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抗震耗能支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支撑。静力试验表明,耗能支撑能耗散大量地震输入能,它的恢复力特性曲线是弹塑性曲线,并且支撑中应力始终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它能反复加载很多次。动力试验表明,由于耗能支撑滑动荷载不变,它的顶点最大加速度反应同地震大小及其频率特性无关。这种支撑能经受1.53g水平振动而不坏,并能安全通过共振区10秒钟以上。它的动力反应比普通支撑小很多,因此该耗能支撑是比较理想的抗震结构。  相似文献   

2.
新型抗震耗能支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支撑。静力试验表明,这种支撑能耗散大量地震输入能量,它的恢复力特性曲线是弹性曲线,且支撑中的应力始终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动力试验表明,由于耗能支撑滑动荷载不变,它的顶点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大小及其频率特性无关。这种支撑经受了1.53g的水平振动而不坏,且能安全通过共振区10秒钟以上。它的动力响应比普通支撑小得多,是理想的抗震耗能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工艺复杂、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安装方便的新型节点连接形式。通过对5个足尺寸模型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延性系数等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新型节点试件从加载到破坏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破坏区域主要发生在后浇区域与预制节点梁结合处,节点核心区没有明显破坏,符合强节点抗震设计理念;滞回曲线在试件屈服前呈梭形,屈服后产生捏缩现象而趋于S形,试件耗能能力与全现浇式节点大致相同,能量耗能系数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率提高而变大,延性系数平均值为6. 51,钢筋钩挂连接处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了2榀新型叠合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叠合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剪式支架能够较好的连接两侧预制板,并使其与现浇层协同工作,保证叠合剪力墙的整体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5.
地震荷载极大的破坏性,使得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结构抗震研究的试验能力和试验水平,近年来在传统结构抗震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试验方式和方法.总结目前结构抗震试验的有效性与其局限性,并介绍了结构抗震拟动力试验(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研究方法之一)的新进展,包括子结构动力试验、实时子...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津国际金融会议酒店项目中的钢板剪力墙设计,采用1:5的缩尺结构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钢板剪力墙结构表现出很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延性,满足设计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体现了高耗能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原有几种抗震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试验方法”的设想。这种方法将振动台试验与拟动力试验结合起来,以期解决原有试验方法在大型、异型结构抗震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对于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讨论,希望借鉴动态子结构法中的综合模态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达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土坯墙房屋,对新型土坯墙房屋承重墙体的受力及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三片新型土坯墙试件,研究土坯墙体在竖向荷载和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特征以及墙体水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等,同时,研究新型构造措施对土坯墙抗震性能的作用。试验表明:新型土坯墙体的破坏模式与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相似,土坯墙体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新型构造措施对墙体整体抗震性能作用明显,其连接构造至关重要。与计算结果比较得出,在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原则指导下,抗震设防7度区采用新型土坯墙建造二层房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用于代替黏土砖住宅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柔性梁柱加人字支撑形成的新型复合结构,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试验研究。试验采用1∶2的缩尺模型;根据计算的各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及开裂荷载、屈服荷载设计出加载制度;采用液压伺服装置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了复合结构裂缝及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位置;绘出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计算出结构的延性系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复合结构恢复力模型和表达式,分析其耗能机制和抗震能力,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具有“强柱、中梁、弱支撑”多道抗震防线的抗震性能。采用建筑工程软件PKPM计算的开裂及屈服荷载和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工业设备的抗震引起了普遍重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在海城地震及唐山地震中工业设备也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根据这些及抗震经验编制了“工业设备抗震鉴定标准”(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复合保温板节能墙体具有安全可靠、受力性能良好,外侧保温板不会发生脱落、分离、倒塌破坏的特点.对2片不同高宽比的复合保温板节能墙体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保温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全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了墙体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新型复合保温板节能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在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和截面中部配置多根钢管的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形式,完成了2个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1个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高轴压比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滞回耗能、应变分布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为压弯破坏,钢管的加入减轻了墙底混凝土和钢筋的破坏程度,限制了剪切斜裂缝的发展;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的承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提高25%左右;峰值位移角为1/100~1/75,极限位移角达到1/50,极限变形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墙提高30%左右。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刚度和强度退化过程比较平缓。总体来看,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抗弯承载力可以按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计算,但将钢管等效为钢筋参与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应适当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后插纵筋连接和后插纵筋套橡胶管两种连接方式,制作了由预制混凝土管桩作为预制管并在其核心浇筑混凝土的新型预制混凝土组合管柱,研究了不同连接方式的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现象、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变形和延性.结果表明:两种连接方式的管柱均先在梁端出现裂缝,然后在节点区出现裂缝,最终节点破坏造成承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型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快捷加固砌体结构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砌体结构墙体抗震性能的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震损程度和配筋对原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影响,并与传统钢筋网片水泥砂浆加固效果进行对比,最后对加固墙体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节点是竹木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结构的安全。在综合分析多种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竹木框架装配节点,为了研究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设计了3个足尺的节点T型试件进行循环荷载试验,试件的唯一不同是柱套钢板的厚度。试验时,柱子与地面平行固定,在梁端施加水平循环荷载,采用位移控制法加载直至试件破坏。3个试件的破坏均来自于梁翼缘钢板受压时屈曲,节点钢板没有出现屈服现象,并得到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节点的刚度随着荷载的增加出现退化现象,节点柱套板厚度对节点的耗能能力和承载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半钢性节点,通过高强螺栓将预制梁柱贯通连接,旨在通过更换螺栓构件来完成震后受损节点的修复工作.通过制作节点足尺构件,对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分析其承载能力及耗能性能.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节点数值模型,分析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节点核心区应力分布情况及承载能力.试验结果与已有现浇节点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可...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拱形连梁节点,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此种节点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拱形连梁和型钢连接件可以有效提高连梁端部的抗剪承载能力,提高联肢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层建筑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并对3个足尺预制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范围内增加轴压比,墙体的承载力有明显提高,两个试件都是延性破坏,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所增强;减小剪跨比会使墙体开裂荷载和原始刚度变大,但延性变差,水泥砂浆层出现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实现装配式结构震后具有一定的可修复功能,通过在梁端塑性铰区纵向钢筋上串联碟簧装置为节点提供恢复力并保护塑性铰区混凝土,提出一种基于全灌浆套筒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并制作钢筋混凝土现浇节点试件、采用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内置碟簧装置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各1件,通过低周往复试验分析节点试件的破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对框架节点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的耗能和抗震性能优于普通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碟簧装置在新型装配式节点加载过程发挥了类似阻尼器的作用,将节点核心区的一部分损伤转移到梁端内置碟簧区域,具有集中损伤的特性;DIC技术能够预测和记录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裂缝开展和破坏过程,可精细化分析试件破坏特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析和损伤监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