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C-X可望恢复试验美国国家航宇局已答应提供100万美元的经费用来准备恢复DC-x单级入轨火箭的试验,如果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试验工作可望于4月初开始。去年DC-X进行了3次垂直起飞和着陆试验,10月22日因经费用完,试验暂停,火箭封存在白沙导弹靶场,...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防部暂停DC-X试验美国国防部于1993年10月下旬暂停了DC一x的试验,从而使这个已经进行过3次飞行试验的单级入轨火箭技术计划暂时搁浅。暂停试验的原因是原定计划经费已经用完,国防部拒绝增拔经费。DC-x是按照以麦道公司为首的17家公司与弹道导...  相似文献   

3.
根据未来航天运载系统需求,提出采用液化天然气(甲烷、丙烷)作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的问题。重点对若干个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系统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是:采用液氧-碳氢燃料-液氢的三组元、两工况液体火箭发动机是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展的新方向,为研制单级入轨的新型运载火箭提供新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4.
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正在研制一种高空补偿火箭发动机喷管,它可以使传统的单级入轨运载器的有效载荷运载能力增加一倍。该公司和空军在去年十月底签订一项为期36个月,价值为190万美元的合同,对几种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没计和冷却方案进行研究,最后以完成高空补偿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制造和试验而结束。全尺寸的喷管将在推力为16500磅的 RL10火箭发动机上进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低速飞行时使用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高速飞行时使用火箭发动机加速、且二者都以液氢为燃料的完全可重复使用、水平起降、从地球发射入轨的运载器方案。用液体空气循环为涡轮-火箭发动机提供氧化剂。当涡轮-火箭发动机以Ma=2~5或6在大气中飞行时,可收集、分离和贮存纯液氧,为后继火箭发动机提供90%的氧化剂。这样可使起飞重量和所需推力大大减小。在收集空气末段降低轨道高度,可减小翼面积,从而增大载荷。用现代材料(如石墨聚合物)直接取代铝或铝锂合金是达到单级入轨运载器结构重量目标的关键因素。采用“驾波器”气动力构型,也是一项很有希望减轻运载器重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中简单回顾了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发展历史,指出垂直发射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存在严重的缺点是,运载效率低下,技术途径充满风险。论证了水平发射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的可行性。认为水平发射是提高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运载效率的重要途径,亦是在技术上比较容易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和研制成功一种中等尺寸的液氢火箭发动机之后,日本现在正在制造一种尺寸更大的液氢发动机。与此同时也正在研制一种单级入轨飞行器使用的液化空气火箭发动机(ALRE)。日本人已经掌握了美国空间计划所需要的动力装置基本技术方面的一些秘密,因此他们希望美国能够邀请他们共同开发空间技术。几年前日本曾参加了多国研制的V-2500发动机计划。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先进航天运输系统用高超音速吸气式推进系统,对研究的每一种推进系统,都给出了它们的构型、循环图及简短的应用评估.为提高说明效果,将推进系统分为4大类:涡轮冲压发动机、涡轮火箭发动机,火箭冲压发动机和涡轮冲压火箭发动机。基于其循环图和工作特性,试图找到适用于单级入轨和两级入轨航天运输系统的最好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推进技术是发展航天事业的基础。航空航天运载器的运载方式及其能力,取决于他们所依赖的推进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航空航天用的各种发动机,包括现代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及吸气+火箭组合发动机,不同运载方式的运载器,包括单级入轨SSTO及双级入轨TSTO运载器,并对他们进行简略评述及技术排队。  相似文献   

10.
美国空军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单级入轨(SSTO)火箭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级设计方案是安全、经济的。单级入轨火箭主要沿用了飞机式的结构和操作。  相似文献   

11.
国家航宇局确定X-33承包商7月2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州宣布,美国国家航宇局选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X-33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火箭的主承包商。1995年航宇局与三家公司签订了提出X-33初步设计方案的合同,这三家公司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7月29日成功地进行了俄罗斯的RD-180火箭发动机的热试车,试验是在国家航宇局马歇尔航天中心的试车台上用宇宙神3A火箭的试验件进行的,试车持续了10s。RD-180发动机是俄罗斯艾诺戈麦什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洛马公司将把它...  相似文献   

13.
航天飞机开创了近地轨道空间运输的新纪元。当前正在研究和评定更先进的空间运载火箭所需的技术要求。崭新的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衍生的运载火箭都能从先进烃类发动机得到好处,一些方案已经做过研究。本文对某些采用烃类发动机的单级入轨运载火箭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丙烷分级燃烧的发动机最适合用于单级入轨运载火箭。文中还介绍了采用先进的发动机材料的潜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麦道公司将恢复DC─X的飞行试验美国远景研究计划局最近决定通过弹道导弹防卸组织的单级火箭技术办公室拨出510万美元用于DC-X火箭的飞行试验。麦道公司将获得510万美元的350万,其余160万美元将拨给白沙导弹靶场作为试验用经费。试验将在5~8月期间...  相似文献   

15.
英国未来的SKYLON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KYLON是英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采用涡轮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水平起降、单级入轨运载器,其新颖的轻质结构设计是在吸取了HOTOL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完成的.详述SKYLON的设计方案和采用的"佩刀"(SARBE)发动机方案.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三角快帆单级入轨运载火箭荀明(北京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者按国外经济可靠、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究工作由来已久。最近,为降低航天运输系统飞行费用,提出了几种载人近地轨道运载器设计方案。其中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单级入轨火箭已列入先进载人运...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务院将很快批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俄罗斯厂家投资,以便在俄批量生产该公司下一代宇宙神火箭所需要的俄RD-180发动机。如获批准,洛-马公司将向俄罗斯艾诺戈麦什公司提供2500万美元的资金来改造其RD-180火箭发动机的生产设施。生产设施改造以后,艾诺戈麦什公司将能满足洛-马公司的商用宇宙神3和宇宙神5火箭计划对RD-180发动机生产的要求。2500万美元的投资也是艾诺戈麦什允许在美国生产RD-180的先决条件。将来,在艾诺戈麦什生产商用火箭所需的RD-180的同时,美国也有一家工厂在为洛-…  相似文献   

18.
巴伐利亚航空公司在研制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德国航空航天公司(DASA)和汤姆逊-CSF公司的合资公司巴伐利亚航空化学推进剂公司正在为德国的HFK高超音速导弹计划研制双脉冲火箭发动机。HFK导弹计划是由DASA和博登湖仪器公司(BGT)联合牵头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是实现单级入轨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以液氧为氧化剂,以高密度的烃类燃料(如煤油)及液氢为燃料,在低高度飞行段采用三组元,在高空采用液氧/液氢双组元,提高了发动机的密度比冲.通过系统平衡计算设计的三组元发动机,建立在YF-75发动机的基础之上,充分继承了已有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研制成果,是可以在短期时间内实现的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龙玉珍1986年2月,来自美国NASA、国防部和工业界的成千上万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参加了Χ-30吸气式单级入轨航天飞机设计和飞行试验的研究与发展探索。该项工程的特点是列出大约10项关键的从未飞行过的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60年代初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