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RTK(实时动态差分法)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该技术应用到长输管道测量中能大幅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文章以Trimble 5700 GPS接收机为例,介绍了RTK技术用于长输管道测量的基本原则、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以及检验、中线位置的确定、数据采集格式、数据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一、利用RTK模式对原油输送管道赤壁-长岭管段线路进行测绘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以其独特的实时显示定位结果,可以实时了解定位精度。该技术作业时间短,效率高,逐渐在地形地籍测量、工程测量等方面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RTK和PPK相配合在航测外业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吉涛 《物探装备》2007,17(4):288-290,301
RTK(实时动态GPS测量)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厘米级的三维定位结果,速度快、精度高,但应用范围受自然条件限制。PPK(postprocess kinematic后处理动态测量)技术,可以克服RTK的某些不足。本文分析了RTK、PPK作业方式的原理,对两种作业方式进行了比较,针对其优点,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探索出RTK和PPK相配合在摄影测量外业像控点测量的作业方法,使这两种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相得益彰,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GPS RTK定位技术具有实时、快速、精度高、所需控制点少、外业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用于山区公路测量,解决了通行、通视困难的难题.本文以巴基斯坦某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公路工程中GPS RTK测量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GPS—RTK技术在油气管道中线桩放样中应用的过程。通过对比,就GPS—RTK所得成果与不同测量方法所得测量成果进行较差分析,得出GPS—RTK技术可以在油气管道中线放样中应用及GPS—RTK比常规测量方法更优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董玉东 《录井工程》2012,23(2):68-70,93
电台模式的常规RTK(实时动态差分系统)测量范围小(15km以内),单基站CORS系统下的网络RTK测量覆盖范围较大(70km以内),单基站CORS系统主要应用于胜利油田的井位测量,在西部偏远地区由于架设基站不便,且测量覆盖范围不够大,两种RTK均不便于采用。StarFire星站差分定位系统则不需要架设基准站,且测量覆盖范围广,单台GPS接收机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为了提供满足规范要求的井位测量结果,阐述了StarFire星站差分定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介绍了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求取和对转换参数在控制点进行检核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该定位测量系统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通过4口井采用星站差分与RTK测量的比较,证明星站差分GPS井位测量结果可满足测量指标要求;100多口井的测量应用表明,该系统在井位测量中与常规RTK工作模式相比,可节约30%~50%的人力物力,特别适用于不适合建立CORS系统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能够在数千万平方公里乃至全球范围内,利用单台GPS接收机进行分米级的精度的实时动态定位。而正是这一优势,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物探测量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并结合物探测量的特点,对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物探测量中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GPS接收机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三年来,GPS接收机发展迅猛,品种型号繁多,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导航型接收机已超过270种,测量型接收机也已有50多种。从1981年第一台民用GPS接收机问世以来,GPS接收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或称三代)。1981~1985年为第一阶段,第一代接收机的典型代表是Macrometer V-1000,其特点是:一单三大。即单频,体积大(234 048cm~3),重量大(71kg),功耗大(350W)。此外,同时参加观测的几台接收机之间要借助外部频标来实现同步。尽管有这些缺点,但它给GPS民用精密定位开创了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实时动态差分GPS(RTD/RTK)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望贤  张兴旺 《石油仪器》1997,11(1):3-6,11
80年代以来,实时左分GPS测量技术发展很快。近年又有重大突破,从常规实时动态差分GPS(RTD)发展到载波相位实时的动态差分(RTK)。文章就RTD与RTK发展现状及其原理方法。定位精度及其优缺点进行讨论、可供专业人员或单位选型参考 。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例,介绍Trimble 5700和Leica GX1230 GPS接收机在RTK测量和静态测量方面进行联合作业的实现方法。事实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前物探测量普遍应用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而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系统下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网络RTK)是一种新型测量定位技术。通过在工作原理、设备配置及作业流程、误差处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常规RTK相比,网络RTK在测量精度、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上均更具优势,并在HM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的实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油气田控制测量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技术)原理及GPS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的计算公式,采用Bernese及TBC软件,分别对某气田首级控制网的中2个C级GPS点、1个检查点及4个首级控制点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将Bernese解算的坐标做投影换算,以3个已知点作为公共点,解算气田区域内平面直角坐标转换4参数,建立转换模型,得到基于IGS的PPP高斯平面坐标,并将Bernese和TBC计算的坐标和高程结果相比较,通过精度和成本分析,得出PPP技术应用于油气田控制测量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简要地叙述了RTK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写内容及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对技术设计的要求,以供有关采用RTK技术从事石油物探测量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GPS卫星定位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本文针对油田地面工程测绘工作领域,结合作者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介绍了GPS接收机的选择及GPS卫星定位技术在油田控制与工程测量,形变测量及航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GPS RTK技术和PPK技术联合作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卫明,王志伟,王永平.GPS RTK技术和PPK技术联合作业探讨.物探装备,2006,16(4):303-304 本文介绍了GPS RTK技术和PPK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两种技术联合作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Scorpio6002、6502 GPS接收机在物探测量野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常见数据错误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影响山地地震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GPS(RTK)测量的高程精度、森林覆盖区、恶劣地形条件下的作业效率等问题。由于山区地震勘探测量涉及了大地测量、GPS卫星测量和工程测量的技术领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对现有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GPS测量的高程精度取决于高程异常值的精度,而现有的资料精度在山区普遍较低,要在短时间内建立高精度高程异常数据库非常困难,有限的勘探投资也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高程异常值的精度,因而利用山地勘探区内现有的国家及行业布设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拟合是较好的解决方式。此外,山地地震勘探测量主要针对物理点进行放样,它既要符合测量精度要求又要满足地震勘探对物理点的特殊要求,因而作业效率十分低下,故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是综合应用多项技术。文章介绍的提高山地地震勘探测量精度和效率的几项实用技术是通过多年实际野外作业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后总结出来的,在解决采用GPS(RTK)测量的高程精度问题和提高山区地震勘探测量工作效率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物探测量领域,RTK技术以其精度高、实时、高效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在测量作业时某些技术问题处理不当或操作失误,也会对测量成果造成严重影响。文章介绍了RTK的技术特点,并结合物探测量的实际情况,对保证物探RTK测量精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沙漠、山地、黄土塬等地区的地震勘探施工中,受障碍物遮挡,很多区域差分电台信号弱甚至没有信号,导致RTK作业时无法正常初始化,严重影响测量作业效率。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GNSS接收机可实时接收的卫星数量大幅增加,PPK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对PPK定位技术的技术原理、方法流程、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无网络条件下,PPK定位技术应用于地震测量的可行性,在实际生产应用中,PPK定位技术测量精度满足地震采集相关规范要求,作业效率显著提高,可作为RTK测量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介绍在伊朗海斯特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中使用的测量坐标系统,水准面模型等。针对施工中所遇到的大面积椰枣树林和众多沟壑,经实验采用了相适宜的测量施工方法,既保证了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又提高了施工进度。另外,对GPS接收机的校验方法和数字地图的使用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为以后其他类似工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