一种新的近矿蚀变类型和铀呈矿现象的普查标志的报道是很有意义的。根据她的资料,浊沸石化晕发育在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和其上覆的沉积岩(细砾岩和砂岩)中。按照浊沸石的发育程度,晕圈具有带状结构。铀矿化主要是铀的硅酸盐,产于强烈沸石化并  相似文献   

9.
研究花岗岩中铀的存在形式和铀的配分状况,对探讨产于花岗岩内的铀矿成矿机理是一项基础工作。花岗岩中的铀可分为原生铀(铀矿物、含铀矿物等)和再生铀(吸附铀、粒间铀和裂隙铀等)两大类。产铀花岗岩中晶质铀矿可占全岩铀的40—60%以上。晶质铀矿在表生和蚀变条件下不稳定。随着蚀变作用的加深,岩石中晶质铀矿被溶蚀,其数量减少,而裂隙、粒间铀的比例则往往增加,显示铀的活化。举一实例说明铀配分研究在追索铀源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广西摩天岭北部铀成矿作用,文章以高堤地区为例,从铀矿石特征、铀矿物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多方面,研究了高堤地区的铀矿化特征。结果显示,高堤地区的铀矿化产于NNE向断裂带内,并发育多期次铀矿化。早期的铀矿化形成于雪峰期,其矿石发育硅化、弱钾长石化蚀变,沥青铀矿与微晶石英脉共生,沥青铀矿中UO2、SiO2、PbO含量变化较大,其成矿物质与摩天岭花岗岩关系密切。晚期的铀矿化形成于喜山期,其矿石发育硅化、赤铁化、钾长石化蚀变,沥青铀矿与石英、黄铁矿、赤铁矿共生,沥青铀矿中UO2、SiO2、PbO含量变化较稳定,其成矿物质部分来自摩天岭花岗岩和其他热液成分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地质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沸石在中低温和中低压条件下,可以从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结晶。但是,沸石化和成矿作用的关系尚未研究。我们研究了一种铀矿化,它们的铀矿物主要为β-斜硅钙铀矿,发育在晚侏罗纪花岗岩类遭受强烈沸石化的陡倾带中。第一次在国内和世界上,在距现代地表深达700m以下的地方找到了典型的与沸石紧密共生的氧化带矿物。产有沸石-β-斜硅钙铀矿组合的地区位于背斜隆起的轴部。铀矿化产在晚侏罗纪浅色花岗岩岩体的中部,后者位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深大断裂的交叉处。该侵入体具同心带状构造,岩体四周的片麻岩、角闪岩和其它岩石(PR_3),  相似文献   

12.
泛非构造期后的埃及年轻花岗岩的特点是含有异常放射性。在东部沙漠,这些花岗岩中的几个深成岩体,赋存有许多稀有金属的矿化,其中包括铀。在东部沙漠的中心部分,2个年轻花岗岩深成体,即El Missikat和El Erediya,产有硅质脉型铀矿化。此矿化在构造上受断层和其羽状节理所控制,而这些断层和节理与北东走向和北北东走向的剪切带有关。位于东部沙漠北部的Gattar花岗岩深成体,产有与辉钼矿有关的脉型铀矿化。在东部沙漠的南部,Um Ara花岗岩深成体中赋存有浸染状的不整合接触带型铀矿。沥青铀矿是原生铀矿物,而次生铀矿物主要是:硅钙铀矿、β—硅钙铀矿、硅铀矿和黄磷铅铀矿。在矿化带内还见有与铀矿化有关的少量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和紫色萤石。现有资料证实铀矿化为来自花岗岩岩浆的热液成因。广泛的蚀变及部分的硅化作用,可能说明经受雨水循环的再分布。探采结果表明铀矿化带在侧向和深度上延伸的可能性。4个年轻花岗岩深成体的铀远景储量估计为14000t。  相似文献   

13.
题目近地表金银矿床中成矿物质迁移和沉淀的因素Pco牙意大利粘土建造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地热流体沉淀硫化矿物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核废物处理和地质处置的祈进展断层面向沃奇腾矿当前成矿构造研究的某些进展构造条件和流体动力条件对层状渗滤矿床形态的影响铀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结晶化学对花岗岩类副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硅质火山碎屑岩成岩蚀变中铀的性状金银矿化分布的地质模式碳质页岩中稀有和贵重元素的富集过程铀、金地球化学研究中Eh一pH的相图简介印度西南NIlambar河谷有利于砂全形成的红土化作用错石晶体中铀分布的不均匀性对裂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不同类型铀矿化的指示体,本文介绍了近矿带中赤铁矿晶体结构、矿后方解石含铀性、近矿伴生组分铼及铀-铅同位素浓度比等的变化特征。在铀矿勘查中,苏联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近矿蚀变带中某些矿物、元素的指示意义。它有助于铀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及作为一种辅助判据有利于勘查隐伏铀矿化。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对深成岩进行了许多岩石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法国是如此,这些研究结果导致我们重新考虑铀在花岗岩类中的分布机理。在法国产有两种铀矿化,一种是发育在中央地块西部和阿摩坎地块中与酸性花岗岩类(浅色花岗岩)伴生并产于花岗岩内部的矿化,另一种是和浅色花岗岩无联系的中央地块东部类型的矿化。与浅色花岗岩共生的铀矿化产于遭受巴罗式变质的硅铝壳增厚带之中。由于不含钍的晶质铀矿微晶体的出现,铀的地球化学本底有明显的增加,而矿脉严格地产于浅色花岗岩中。与此相反,在中央地块东部,被不太厚的泥盆-迪南盖层不整合复盖的前海西基底中,看不出晶质铀矿和哪一种花岗岩有更密切的关系,这里的晶质铀矿一般含钍多,矿脉更多的是受基底和盖层联合控制。在较厚的硅铝壳中,“富铀”花岗岩的概念依然是有效的。在厚硅铝壳中,来自深熔作用的矿液和沉淀出脉状矿化的矿液之间有一定关系。相反,这种概念在正常厚度的硅铝壳中就没有用了。在正常厚度硅铝壳中,地球化学本底预先增高和脉状矿化这两种现象之间好象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最后我们把这种概念推广到变质程度不同于前者的地区,并以纳米比亚的罗辛矿床和美国的斯波坎矿床为例。  相似文献   

16.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我国华南近20个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其中包括矿体形态、围岩蚀变、矿石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和矿物共生组合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可形成于花岗岩体内(内带型)或花岗岩体外(外带型),矿体形态可各异,主要受构造破碎带、地层层间破碎带、基性岩脉等形态的控制。矿石的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外带型铀矿床的矿石成分较内带型铀矿床的复杂。该类型铀矿床中大多数矿物的粒度较细小,胶状、偏胶状结构发育。矿石结构构造以细脉浸染状、角砾状为主,这些均反映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的低温、快速、浅矿源特征。矿床围岩的热液蚀变种类较多,但是蚀变程度大多较弱,铀矿化仅出现于面型热液蚀变区的某些部位,围岩的线型热液蚀变较强烈的地段常是富矿体的赋存部位。分布范围较大的面型围岩蚀变是在华南寻找花岗岩型铀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罗辛铀矿床位于汗河盆地边缘附近纳米布平原的斯瓦科普蒙德东北部。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来,众所周知,铀和铜的矿化与自岗伟晶岩有关,白岗伟晶岩侵入达马拉岩系和诺西布建造的片岩、麻粒岩、石英岩和大理岩。放射性年龄测定表明,晶质铀矿、铀钛磁铁矿的年龄和黑云母的年龄相同,为510±40百万年。铀在大的伟晶岩体中呈复杂氧化矿物的形式产出,亦呈颗粒很细的自形晶质铀矿产出。整个矿化地区下伏伟晶岩,局部称为白岗岩——一种含石英、碱性长石的岩石。主要放射性矿物是晶质铀矿及其次生矿物,包括罗辛矿(r(?)ssingite,一种新矿物)、准铜铀云母、准水硅钙铀矿、硅钙铀矿、β-硅钙铀矿、钒钾铀矿、钍脂铅铀矿和脂铅铀矿。本文总结了上述矿床的特征,从而推断了寻找铀矿化的有利标志。  相似文献   

18.
葡萄牙产有三个铀矿床(Urgeirica、Bica和Cunha Baixa)的花岗岩的其特点是铀含量高,含量变化大,地表含量为4-17ppm,钍含量为20-37ppm。含铀、钍的副矿物主要有:晶质铀矿(含有少量ThO_2)、磷钇矿、独居石、锆石,磷灰石也含少量铀和钍。在脉型铀矿脉壁上,强烈的绢云母化蚀变是由含盐度较低的(相当于氯化钠重量的1.1-5.8%)含水溶液造成的,它的温度可达200-250℃。对白色云母的详细分析能区分出几个世代:岩浆期的、岩浆期后的和矿脉边缘多硅白云母。铀矿脉的周围环境明显看出溶液演化复杂,这说明原生铀矿化的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9.
锐钛矿作为含铀的工业矿物,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对于白钛矿的含铀性,目前国内尚未见详细资料。含铀白钛矿产于雪峰隆起留茶坡组的圹子边铀矿层含硅泥板岩(Zbl~(2-3))的底部结核状黄铁矿之旁边,呈纹层状和星点浸染状构造(图1)。在3111矿床等地亦见到呈星点状分布。含铀白钛矿被进后生作用的石英黄铁矿细脉切割(图2)。在矿石中铀与钛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3701矿床是一个以U为主,与Cu、Pb、Ag、Zn共生、伴生的多金属矿床,属碳硅泥岩型矿床。文章简单介绍了矿区地质、矿区构造、赋矿围岩、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对正常、蚀变及含矿围岩(含花岗岩体)的铀含量、分布特征、各种岩石的人工条件和天然条件下的铀浸出率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铀大致来源。对原有的氧同位素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铀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部分来自围岩的判断。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大致的铀矿床成矿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