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nafion固定稀土镧、铈、镨、钕、钐、铕离子分别制备稀土修饰电极,通过其在不同pH值下的磷酸缓冲盐溶液和血红蛋白溶液中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考查了稀土修饰电极在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响应。  相似文献   

2.
DSA电极电化学催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阐述了4种DSA电极的制备方法:热分解法、溅射法、电沉积法、溶胶-凝胶法。介绍了稀土掺杂的DSA电极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简单地分析了稀土的掺杂对DSA电极的催化活性、稳定性、使用寿命以及析氧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2):498-503
对DSA电极制备方法和应用方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DSA电极的制备条件、表面形貌、稳定性能等方面对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对电极性能的影响。阐述了DSA电极在水体处理、化工原料制备、电镀以及湿法冶金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根据催化层的组分对DSA电极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组分的DSA电极与其应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DSA电极的制备和应用方向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展望了DSA电极在催化机理、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方熠  郑思宁 《广东化工》2014,41(20):89+91
裸玻碳电极的性质、功能较为单一,应用较为有限。为了拓展其应用领域,对玻碳电极进行表面修饰,玻碳电极表面修饰已经成为当前电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在研究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当前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的应用领域及表面修饰剂的种类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属氧化物涂层钛电极(DSA)因其自身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综述了DSA电极在掺杂元素多元化、制备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以DSA为电极的电化学处理方法与其他技术联用的情况,提出了以DSA为电极的电化学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构建的化学修饰电极用于多巴胺电化学检测已经被广泛研究。当前电极研究策略主要为采用复合材料并构建三维结构以增大吸附表面积。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纳米碳修饰材料与纳米金属修饰材料,比较分析了其表面结构形貌对多巴胺吸附的影响及吸附机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构建三维修饰电极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一维形貌,三维形貌结构的修饰电极往往具有更好的检测能力,三维结构不仅能显著增大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还可能产生“薄膜效应”,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响应灵敏度,但超过一定限度会减缓响应时间,第一性原理分析表明,多巴胺在纳米修饰电极材料表面的吸附机制是化学吸附。最后指出了在改进修饰电极结构设计合理性、增强抗干扰性和提高选择性,以及新的检测控制机制分析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电分析方面,修饰电极的研究领域十分活跃。为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各种修饰电极相继出现,如碳糊电极、涂层电极及共价键合型修饰电极等。这些修饰电极,大多是在原有电极如玻碳电极上进行物理涂敷或化学处  相似文献   

8.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金微粒修饰的金刚石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得到的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查了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有显著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其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细胞色素C在修饰电极上呈现吸附控制的电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较传统纳米材料有许多独特的性能,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的研究是其新热点;按修饰方法的不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分为直接修饰和非直接修饰电极两大类。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相关研究,阐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直接修饰电极、静电纺丝技术非直接修饰电极的相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应用;指出由于静电纺丝纳米材料的多样化与优异性,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具有灵活性与灵敏性,其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染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极具开发潜力,在未来多个领域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秦悦  林小秋  郑琳姗  李惠雨  刘远峰  彭利冲  李从举 《精细化工》2021,38(9):1737-1745,1756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就能实现同步产电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绿色能源装置.电极作为MFC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污染物降解及产电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MFC电极,主要包括碳基/合成材料修饰电极、导电聚合物/复合物修饰电极、金属/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及其他材料修饰电极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对MFC电极材料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工作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经常采用滴镀、电化学聚合和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综述了工作电极的表面修饰方法和表面修饰电极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表面修饰电极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15,(6):1117-1121
综述了碳纳米管(CNTs)/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层层组装法和电共沉积法等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CNTs/PANI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抗坏血酸、葡萄糖、酚类及多酚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修饰电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6):1117-1121
综述了碳纳米管(CNTs)/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层层组装法和电共沉积法等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CNTs/PANI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抗坏血酸、葡萄糖、酚类及多酚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修饰电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O纳米颗粒,并将其成功修饰于电极表面。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制备的CuO修饰电极具有十分优越的电化学活性,可以在葡萄糖的性能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镍电极的修饰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系列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Ni(OH)2的晶型和镍电极的制备工艺对电池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文章以镍-氢电池作为对象,着重研究作为电池正极的氢氧化镍电极。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电极的活性物质Ni(OH)2,以Co、Zn和稀土作为掺杂剂对电极进行修饰,并对不同掺杂方式构成的电池进行了测试。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Ni(OH)2的外观、颗粒大小;通过恒电流放电曲线比较各电极的放电性能,并通过XRD谱图了解样品的晶型结构。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的Ni(OH)2晶体为最佳;在添加剂方面,Zn、Co、Sm均对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碳纳米管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旭志  焦奎  赵常志  孙伟 《化学试剂》2006,28(12):717-723
综述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在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CNT电极和CNT修饰电极的制备、电化学特性及应用,并对其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前景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甘蔗渣为原料,KOH为活化剂,SnCl4·5H2O为修饰剂,采用微波法制备了SnO2/活性炭粒子电极,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线性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分析了粒子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以4-氯酚为目标污染物进行电化学降解实验,对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nO2成功地负载于粒子电极表面。在微波功率640 W、微波时间15 min、质量分数10%的KOH、质量浓度200 g/L的SnCl4·5H2O条件下制备所得粒子电极显示出最高的电子传导系数和最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在以DSA板作阳极,钛板作阴极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电解4-氯酚的质量浓度500 mg/L的模拟废水150 min,4-氯酚去除率达到96.15%。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氧化技术在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氧化电位高,且电极发生严重腐蚀等现象,通过对电极进行修饰,以降低电极的过电势,增加电流响应,提高电极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文采用滴涂法分别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NTs/GCE)和石墨烯修饰电极(Graphene/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修饰材料已经成功修饰在电极表面;通过对比四环素在两种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四环素在MWCNTs/GCE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信号明显,且氧化峰电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位阶跃的方法沉积Pd纳米颗粒,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获得了分散性良好的Pd纳米粒子,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该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双氧水的还原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可用于对H2O2的检测,其检测下限为3.7×10-6 M(S/N=3),检测的线性范围为8×10-6~5×10-3 M。制得的修饰电极对双氧水的催化还原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生物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痕量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等物质的检测中,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检测范围、灵敏度等检测性能是近年来的重点研究内容。掺硼金刚石(BDD)电极基于其优异的物化性质,是目前生物传感器理想的基底材料之一,但其存在价格昂贵、传感性能不高等问题,而化学修饰是提高BDD电极传感性能的有效途径。系统论述了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和电沉积法3种当前主流的BDD基底修饰方法,在阐述其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方法所修饰的BDD电极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了各修饰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总结了BDD电极作为基底材料应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BDD电极的修饰和潜在的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