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感知器是自动缫丝机的神经中枢.感知器的灵敏度决定了生丝的质量.因此各厂家对感知器的使用与管理都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我公司自2000年使用自动缫丝机以来.到2004年底自动缫丝机已经达到20组规模,产品深得客户的喜爱.目前公司产品定位以经向丝为主体,经向丝对生丝的均匀度、偏差等指标要求高。通过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感知器使用与管理方法.使感知器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一般使用年限在2.5~3年。感知器的灵敏度得到很好的保持.均方差成绩得到提高,有原来的1.03提高到0.95。  相似文献   

2.
营方友  杜忠山 《丝绸》2000,(5):24-25
做小白厂丝纤度偏差 ,做好纤度匀度并非易事 ,需要方方面面工作的配合。文章主要从生产工艺、设备管理、三大工种操作等方面 ,对D30 1B自动缫丝机缫制白厂丝如何做好纤度控制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3.
齐兰 《丝绸》1993,(5):58-58
在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最近召开的自动缫、立缫白厂丝对比试验情况交流会上,淄博丝织一厂、淄博丝织二厂、烟台丝织厂、昌邑丝织一厂、文登丝绸工业集团公司等企业介绍了自动缫、立缫白厂丝对比试验情况。各丝织厂对这次试验白厂丝质量比较满意,总的评价是D30TA、SFD507自动缫白厂丝的质最好于立缫白厂丝;D101自动缫白厂丝质量稍差于立缫白厂丝,以制织11216电力纺为例,自动缫白厂丝均能满足其用丝要求,也能满足剑杆织机的织造要求。现将对比试验情况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4.
影响D301A型自动缫丝机的感知器感知性能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感知器设备、工艺、操作三方面工作的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D301B型自动缫丝机使用情况海宁丝业有限公司谈志康海宁市丝绸公司为了探索丝绸行业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于1993年8月筹建海宁丝业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投产1200万元,规模为5组D301A型自动缫丝机,于1994年6月18日开业,当年生产白厂丝90吨...  相似文献   

6.
陈从源 《丝绸技术》1998,6(2):31-32
影响D301A型自动缫丝机的感知器感知性能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感知器设备、工艺、操作三方面工作的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四川丝绸》1997,(3):25-27
我厂始建于1980年,占地50余亩,现有职工1500人,系股份制集团企业。10多年来,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固定资产由原来的52万增长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原值),缫丝规模扩展到白厂丝的生产能力150吨和双宫丝达100吨左右。产品结构由单一规格的白厂丝发展为多规格高品位的白厂丝、双宫丝绸缎及精密冷成形加工的高科技产品,已初步形成了集约型、效益型、高附加值的经营格局。1996年在丝绸行业全面滑坡,行业陷入极度困难的时候,我厂仍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经营收入4100万元,创税利300万元,其中利润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自动缫厂丝质量存在的分析,采取合理安排原料茧;积极开展自动缫丝工艺研究;合理制订煮茧工艺,提搞感知部件的灵敏度,正确性和给茧机的正确添绪效率;抓好索理绪操作管理等六方面措施,使自缫出口厂丝平均品位达到4A1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姚建农 《丝绸》1989,(6):32-34,50
生丝新标准实施后,偏差定级率上升,平均等级有所下降。为减少均方差,根据白厂丝质量,本文介绍应用分层法进行白厂丝均方差管理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D301A型自动缫丝机继承并消化吸收了D301、HR_3、ZD721型等国内外自动缫丝机的优点设计而成。在探索周期、感知器结构、小(竹或)形状、丝故障自停、索理绪机性能、电子计数显示等方面均作了改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二度变化少,张力小,实用性好,适应性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适用于国产性能复杂的桑蚕原料茧,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缫丝机。  相似文献   

11.
D301G型(D301A型改进型)自动缫丝机性能初探江苏省东台市缫丝厂洪德岐为保证白厂丝质量,提高缫丝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省、地区广泛使用能适应我国原料茧性能的D301A型自动缫丝机。由于高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缫丝企业的使用经验和实用要...  相似文献   

12.
顺德丝厂是广东省一家白厂丝重点示范厂,自1954年2月建成投产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从单一的缫丝厂发展到现在的制丝、针织、漂染、服装等一条龙生产企业。现有2800绪自动缫丝机;3800绪立缫机;引进部分国外先进针织机和漂染设备及全套真丝成衣设备。先后为广东、湖南、广  相似文献   

13.
朱文惠 《丝绸》1999,(7):18-19
在D301型自动缫上缫制白厂丝,就如何做小偏差和总差,从原料庄口配置、纤度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具体的措施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阐述了自动缫开发高品拉厂的必要性。从技术改造入手,确认缫制高品位白厂的技术关键难点。运用试制制原理与工艺,注重偏差和V2(均匀二度变化)。论述了如何打了国长期以来依靠立缫生产高品位白厂丝的传统认识,提出了自动缫高效开发高品们白厂丝的可和性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水平 《丝绸》1994,(11):59-59
自动缫丝机设备管理坚持“十个严”陈水平(江苏启东缫丝厂)为了发挥D301A自动缥丝机的优良设备特性,使设备管理上新的台阶,加强对自动缥丝机设备的科学管理、我厂在设备管理上坚持“十个严’”。一一是岗位培训严自动纶丝机结构、主要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均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沈丽华 《丝绸》1995,(3):60-61
如何在D301A型自动缫丝机上缫制劣质茧沈丽华(江苏启东缫丝厂)我厂原有立缫机300台,1992年开始引进D301A自动缫丝机10组,现已形成了年产350t白厂丝的生产能力。1994年上半年由于原料紧缺,从外地购进一些蚕茧以维持正常生产。外地茧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浙江制丝一厂,是具有六十年悠久历史的老厂。现有职工2,281人。主要生产出口白厂丝。全厂有立缫机392台,ZD721型自动缫丝机160台,HR—3型自动缫丝机40台,复摇车660窗,年产白厂丝475吨。一九八一年我厂在上级领导下,注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持续增长,原料消耗逐步降低,经济  相似文献   

18.
张观根  杨美娟 《丝绸》1995,(10):21-23
阐述了自动缫开发高品位白厂丝的必要性。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了缫制高品位白厂丝的技术关键难点,提出了D301A型自动缫开发高品位白厂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自动缫厂丝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采取合理安排原料茧;积极开展自动缫丝工艺研究;合理制订煮茧工艺,提高感知部件的灵敏度、正确性和给茧机的正确添绪效率;抓好索理绪操作管理等六方面措施,使自缫出口厂丝平均品位达到4A1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居培华 《丝绸》1991,(8):23-25
对引进样机消化吸收后加以改进,研制出茧检定专用自动缫丝机,适合小批量茧质检测应用。本机对给茧机构的给茧口作了较大改进,可减少多添或添不上的弊病,提高给茧正确率;感知添绪机构将圆形短杠杆感知器改为扇形,丝胶不易堵塞,感知灵敏度提高;增设了丝故障切断防止和自动停(竹或)装置,基本上消灭了断头率故障。文章并介绍了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