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25年来,在短版印刷方面,静电照相数字印刷中的彩色墨粉印刷已占据牢固地位;在长版活印刷方面,通过数字化印前和全自动化的印刷调节,胶印的单件成本降低,从而使得静电照相数字彩色墨粉印刷从胶印手中夺走活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随着数字喷墨印刷的生产速度不断加快,赢得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多,但迄今为止只在针对胶印的领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喷墨印刷寄予极大的希望,各种喷墨印刷设备占展出设备压倒性多数的2012年德鲁巴展会更给人印刷进入喷墨时代的印象。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商业数字印刷设备仍然以静电照相为主,在普通纸喷墨印刷实现前,估计这种现状可能还要保持一段时间。根据历史经验,即使某种印刷技术占绝对优势,也不排斥其他技术,比如胶印  相似文献   

3.
数字印刷用纸张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印刷中纸张的质量是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纸张物理属性缺陷而引起的故障在日常生产中极为常见。纸张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厚度、克重、挺度、平滑度、白度、光泽度、吸收性等。对于数字印刷用纸张.由于机器的工艺原理不同,还有其他相关的参数需要考虑。如激光静电型设备,使用的纸张应考虑导电性的好坏;喷墨型设备,应分析表面涂层结构对墨水的吸收能力;对于采用真空送纸输入纸张的设备.必须控制纸张的孔隙率以确保真空送纸装置最可靠的性能,利用摩擦送纸机械装置时,纸张必须具有适当的摩擦属性,否则将导致送纸不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数码印刷的定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无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还有一种是包含D I(在印刷机上直接成像)的印刷方式,作者个人姑且在此限定表述无版印刷的数码印刷。根据IS O印刷分类,将无版印刷分类为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热转印印刷三种。静电数字印刷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控制激光光束的“开”和“关”,激光经过旋转棱镜照射到已经充电的影像滚筒上,使其表面产生带有静电的图文,接着再利用正负电荷相吸原理将带相反电荷的色粉或色墨吸附到影像滚筒上,然后再转印到纸张上的印刷方法。静电数字印刷技术的印刷过程与…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媒体出版技术以及数字印刷技术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数字印刷是以数字化图文信息通过特定的中间载体记录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以静电照相复制技术和喷墨印刷技术最为典型。近年来,喷墨印刷技术因其印品质量高、承印物范围广而得到迅猛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当前喷墨印刷的主流技术进行了探讨与梳理。  相似文献   

6.
<正>要想使高速喷墨墨水成为推动高速喷墨技术广泛应用的助剂而非制约因素,应在新型高速喷墨墨水的研发、第三方墨水供应商及国产墨水的配套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喷墨印刷,是一种无接触、无压力、无印版的印刷。可以说喷墨印刷是完全意义上的直接印刷,其成像和显影过程一步完成,不需要如静电照相数字印刷那样的图像载体,也省略了转印等中间工艺环节。历经半个多世纪,其技术得  相似文献   

7.
1序言数字印刷分为喷墨数字印刷和静电成像数字印刷两大类。喷墨数字印刷和静电成像数字印刷的主要区别是:喷墨数字印刷是由计算机根据印刷图文信息,控制喷嘴,将需要的墨水(粉)直接喷印(射)到承印物上,完成图文复制即完成印刷过程。喷墨数字印刷图文的复制由计算机直接到承印物,中间没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数字印刷,即数字图文信息从计算机转移到纸张或印刷品的过程,也可以是直接把数字文件/页面转换成印刷品的过程。静电数字印刷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印刷技术之一,很多主流数字印刷系统都采用静电成像方式。静电数字印刷系统广泛用于黑白出版物、彩色个性化产品、按需产品等的印刷。静电数字印刷性能的评价方法越来越重要,而且印刷机的性能评价可以通过对静电数字印刷机输出的印刷品质量的控制与检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的角度讲,万事万物是有联系的,是有规律的,教师在教学中找到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将会使教学质量提高,使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简易的常识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达到记住事物本质的目的。在我们讲数字印刷原理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会提到数字印刷方式有:静电照相成像数字印刷、喷墨成像数字印刷、热成像数字印刷、磁成像数字印刷、  相似文献   

10.
<正>从全世界范围看,彩色数字印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进入市场,比如Indigo和赛康开发了新的彩色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产品,成为彩色数字印刷起飞的技术基础。刚开始时,由于彩色数字印刷涉及大量新技术,因而出现了许多技术问题,比如数字印刷机的工作可靠性低,墨粉很难顺利地黏结到各种纸张,耗材的制造成本太高等,从而不能形成从胶印转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由于激烈的竞争,胶印厂越来越陷入工价的压力之下。对此,数码印刷设备供应商承诺能给他们帮助,即提供作为数字印刷方式兴起的喷墨印刷。那么,喷墨印刷未来能在哪些应用领域取得成功?人们都在拭目以待。尤其是随着数码印刷时代的到来,胶印厂的生存变得更不容易,因为他们依靠采用静电照相的小幅面墨粉印刷设备几乎不可能建立起第二个生产支柱。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静电复印纸喷墨打印要求,自做喷墨打印测试页,检测控制纸张喷墨打印品质。通过实验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做相关工艺改善,指导生产现场实际应用,在保证静电复印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纸张喷墨打印品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印刷自面世十几年的时间以来,发展迅速。与传统印刷相比,数字印刷实现了数字化和可变的个性化印刷,以自己的独特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数字印刷不但采用了与传统印刷不同的成像工艺,而且根据其记录信息的方式,其采用的印版也不同于传统胶印和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使用的印版——可重复成像印版。因为以静电照相成像技术、离子成像技术和磁成像技术等为基础的数字印刷系统也需要与传统胶印一样需要采用某种中间介质实现数字图文信息从计算机到纸张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三种喷流式显影工艺基于静电照相成像技术的数字印刷机同样需要输墨系统,使成像结果从静电潜像转为视觉可见的墨粉像。静电照相成像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贝尔实验室切斯特·卡尔松(Chester Carlson)。在基于静电照相成像的数字印刷机中,输墨系统用于将油墨转移到图像载体(光导鼓或光导皮带)。由于不同于传统印刷工艺,这一过程被称为静电潜像的显影。这里,油墨一词与传统印刷存在着较大差异,静电照相成像领域更习惯于称为呈色剂,英文名称为Toner。显然,显影装置应该与充电过程、所采用的呈色剂类型(单组分、双组分和液体呈色剂)以及要求的印…  相似文献   

15.
综合介绍国际展览会中的最近喷墨印花机的进展,并和新型静电印花机作比较,阐述了下一代环保型电子照相式数字印花系统的构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喷墨打印纸涂层中不同胶黏剂及其复配情况对油墨扩散和渗透的影响。实验以二氧化硅为颜料,以不同配比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VAE)和聚乙烯醇(PVA)为胶黏剂进行涂布,制成表面性能不同的喷墨打印纸。利用高压静电发射器和碾色仪在不同配方的涂层表面进行油墨扩散渗透实验和纸张吸收性测试,探讨了纸张涂层中胶黏剂种类、性能、配比对纸张亲水性和孔隙以及纸张吸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涂层中单独使用VAE或PVA作为胶黏剂时,油墨的扩散或渗透都比较严重,但当两者以适当比例复配时,油墨渗透和扩散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获得较大的印刷实地密度,纸张喷墨印刷适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杭州召开《数字印刷系统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4次工作会议,20余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对草案第4稿进行了充分讨论,确定将标准范围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印刷系统与印刷质量相关的使用要求及其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静电成像或喷墨成像为成像机理、纸张为承印物的数字印刷系统,其他类型的数字印刷系统可参照使用",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确定标准范  相似文献   

18.
诸应照 《印刷世界》2003,(10):45-46
虽然目前数字印刷对承印材料几乎没有限制,但若不考虑承印材料和数字印刷系统的适应性,往往就会出现你不想看到的印刷结果,得不到完美的产品。现在商务印刷中的承印材料排在首位的是纸张,所以下面就数字印刷中我们应怎样尽量去使承印材料(纸张)和印刷系统相适应作些分析。1纸张输送特性纸张是活性比较大的原材料,它对很多外界条件都比较敏感,不管是有光泽无光泽或克重大克重小的纸张,对湿度、温度以及在被加工过程中所承受的机械作用都比较敏感。静电成像数字印刷中的纸张要受到以上所有因素甚至更多因素的影响。数字印刷过程的良好运行首先…  相似文献   

19.
据我了解,目前国内书刊印刷企业对高速喷墨印刷机的热情还是比较低的,因为高速喷墨印刷机需要的投入大,而书刊市场的需求少,成本回收困难。企业总是以盈利为目的,不能盈利的投资,企业很难实施。虽然高速喷墨在印刷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对纸张要求上并没有任何优势。目前,数字印刷基本要求纸张克重在60克以上,而高速喷墨对纸张的要求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20.
高晶 《数码印刷》2011,4(4):37-40
喷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许多人把2010年称为"喷墨年",但是我们只是触及到这一技术的表面。实际上,需要印刷账单文件的业主多年来已经接受了喷墨印刷的方式,投资购置设备,每分钟将数百英尺的纸张转变为由数据驱动印刷而成的文件。商业印刷及书刊印刷商现在也开始转向这种设备,因为印量已经降到胶印或电子照相(EP)类数码印刷机在成本上都不能与其竞争的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