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孙宾宾  杨博 《应用化工》2015,(3):588-590
在超声辐射条件下,以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和5-硝基水杨醛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光致变色化合物1,3,3-三甲基-6'-硝基螺吲哚啉苯并吡喃,以甲醇为溶剂,在有机碱六氢吡啶存在下,将1-羟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碘化物和5-硝基水杨醛通过"一锅煮"的方式,合成了光致变色化合物1-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螺吲哚啉苯并吡喃。实验证实,超声辐射显著的加快了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3):588-593
在超声辐射条件下,以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和5-硝基水杨醛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光致变色化合物1,3,3-三甲基-6'-硝基螺吲哚啉苯并吡喃,以甲醇为溶剂,在有机碱六氢吡啶存在下,将1-羟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碘化物和5-硝基水杨醛通过"一锅煮"的方式,合成了光致变色化合物1-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螺吲哚啉苯并吡喃。实验证实,超声辐射显著的加快了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9′-取代吲哚啉螺噁嗪衍生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个9′-羟基吲哚啉螺萘并(口恶)嗪衍生物(Ⅰa、Ⅰb),进一步以N,N′-二环己基碳二酰亚胺为脱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了2个9′-丙烯酰氧基吲哚啉螺萘并(口恶)嗪衍生物(Ⅲa,Ⅲb)和2个9′-(α-呋喃丙烯酰氧基)吲哚啉螺萘并(口恶)嗪衍生物(Ⅴa,Ⅴb).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化合物Ⅲa的乙醇溶液浸渍在脱脂棉上,经太阳光照射由无色变为蓝色;当脱脂棉移至阴暗处后,蓝色慢慢变淡消失.光致变色过程循环50次无异常发生,显示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控制阿普斯特产品质量,依据阿普斯特的结构特征与合成工艺,分别合成了其4个可能有关物质,分别为异构体杂质((R)-2-[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2-甲磺酰基乙基]-4-乙酰基氨基异吲哚啉-1,3-二酮)、有关物质A((S)-2-[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2-甲磺酰基乙基]-4-硝基异吲哚啉-1,3-二酮)、有关物质B((S)-2-[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2-甲磺酰基乙基]-4-氨基异吲哚啉-1,3-二酮)、有关物质H((S)-2-[1-(3-乙氧基-4-甲氧基苯基)-2-甲磺酰基乙基]-4-(4-乙酰基氨基异吲哚啉-1,3-二酮)异吲哚啉-1,3-二酮)),并对其结构通过1H-NMR进行了确证,可作为阿普斯特质量标准研究参照。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组分1,3-偶极环加成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一系列螺环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表征,同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5-溴-4'-(4-氯苯基)-1'-甲基-3'-(噻吩-2-酰基)螺[吲哚啉-3,2'-吡咯啉]-2-酮的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参数为a=1.2815(1)nm,b=1.0803(1)nm,c=1.6081(1)nm,α=90°,β=92.728(1)°,γ=90°。在分子晶体结构中,吡咯啉环采用信封式构象,与吲哚啉环通过螺碳原子相连,两个环接近垂直构型,其二面角为88.89(10)°。  相似文献   

6.
吲哚啉螺吡喃是一种重要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变色回复性、抗疲劳性而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合成了1′-羟乙基-3′,3′-二甲基吲哚啉- 6-硝基螺吡喃,研究了该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交替照射下紫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并测试了光照前后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在开环态时,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可以成功应用于细胞成像,在活细胞中可获得清晰的荧光成像图,同时也可以发挥螺吡喃光致变色可循环、耐疲劳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谷才  张儒  蒋开军 《化学试剂》2012,34(7):593-596,600
为开发新型多巴胺D4受体配基,以2-吲哚啉酮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制得目标化合物1-(4-(4-(4-苯甲基)-1-哌嗪基)丁基)-2-吲哚啉酮、1-(4-(4-(4-氯苯甲基)-1-哌嗪基)丁基)-2-吲哚啉酮、1-(4-(4-(4-甲基苯甲基)-1-哌嗪基)丁基)-2-吲哚啉酮。通过体外受体结合分析,测定了这3个目标化合物对多巴胺D2、D3、D4.2受体的亲和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4-(4-氯苯甲基)-1-哌嗪基)丁基)-2-吲哚啉酮对D4受体亲和选择性较大,其亲和常数(Ki)为0.5 nmol/L。  相似文献   

8.
二吲哚基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良民  王利  李霞  徐焕志 《精细化工》2006,23(5):483-486
介绍了3,3′-二吲哚基甲烷(D IM)及其衍生物3,3′-二(5-溴吲哚)基甲烷(BB IM)和3,3′-二(5,6-二氯吲哚)基甲烷(BC IM)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吲哚、5-溴-1-氢吲哚和5,6-二氯-1-氢吲哚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分别得到D IM、BB IM和BC IM,收率分别为90.3%、46.3%和53.3%。通过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D I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IR、1HNMR对BB IM和BC I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是合成阳离子染料和光致变色物质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作相转移催化剂,对2,3,3-三甲基-3H-吲哚的N-甲基化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甲基化的最佳条件,使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的实际收率稳定在90~92%,含量96~99%。从而为工业生产高质量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是合成某些阳离子染料以及光致变色螺环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应用范围较广。但有关它的分析测定方法,迄今仍未见有报导。为此,我们研究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含量的方法。1,3,3-三甲基-2-亚甲基吲哚啉通常采用甲基异丙基酮通过费歇尔吲哚合成得2,3,3-三甲基-3H-吲哚,再甲基化而得。  相似文献   

11.
以α-Keggin型硅钨酸、碳酸铜和2-乙基-3-甲基吡嗪(pyz)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2.238 38(4)nm,b=1.386 87(3)nm,c=2.151 07(3)nm,α=β=γ=90°,V=6.677 7(2)nm3,Z=4,F(000)=6 408,Dc=3.598 g/cm3。该化合物中一价铜离子首先被pyz配体连接成波浪型的一维链状结构,而(SiW12O40)4-阴离子作为三齿配体进一步连接这些链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2.
通过碘化1, 4-二甲基吡啶盐与3-甲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了一种碘化苯乙烯吡啶盐,即碘化4-[3′-(甲氧基)苯乙烯基]-N-甲基吡啶盐,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氢谱、电喷雾质谱和X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6.848 5(16) nm,b=19.707(4) nm,c=10.831(3) nm,α=90°,β=91.069(9)°,γ=90°,Z=4,Dc=1.605 g/cm3,V=1461.5(6) nm3,μ=2.180 mm-1,F(000)=696。  相似文献   

13.
一水合双四唑乙烷氨基胍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新型高氮化合物——一水合双四唑乙烷氨基胍盐(CH7N4·C4H4N8·H2O)。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单晶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TG-DTG法和DSC法测试了其热性能;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其非等温动力学参数;用氧弹量热法测试了其燃烧热;用K-J方程计算了其爆速、爆压,并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No.15),晶胞参数为:a=1.126 1(2)nm,b=0.710 62(14)nm,c=2.724 1(5)nm,β=95.95(3)°,V=2.168 2(8)nm3,Z=4,理论密度为1.527g/cm3;该化合物在289.3℃开始分解,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非等温动力学反应活化能为219.05kJ/mol,指前因子lg(A/s-1)为38.61;燃烧热为9.515MJ/kg,生成焓为2 892.2kJ/mol,爆速为6.95km/s,爆压为19.3GPa;撞击感度高于50cm,摩擦感度为0,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机械感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抗氧剂425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翊  孙挺  门阅 《精细化工》2004,21(Z1):149-150
研究了以对乙基苯酚、叔丁醇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2 叔丁基 4 乙基苯酚,再进一步缩合成抗氧剂425的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熔点,相对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核磁共振谱(NMR)的测定。结果表明,两步反应的收率分别为85%~90%和50%~60%。产品熔程为121~123℃,相对分子质量为368 3,均与文献相符。HPLC分析在5 272min出峰,NMR谱图证明所得到产品为抗氧剂425。  相似文献   

15.
王亮  刘娟  郑长征  任立娣 《应用化工》2011,(12):2138-2140,2146
由苯亚甲基苯乙酮和4-氯苯甲酰肼通过缩合反应,合成新的酰腙化合物苯亚甲基苯乙酮-4-氯苯甲酰腙,并培养成单晶(CCDC:84875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学数据:a=0.913 4(6)nm,b=2.451 0(17)nmc,=0.948 9(7)nm,β=118.77°,V=1.862(2)nm3,Z=4,μ=0.218 mm-1,Dc=1.287 mg/m3,F(000)=752,R1=0.072 2[I>2δ(I)],wR2=0.226 7(all data),GOF=0.968。荧光光谱表明,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光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5,5′-联四唑-1,1′-二羟基二水化合物(H2BTO·2H2O)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5,5′-联四唑-1,1′-二氧-2-甲基咪唑含能离子盐(M2BTO)。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FT-IR、1 H NMR、13 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该含能离子盐的热分解过程及其非等温分解反应动力学;利用Kamlet-Jacobs经验公式对其爆速、爆压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WL-1型撞击感度测试仪测定了M2BTO的特性落高H50;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其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M2BTO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538 60(5)nm,b=0.726 76(6)nm,c=1.111 49(11)nm,V=401.00(6)×10-3nm3,ρ=1.534g/cm3,Z=1;M2BTO分解峰值温度为542.1K,TG曲线上只存在一个失重阶段,该阶段位于503.5~568.2K,失重为78.2%,表明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表观活化能为134.7kJ/mol(Kissinger法)和136.7kJ/mol(Ozawa法),二者一致性较好,指前因子1n(A/s-1)=29.33;其爆速、爆压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7 104m/s、20.23GPa,特性落高(H50)大于61.0cm。  相似文献   

17.
用4-氨基-1,2,4-三唑的甲醇溶液与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合成了4-氨基-1,2,4-三唑-3,5-二硝基苯甲酸盐.室温下培养出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系,空间群为G/c,晶胞参数为:a=1.8160(2) nm,b=0.4818(5)nm,c=2.6160(3) nm,α=γ=90°...  相似文献   

18.
(4S,5S)-4,5-双(胺甲酰基)-2-(2-溴苯基)-1,3-二氧戊环是合成铂类抗癌药的关键中间体。以邻溴苯甲醛为原料,与D-酒石酸二乙酯进行缩合反应,再经胺解得到标题化合物。通过探讨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n(D-酒石酸二乙酯)∶n(邻溴苯甲醛)=1.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5%,10 mL环己烷,回流反应6 h;常温导入氨气反应4 h,粗产物Ⅰ经乙醇重结晶,收率67.1%,熔点113~114℃。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经溶剂挥发得到目标产物单晶,并通过熔点、元素分析、MS、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产物结构。对产物进行了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94.150(19)nm,b=144.58(3)nm,c=96.170(19)nm,α=90.00°,β=111.14(3)°,γ=90.00°,V=1.2210(5)nm3,Dx=1.714 g/cm3,Z=4,F(000)=632,μ=3.38 mm-1,S=1.00,R=0.063,wR=0.181。  相似文献   

19.
带羟基邻苯二甲腈衍生物的自加速热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酚类化合物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了3种带羟基的邻苯二甲腈衍生物:4-(4-羟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4-(4-羟基联苯氧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2)和2-(4-羟基苯基)-2′-(4-(3,4-二腈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化合物3)。这类化合物无须外加催化剂,因而不会发生由于催化剂挥发或分解而使材料产生孔隙的问题。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结果证实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利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热重分析(TGA)技术,对这3种邻苯二甲腈衍生物的热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热分析研究显示出化合物3在290℃附近表现出与化合物1类似的自加速热聚合行为,而化合物2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自加速热聚合反应行为。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分析了化合物1、2、3的酚羟基质子NMR化学位移,以研究分子结构与其自加速热聚合反应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Mn(IMI)6](ClO4)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咪唑的水溶液和高氯酸锰水溶液反应制备高氯酸六咪唑合锰(II),培养出该配合物的单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DSC、TG-DTG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11.721(2) nm, b=7.2191(13) nm, c=16.402(3) nm, β=90.064(3)°,V=1387.9(4) nm~3; Dc=1.585 g/cm~3; Z=2;F(000)=678, μ=0.160 mm, R_1=0.036 7, ωR2_=0.137 2.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Mn(IMI)_6](ClO_4) _2,是由6个咪唑分子直接与二价锰离子配位、与高氯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配合物.热分析结果表明,在10 K/min的升温速率下,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由1个吸热峰和1个放热峰组成,剩余残渣量在9.9%左右.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不敏感型的含能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