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决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不足的问题,进行30个设置加劲肋或栓钉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推出试验.核心区混凝土采用2种水胶比和3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通过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钢管应变,分析钢管内不同构造措施和混凝土类型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平加劲肋试件抗剪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纵向加劲肋、水平加劲肋均能有效提高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残余黏结强度和耗能能力;纵向加劲肋与水平加劲肋的复合构造改善效果最好,复合构造与2种构造简单叠加结果相比,黏结强度提高5.4%;栓钉构造仅增加初期黏结强度,对残余黏结强度影响不大;随着构造措施的加强,相比于高水胶比试件,低水胶比试件的黏结强度提高更多;再生粗骨料全取代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不稳定;采用的水平加劲肋试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相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宁夏大温差、大湿差的自然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对比了标准养护、室内自然环境和室外大温差、大湿差环境下普通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在保证洒水养护的前提下,室外大温差、大湿差环境下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比标准养护略高,室内自然环境下抗压强度最高;室内自然环境和室外大温差、大湿差环境下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均为脆性劈裂破坏。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室外大温差、大湿差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干缩微裂缝较多,但骨料和浆体的界面处粘接良好,可认为是其抗压强度未劣化的主要原因。良好的界面过渡区和较少的内部微裂缝使得室内自然环境下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弃矿渣与水泥加工的绿色环保胶凝材料来配置绿色混凝土,为探究C30、C50两种强度下不同绿色环保胶凝材料取代率的混凝土力学强度变化规律,从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两个方面设计力学实验,研究绿色环保胶凝材料混凝土在7d和28d两种不同养护时间下试件的力学强度变化。由结果可得,C30强度混凝土7d和28d养护的抗压强度整体随着绿色环保胶凝材料取代率的逐渐增高而逐渐降低,呈现一种负相关趋势;C50强度的绿色环保胶凝材料混凝土相对于C30强度的降低趋势更加明显。C30强度混凝土7d和28d养护的劈裂抗拉强度整体随着绿色环保胶凝材料取代率的逐渐增高而逐渐降低,同样呈现一种负相关趋势;C50强度的绿色环保胶凝材料混凝土与C30强度的降低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商品混凝土早期时随轴心受拉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硬化早期,由于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和收缩应力较大,而抗拉强度却相对很低,因此很容易产生非荷载裂缝.为得到较精确的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混凝土轴心受拉试验装置成功地解决了试件对中困难的问题,并对C20、C40、C60 3个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进行了3 d,7 d,14 d,28 d轴心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均不离散,进而得出了商品混凝土早期轴心抗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并对商品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发现规范中二者之间的换算系数偏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剑麻-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设计了30组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测试并分析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剑麻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单掺和双掺均能大幅提高普通混凝土基本强度,试验中纤维体积掺量为1.5 kg/m3时,单掺剑麻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5.65%~15.74%;单掺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3.03%~9.14%;混掺剑麻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基本强度提升8.33%~21.31%,且试件强度提升效果表现出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研究成果对剑麻-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制备以及植物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武汉市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实测温度,试验研究了高温高碱环境对纤维自身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展趋势.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在10%浓度的NaOH溶液中浸泡24 h且经历室温—65℃—室温循环,纤维自身力学性能下降约10%;处理后的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对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无不良影响;不同养护温度下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发展趋势差异明显,65℃养护1 d龄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可达标准养护28 d龄期相应参数的97%,74%,74%,4 d龄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有一定增长趋势.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实体结构强度评定需考虑水化温度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单轴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早龄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以及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加载试验和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了早龄期阶段力学指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拟合相关参数,提出了分段式的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公式,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早龄期C40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龄期非线性增长,7 d是增长变化的分界时点;随着龄期的增长,峰值应变减少,脆性变大;早龄期C40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与充分养护龄期混凝土形状相似.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大多采用劈裂抗拉试验方法检测,探明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对混凝土结构有实际意义。在对国内外关于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的回归分析,提出了适用于C60以下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式。结果表明,依据所提出的关系式由抗压强度所计算出的劈裂抗拉强度与试验值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钙质、硅质骨料混凝土立方体和棱柱体常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试件养护龄期,骨料类型对其影响较小。相对而言,骨料类型对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对早龄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静力压缩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静压力作用下,钢纤维掺量对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研究了静拉力作用下钢纤维掺量对其抗拉强度影响;通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动态压缩试验,研究了形状效应、应变率效应对其动态抗压强度、极限应变和动力增大系数(DIF)的影响;通过动态劈裂试验研究了应变率效应对其动态抗拉强度、极限应变和动力增大系数(DIF)的影响.研究表明:2.5%的钢纤维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静力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并能显著减小泊松比,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同时,动压力作用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极限应变和DIF均随试件高径比的增大而提高;动态劈裂作用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极限应变和DIF亦均随高径比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基于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及同尺寸整体现浇对照柱试验建立构件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其轴压荷载-位移响应及失效形态。针对界面粘结性能、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打印模板厚度、荷载偏心距等参数开展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叠合柱轴压极限承载力随着薄弱界面剪切强度、刚度及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打印材料的抗压强度高于现浇混凝土,叠合柱抗压极限承载力提升率与打印模板厚度呈近似线性关系,叠合圆柱的抗压极限承载力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呈近似线性负相关。此外,偏心距对叠合圆柱极限承载力下降幅度的影响大于现浇圆柱。  相似文献   

12.
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拉压比的影响.参照国家标准和试验方法,按不同的纤维掺量设计了9组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以及3组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和1组普通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进行了大量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并对拉压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对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可使抗拉强度提高10%~30%,使拉压比增大到0.06~0.068;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8%、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11%时,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为0.068;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试验为近似于延性断裂破坏.结论掺加适量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拉压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lightweight concrete,UHPLC)是一种由高强水泥浆体、漂珠和纤维组成的密度低于1 950 kg/m~3的新型水泥基结构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及养护龄期对UHPLC抗压强度、轴拉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UHPLC中漂珠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增长,UHPLC的抗压强度、轴拉性能和弯曲性能均提高,并出现明显的应变强化现象,说明养护龄期对UHPLC基体强度和纤维-UHPLC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均有显著提高作用;高温蒸汽养护3 d可促进UHPLC基体早期强度发展,使UHPLC的抗压强度和弯曲性能迅速达到标准养护28 d时的水平,显著缩短养护龄期,但对纤维-基体界面黏结强度的贡献不大,黏结强度仍主要受龄期影响;UHPLC实测密度为1 815.2 kg/m~3,100 mm立方体抗压强度达103.1 MPa,极限抗拉强度达7.60 MPa,极限拉应变达0.431%,出现明显的应变强化现象,弯曲峰值强度达22.43 MPa,满足了RPC160的抗折强度要求,实现了水泥基结构材料轻质高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OntheCharacterandMechanismoftheDrillingForceForSiCw/AlComposite¥HANRongdi;LIXiangqi;YANChunhua;GENGLin(韩荣第,李向麒,严春华,耿林)(Dept.o...  相似文献   

15.
Using composite cubic specimens of new-old concrete,the bond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failure mechanism for the interface of new-old concrete in saturating state were explored when exposed to freeze-thaw cycling. Specimens were experienced for 0,25,50,75,100 and 125 freezing cycles. The roughness and adhesion agent including cement paste,cement mortar and cement paste with 10 percent of UEA expanding agent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ond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increased numbers of freezing-and-thawing cycles. The roughness and adhesion agen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bond strength.  相似文献   

16.
通过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强度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分数(0.0%~2.0%)、3种钢纤维类型(MF,SF,BF)、再生粗骨料处理方式以及试件尺寸变化对再生混凝土劈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当纤维体积分数超过1.5%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接近甚至超过天然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类型对再生骨料钢纤维混凝土影响显著,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和天然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比较接近,其中BF钢纤维增强效果最好;尺寸效应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比天然钢纤维混凝土显著;再生骨料处理方法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现行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计算公式仍适用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不同养护龄期的力学性能,并比较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RA-SCC)与天然骨料混凝土(NA-C)、自密实天然骨料混凝土(NA-SCC)的力学性能差异,开展了以养护龄期、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类型为参数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A-SCC与NA-C、NA-SCC的7 d强度发展速率基本一致,但其56和90 d的强度发展速率则显著高于NA-C,略高于NA-SCC; 28 d劈裂抗拉强度比NA-C降低了约38. 3%~56. 1%,比NA-SCC降低了约17. 5%~21. 3%; RA-SCC的脆性特征较NA-C和NA-SCC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