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紫菀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别洛索夫-扎鲍京斯基(B-Z)振荡反应研究不同产地中药紫菀鉴别的鉴别,将紫菀粉末加入H2SO4-Ce(SO4)2-CH2(COOH) 2-KBrO3中,干扰化学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对温度、紫菀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2 mL(3.0 mol/L)H2SO4溶液、3 mL(0.1 mol/L)Ce(SO4)2溶液、6 mL(1.0 mol/L)CH2(COOH)2和3 mL(0.2 mol/L)KBrO3溶液,温度310 K、加入0.4g紫菀粉末,获得了不同产地紫菀的电化学指纹图谱.通过对不同产地中药材紫菀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紫菀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的用于不同产地紫菀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药石菖蒲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考查反应温度、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得出不同产地石菖蒲的电化学指纹图谱。采用Belousov-Zhabotinski(B-Z)振荡技术,将石菖蒲粉末加入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用Origin软件绘制电位(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计算数据,分析图谱。考查了不同条件对B-Z振荡图谱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310K、转速400r/min、药材加入量0.200 0g。获得了不同产地石菖蒲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电化学指纹图谱简便、快速、直观,可用于不同产地石菖蒲的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B-Z化学振荡技术研究不同产地广藿香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_2SO_4-Ce(SO_4)_2-CH_2(COOH)_2-KBrO_3振荡体系,以广藿香为反应底物,丙二酸为耗散物,对广藿香的加入量、粒度大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因素进行考察,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B-Z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广藿香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药材的振荡参数包括最高电位、诱导时间、振荡寿命、振荡周期及最大振幅都不相同。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直观,可以用于广藿香药材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B-Z振荡体系研究豨莶草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以H2SO4-Ce(SO4)2-CH2(COOH)2-KBr O3为振荡体系,以豨莶草为反应底物,丙二酸为耗散物,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B-Z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用origin7.5绘制E-t曲线,获得豨莶草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好,豨莶草的活化能为79.92k J·mol-1。结论:可以利用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对豨莶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B-Z(Belousov-Zhabotinski)振荡技术研究天南星电化学指纹图谱。采用BrO_3~-+H~++Ce~(4+)+丙二酸震荡体系,以天南星为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震荡体系中的点位(E)随时间(t)变化的数据,用Origin软件绘制曲线,获得天南星电化学指纹图谱。考察了转速、反应温度、天南星加入量等因素对B-Z震荡图谱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体系温度为310 K,体系转速为400r/min,药材加入量为0.200 0g。获得了不同品种、产地天南星的指纹图谱,研究发现天南星电化学指纹图谱在形状和主要特征参数等方面具有较大区别。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数据直观,为不同品种、产地天南星的区分和鉴别提供更加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Belousov-Zhabotinski(B-Z)振荡反应研究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鉴别,将多花黄精粉末加入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 O_3-+H++Ce4++CH2(COOH)2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考查不同条件对B-Z振荡图谱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500 r/min、多花黄精粉末加入量0. 100 0 g。对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差异。该方法简单、迅速,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性强、直观,可用于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H2SO4-Ce(SO4)2-KBrO3-丙二酸-酒石酸双有机底物振荡体系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用于中药杜仲的产地鉴别。考察了体系的重现性、特异性,确定了最佳组成和测试条件,提出了电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评价了不同产地杜仲的相似度。结果表明,此电化学指纹图谱可用于鉴别和评价中药杜仲的道地性。该方法具有特征性强、灵敏度高等优势,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中药杜仲的产地鉴别。  相似文献   

8.
建立酸枣仁的电化学指纹图谱。采用H_2SO_4-MnSO_4-KBrO_3-丙酮化学振荡体系,研究了中药酸枣仁的化学指纹图谱,并对温度、中药用量、搅拌速率等反应条件进行考察,推断反应的机理。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搅拌速度为400 r·min~(-1),温度310 K,加入0. 1500 g酸枣仁粉末。该化学指纹图谱可进行酸枣仁的区别和鉴定。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靠,可为中药酸枣仁的鉴别及研究中药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批次红景天软膏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r O3-的振荡体系,以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实验室自制的不同批次的红景天软膏为耗散底物,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该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之间发生的变化,即可得到不同批次的红景天软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红景天软膏剂电化学指纹图谱重现性良好,不同批次间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基本一致。结论:采用电化学指纹图谱法可快速对不同批次的红景天软膏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佘媛媛  丁峰  王小芳 《广东化工》2016,(21):233-234
文章利用非线性化学振荡体系对大米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一定的检测条件下,以大米为底物,用丙酮-溴酸钠-硫酸锰-硫酸振荡体系,获得晚稻米、糯米、泰国米三种大米极具特征的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且对不同加入量的大米的振荡体系中的各参数(诱导时间、振荡寿命等)随着加入量的变化做出分析,得出呈现一定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艾叶-BrO-3-Mn2+-H+-丙酮组成的振荡反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振荡反应。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艾叶的振荡反应行为,得到了不同温度、浓度下反应的诱导期,振荡周期及考察了参与物质组分浓度及转速对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其它反应物浓度、温度的条件下,艾叶的振荡浓度区间为10.27~38.18 mg/mL,艾叶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能为67.18 kJ/mol。  相似文献   

12.
B族维生素对B-Z振荡的扰动及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维生素B1、B2和B6对以丙二酸-硫酸铈铵-溴酸钾-硫酸振荡体系的扰动,得出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1、B2和B6能够对该振荡反应曲线的△E(振幅即振荡强度)和△t(振荡周期)产生明显影响;组成浓度、反应温度和自由基对该振荡反应也有影响;得出不同B族维生素的浓度与振荡周期变化值及振幅变化值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出检测维...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热法研究了封闭体系中酪氨酸-溴酸钾-硫酸铈-丙酮在酸性介质中的振荡行为。考察了各反应物初始浓度和温度对振荡周期tp,诱导期tind,诱导期放热Qind的影响。基于可逆的Oregonator模型和溴水解控制(BHC)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17个动力学步骤和10个中间变量的混合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design of three different electrochemical generators of nonsteady current: two generate a pulsating direct current, the third generates an irregular alternating current. The (Fe|NaBrO3(aq.)+H2SO4(aq.)|Pt) generator induces an alternating current in a secondary circuit connected to a transformer.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de size and external resistance on current oscillation parameters and on power is shown. The shape of current oscillation in the generators (Fe|NaBrO3(aq.)+H2SO4(aq.)|Pt), (Zn/ZnSO4(aq.)||NaBrO3(aq.)+H2SO4(aq.)|Fe) and (Fe|NaBrO3(aq.) +H2SO4(aq.)|Fe) are also shown and the working of the three generators is explained.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线性分析方法,探讨了B-Z化学振荡系统的复杂现象及机理。研究了以凉茶(潘高寿)、8%的硫酸、5%的丙酮、1.67%的硫酸锰、1.07%的溴酸钠形成的反应振荡体系。通过只改变凉茶的量(其他条件均不变),温度为(37.5±0.1)℃,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上的电势U随时间(t)变化的U-t曲线。由B-Z振荡曲线可以了解其反应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即可得到以下振荡参数:振荡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振荡△E等等。结果表明:随着凉茶的量的增加,其振荡的时间逐渐缩短,诱导期缩短,周期也逐渐缩短且趋于稳定。但振幅的改变率不明显。初步说明了反应物与电极电势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当加入氧化剂溴酸钠时,振荡图形整体向上漂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MnSO4-KBrO3-CH2(COCH3)2振荡反应体系,通过计算机采集反应的电位变化,确定该体系出现有效振荡的浓度范围。考查了各物质浓度、温度、有机相对振荡体系的周期和寿命的关系,推导了化学反应过程、振荡作用之机理。  相似文献   

17.
孟敏  郭咪咪  胡刚  王勤 《化学试剂》2012,34(5):429-431,453
选择了四氮杂大环铜催化的BZ化学振荡体系来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该体系为:NaBrO3-苹果酸-H2SO4-[CuL](ClO4)2体系,其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环杂十四-4,11-二烯。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加入明显的改变了振荡体系的振幅和周期,浓度的对数与振幅的改变值A在4.97×10-7~1.96×10-4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校正因子r=0.991 5,检测下限为1.96×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4.6%。因此,我们建立了一种BZ化学振荡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含量的分析方法,同时研究了该振荡体系和对氨基水杨酸钠之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aqueous sulfur dioxi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 a sulfur modified polycrystalline platinum electrod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ime and potential-based current oscillations occur on a modified electrode in the oxidation region >0.7 V vs. SHE. The oscillation is specific to catalytic oxidation on sulfur modified platinum and is not observed on an unmodified electrode. Using i–R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the oscillation has been found to stem from electrochemical origins; the interfacial potential being an essential variable. The influence of other controllable variables including holding potential, sulfur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ir effects on the oscillation. The electrochemical oscillation is explained here in part by the intermediate formation of dithionate. Two possible mechanisms, including a dual pathway mechanism,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9.
采用Stober法制备SiO2载体,在不同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制备Zr(SO4)2/SiO2催化剂,并用于合成乙酸辛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250℃及Zr(SO4)2负载量20%条件下所制催化剂最稳定且Zr(SO4)2在SiO2载体中分散最均匀,250℃下焙烧3 h催化效果最好. 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辛醇质量的3%,乙酸与辛醇摩尔比1.2:1,温度120℃,时间3 h,此时辛醇转化率达97.82%,反应选择性达92.53%.  相似文献   

20.
使用电化学氧化法对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了碳纤维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同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评价了碳酸氢铵、硫酸铵和复合铵盐溶液3种电解质体系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碳酸氢铵溶液下的电化学改性有利于界面粘结强度的提高,而硫酸铵溶液下的电化学改性有利于降低抗拉伸强度的损失,当采用复合溶液改性时,则可以同时提高碳纤维的抗拉伸强度和其复合材料的抗层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