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是当下关注热点。从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两会"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理念的提出,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但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群内各单体城市的精准定位尚未完成,城市内部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严重。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11座城市的功能定位进行探讨,相信对实现湾区城市的精准定位和错位、异质化发展,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目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建设是促进大湾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大湾区人才互通与流动的重要途径.结合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及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的经验,基于国内研究现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研究中存在基本框架、质量标准、运行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提出构建"共识"理念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实质等效的质量标准、"共治"基础上的评价运行机制和区域高校相互衔接的自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程咨询》2023,(2):27-29
<正>获奖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奖次: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刘玉峰、林金海、陈高鹏、黎以焚、周子豪一、项目背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塑造健康湾区,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广州市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湾区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医疗产业,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如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是广东构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命题。本文聚焦粤东西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特点,提出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以梅州市为案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课题提供参考,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提供思路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9年间大湾区市级面板数据测度了大湾区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并采用GMM模型实证了金融集聚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与地区GDP发展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促进作用,且金融集聚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非线性影响。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15—2019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效率总体呈现递增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3.8%,增长动力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旅游业效率提升.各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江门、惠州、佛山旅游产业效率水平处于领先优势,全要素生产增长率高于5%;广州、中山、深圳、东莞处于第二梯队,增长率位于0~5%之间;肇庆和珠海处于下降趋势.从时间维度来看,各地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大部分城市以2017年为发展转型年,2015—2017年全要素生产增长呈现下降趋势,2017—2019年呈现增长趋势.最后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优化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周期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数据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景气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景气状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景气状态可分为剧烈波动期(2009~2013年)和平稳振动期(2013~2016年),2015~2016年科技创新景气状态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一致指数组指标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进行分析,各指标的增长率曲线均符合整体科技创新景气状态的周期特征,其中专利申请及授权量、高新区企业数量和人均GDP的增长率在2016年均有所回升,说明大湾区景气状态将度过低迷迎来新的繁荣期。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应当扩大湾区科技创新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融合、促进"9+2"市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铁作为目前我国最高效便利的交通设施设备,是各地区间联结的桥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高铁建设背景,以西南边境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各城市面板数据,对西南边境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关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更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土地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通过所得研究结果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层权重,对比2013年和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值;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土地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通过所得研究结果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层权重,对比2013年和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值;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经济意义是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效应。为探讨大湾区经济辐射的特点及其空间结构特征,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大湾区11市之间内部辐射的方向、过程、辐射效应大小,以及辐射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大湾区11市之间经济辐射双向发生,但辐射效果不理想,而且辐射效应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并无明显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资源丰富,研究地热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大湾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地热流、花岗岩分布、断裂、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和居里面深度等空间数据层,综合分析地热异常与地质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空间关联关系,揭示研究区地热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地热流值大于75 mW/m2、燕山期花岗岩边界或内部、与主断裂距离小于3 km、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大于1.6 mGal/km、航磁异常值为-5~5 nT及居里面深度小于15 km等区域,与地热异常区的空间关联密切;强地热异常的出现与居里面深度、燕山期花岗岩和主断裂关系最为密切.基于数据层分类,采用证据权重模型和加权信息量模型两种矿产资源预测方法对上述多元信息进行复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广泛且岩石热导率较高的低山或丘陵区地区易出现强地热异常,具有这一特征的江门西部、肇庆中部、广州东北部、惠州东北部以及深圳等地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资源高潜力区.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角度出发,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引力模型得出物流联系强度及物流联系隶属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大湾区物流网络结构的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联系程度总体较高;网络中有核心城市,存在4个凝聚子群,为核心-边缘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大湾区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各城市努力提升自身优势、避免结构洞,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突破子群限制,加强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城市的互动、健全网络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识别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生产、生态与生活)状态并诊断其耦合协调度是国土空间规划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以自然资源部2020年版Globeland30最新数据产品为基础,采用地表覆盖分类与三生功能映射法,结合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规模和生态服务价值3个综合性当量对粤港澳大湾区33个标准地域单元进行了三生功能评价与耦合协调度诊断。结果表明:大湾区生产功能指数位于0.347~0.969,生产功能较高的单元主要位于大湾区核心地带,特别是香港、深圳、东莞、广州南部、佛山东部、中山、珠海和澳门沿线区域;生活功能指数位于0.342~0.974,其整体与生产功能格局相似,但排名存在位序差异,说明各个单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规模并不完全正相关;生态功能指数位于0.306~0.952,基本呈现出与生产和生活功能截然相反的空间格局,但香港例外。从三生功能累积指数来看,大湾区整体并未呈现出从湾区核心向外围逐步衰减的趋势,低值区出现在核心圈层与边远圈层之间;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诊断来看,大湾区没有不协调单元,其中15个单元基本协调,17个单元中度协调,而高度协调发展的只有中国香港。从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协调发展视角分析了大湾区的三生功能以及耦合协调度等多个指数,诊断结果可为大湾区发展实施精细化调控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传媒产业市场占有率作为横轴和年增长率作为纵轴,构建产业转移过程中传媒产业选择的逻辑关系以及形成机理.利用行业吸引力矩阵,从多维角度详细分析传媒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社会黏性.根据行业竞争状态子因素架构行业类别模型.同时,依据该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转移原因,完成实证分析,并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传媒产业集群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际轨道作为区域交通的骨干,对引导和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并分析了衡量城际轨道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提出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城际轨道线路开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以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为例,进一步研究不同年份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际轨道的开通运营对城市经济具有显著正效益,其弹性系数为0.012 8.交通与经济发展越协调的城市,城际铁路开通带来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方法可为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理念的提出,为该区域的水利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在大湾区融合的前景下,从供水保障、水环境治理、防洪减灾水平、河口水生态安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智慧水务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大湾区面临的水利发展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了大湾区水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程咨询》2022,(4):26-29
一、项目概况 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深圳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优质人才战略性集聚的重大举措.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总占地面积144.71公顷,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批复概算总投资127亿元,包括医科、理科、工科、文科四大学科组团及图书馆、体育馆、大礼堂、学生宿舍、食堂等公共...  相似文献   

19.
引言 截至2015年底,据统计亚太地区共有178个新建机场项目,而中国新建机场为58个,占到三分之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是连接中、蒙、俄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重要节点,加快新建内蒙古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也成为自治区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而毋庸置疑,对于呼和新建机场来说,相应的空管保障、运行规划与研究工作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是新形势下我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的一项战略任务。珠江河口湾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载体,河口湾水资源的流动性、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环境的关联性、水灾害防治的协同性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对珠江河口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灾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对于优化水生态空间开发保护,促进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维系流域、区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简析水生态空间管控的研究背景下,着重分析了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