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钟,壶型为钟,德,是修辞,最具代表的作品便是邵大亨的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宫廷之繁缛习气。  相似文献   

2.
德钟壶作为传统的经典器形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德钟壶是紫砂大师邵大亨的代表作,亦表现出大师杰出艺术造诣,经过无数年的历练,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将德钟壶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和再创作。  相似文献   

3.
紫砂壶器常以优雅的器型,巧夺天工的工艺。把壶里的祝福心愿反映得更加深远。从事紫砂艺术,要具有深厚而全面的艺术修养,这些对紫砂艺术的创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以紫砂“报春寿桃壶”为例,探析此壶的艺术创作以及祝福的寓意。  相似文献   

4.
陈玉蓉 《陶瓷》2023,(11):155-156
德钟壶在紫砂艺术的器型之中并不显眼,但那种浑然天成的神韵却是普通制陶者难以达到的水准。因为一把好的德钟壶,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德惠天下、坚如磐石的感觉,所以许多的匠人都会把临摹德钟壶作为艺术生涯的开端,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过程之中,寻找到紫砂光素器制作的玄妙之所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德钟壶》,它恰好具备这样的水准,并把紫砂光素的特征演绎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细节的处理之上,和过去的作品相比较,更加地符合人体力学和使用的习惯,在壶嘴、壶把和壶钮等细节的处理之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之中,能够更加体会到创作者的用心良苦,从而引起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不断关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5.
陈江 《江苏陶瓷》2014,47(5):57-57
四方壶是紫砂方器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器型,在诸多器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欲结合紫砂作品“雅方提梁壶”谈谈方壶的创作经验,展示传统器型在现代创新后绽放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优雅的器型,巧夺天工的工艺,能使紫砂壶的意境更加深远。制壶艺人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慎密严谨的思维以及构思能力,才能在紫砂壶的造型上展现出高品位的姿态,这种茶壶才能更具有收藏价值。同时,制壶艺人们也要灵活地运用书画、雕刻、金石等方面的技艺,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善于抓住大自然中超凡脱俗的景和物,从而创作出具有一定寓意的作品,这才是上乘的紫砂壶器。  相似文献   

7.
人的审美形式纷繁多样,艺人们的思维千变万化,但紫砂壶的创作理念都是为了体现壶器的实用性与气韵美,这一点则是一致的。从传统经典作品中去汲取养分,然后进行研究、分析,并细细揣摩,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探索、追寻,总结经验、古为今用,而紫砂“碧池情趣壶”的制作就刚好做到了这点。  相似文献   

8.
紫砂壶的一些趣味,是陶艺工作者通过创造形象来引发观者想象力的,比如紫砂“提梁开片石瓢壶”就别具匠心。在“石瓢壶”的基础上设计了圆形提梁,使人仿佛看到彩虹高悬的美景,嗅到雨后的清新空气.从而心旷神怡。“石瓢壶”型的开片花纹又若被岁月淘洗过的痕迹,在观者脑中产生一种岁月静好的主观感觉,使整把“提梁开片石瓢壶”突然有了生气。这样的审美效果,是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也就是“虚”、“实”相结合的结果。从制作者的角度说,如果我们没有活跃的艺术想象力,对紫砂“提梁开片石瓢壶”的“实”的形象进行再加工,也就不可能使观者产生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9.
自紫砂壶诞生以来,艺人们设计出各种丰富多样的紫砂作品。这些作品具备的美学价值为世人所赞叹,由于紫砂壶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于一体,作品本身也被人收藏。紫砂"德钟壶"以其独特的造型、审美意蕴,使人在欣赏之余,还可以感受到壶器的君子之风,而壶器的价值由此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的四方方器作品形体优美、工艺严谨、气韵生动、造型古朴、技法独特。四方壶透露出豪爽、刚劲、正直的阳刚之气,非圆壶能达到的。此外,四方壶所具备的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以及力度到位等工艺特点,也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的紫砂壶器。  相似文献   

11.
“花影壶”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传统的光货器型及筋纹器型,把它们各自的优点集中在一种器物上,设计出有别于传统、有作者个人风格的新的壶式。  相似文献   

12.
张宏桃 《江苏陶瓷》2012,45(3):23-23
紫砂茗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之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几何形体。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筋纹形体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求。几何形体壶器光洁素雅.没有任何雕饰与刻绘.如传统的“提璧壶”、“汉君壶”、“掇球壶”、“竹鼓壶”、“合盘壶”、“四方壶”、“六方壶”、“洋桶”等等,这些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壶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13.
冯伟 《江苏陶瓷》2014,(6):57-57
宜兴紫砂自明、清成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与文化、实用与欣赏、材质与审美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灵方壶”将紫砂方器造型艺术与书法、绘画、篆刻的交融,展现出书、画、陶相互辉映的美丽,蕴含文化紫砂的特质和灵魂。  相似文献   

14.
王勤妹 《佛山陶瓷》2011,21(12):54-55
“文革壶”成为现今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新宠,反映在器物上的文革内容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象,本文通过介绍“文革壶”的形成原因、器型特征等内容,使读者对“文革壶”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收藏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琴 《江苏陶瓷》2012,45(1):57-57
紫砂壶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名家、名壶层出不穷,各个流派异彩纷呈。紫砂壶大体有几何型、自然型、筋纹型三种造型。简单来说紫砂壶可以分“筋纹器”、“花货”、“光货”。尤其是千姿百态的花货,如“莲花壶”、“荷花壶”、“蟠桃壶”等,以高雅大方、清秀不俗、形态各异、款式新颖的风格在紫砂艺苑中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笔者的《新德钟》壶以紫砂光器的制作方法及规则打造出来,不仅保持了德钟的韵味,更增添新意,提升了品位。壶身饱满丰润,形制较高,但鼓腹浑圆,浅口圈足上下对称,无论在哪个角度都深刻融入严谨的艺术作风。  相似文献   

17.
莫顺仙 《江苏陶瓷》2011,(6):64-64,68
紫砂壶“小世界,大乾坤”,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其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型,从“汉扁壶”、“掇球壶”、“仿古壶”、“线云壶”到“菱花壶”、“鱼化龙壶”、“合菊壶”、“风卷葵壶”等艺术造型,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历经数百年来的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沿传至今,虽古犹新。  相似文献   

18.
《高风亮节壶》,是竹壶中的珍品,此壶全面体现出设计、造型、雕塑、贴塑技法上的精湛技艺,壶的器型高爽、气势雄伟,嘴、把,及束腰的竹枝劲挺灵动,静中有动,取其名为“高风亮节”,以竹拟人,令人观之无不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裴剑清 《江苏陶瓷》2014,47(5):15-16
紫砂方壶是方器中的经典器型之一,壶器的整体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线条呈现出了气势挺拔、英姿飒爽之气势,从而成就了紫砂方器之美,演绎着光素器的独特魅力。紫砂“方钟壶”作为方器中的经典款,有着古朴典雅的造型,又有着浑厚大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范建强 《江苏陶瓷》2012,45(1):65+67-65,67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正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造型从大类可以分为光货、花货和筋囊货。光货造型又分为圆壶、方壶和提梁壶。其中提梁壶是紫砂器型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型,造型典雅高贵,极富文人气息。深受紫砂藏家的喜爱。明代的“大彬提梁壶”,清代的“旭茂提粱壶”,近代顾景舟的“提璧壶”都是提梁壶中的传世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