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科学测度信息共享在建筑供应链决策中的价值,对提高承包商的运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传统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的研究思路,结合建筑供应链管理实践,建立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测度模型。以总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为例,建立供应商是否同总承包商共享供货信息对总承包商的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的影响的信息共享价值测度模型;以钢筋的采购管理为例,对该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共享信息可以提高总承包商的服务水平,降低总库存成本;供应商服务水平越低、供货提前期越大,信息共享对总承包服务水平和总库存成本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0)
物流综合服务商主导智慧供应链系统建立在"一带一路"建设基础上。该系统将促使"一带一路"沿线中小企业专注核心竞争力培养、享受个性化物流服务的同时,共享物流、共摊成本、共担风险、不断缓解资金压力。这要求物流综合服务商必须有良好管理与协调能力、完善智慧物流网络、先进专业物流服务、兼容性强大数据平台。同时,供应链系统还应从整合物流资源、全程跟踪物流、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消除贸易壁垒,融合新科技手段等方面不断实践,以建立智慧型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程采购管理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传统工程采购方式存在双方关系对抗、合作意愿低、目标分散等缺陷,而有效的建筑供应链管理是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建筑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供应链契约理论,构建了两阶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证明了该契约模型能使建筑供应链达到协调,同时通过合适的参数设置,该契约模型能够同时提高承包商和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从而促使双方积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建筑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3-4
探究"智慧+共享"物流模式耦合机理、效应及其实现路径,对于推动物流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向"智慧+共享"模式转型升级并实现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智慧+共享"物流融合了智慧化和共享化两种理念,推动物流系统主要功能环节相互适应、耦合协调、相辅相成,并最终促进物流运作流程高效智能化、物流资源高度共享化以及物流功能全面转型升级。对其耦合效应的评价,可从信息服务、装卸包装、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四个方面进行。基于物流行业专家评分和问卷调研的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属于中度耦合,处于发展阶段初期,而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二者系统耦合关系强度较弱,耦合协调状况有很大发展空间,智慧物流对"智慧+共享"物流耦合的贡献要高于共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要素对"智慧+共享"物流系统耦合的贡献较大,而人才建设、安全性建设、装备资源共享、配送资源共享和共享标准体系等要素的贡献较小,已成为制约"智慧+共享"耦合的瓶颈;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比重、人才开发状况等要素发展情况满意度较低,成为制约智慧物流系统发展的瓶颈;信息资源共享和共享标准体系等是共享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共享效率、技术标准化、共同配送、信息共享平台等因素已成为制约共享物流发展的关键瓶颈。我国应提升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智慧物流系统人才培养和信息安全体系保障机制;推动物流行业资源共享平台机制建设和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构筑共享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促进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层面协同合作,营造物流行业"智慧+共享"环境氛围,推动相关理念普及和方案落实。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目前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纵向一体化、供应商与开发商是敌对关系及信息管理技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革企业的经营思路、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协调、建设物流系统及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等策略,并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给建筑企业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84-88
基于供应链协调理论,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供应商可能发生供应中断时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结果表明,当供应商可能发生供应中断且拥有后备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收益共享契约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使分散决策的供应链达到协调;但同时,只有供应商供应中断的比率超过一个临界值时,才需要启动后备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为了增加物流效益、降低库存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集成价值链、需求链和供应链资源,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VMI。在没有协同运作以前,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成员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确保商品销售的连续性,对他们的产品库存管理,各自做各自的预测,采用的模式也各不相同,独自承担库存管理成本。尤其是制造商、批发商、销售商、零售商长期以来遭受到了"牛鞭效应"影响,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为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同时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抑制"牛鞭效应",整合企业资源,生产商、供应商、营销商们决定实施VMI供应链管理战略,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升在市场营销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EPC模式以其设计、采购、施工的一体化优势,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采购对实现项目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国际EPC项目采购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建立了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概念模型,并根据调研结果验证了该模型,揭示了供应链一体化能够加强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物流管理和仓储管理),从而促进EPC项目采购绩效的提高。进一步提出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国际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流程,以指导我国承包商从实践方面运用供应链一体化采购管理模型,不断提升采购质量、进度、成本、合同、物流和仓储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46-48
从集成场视角考察,国际中转港地位和协调功能缺失等是制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绩效的关键因素。选择以西安港作为国际中转港集成运作,具有战略优势及合理性。在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实施中,应明确物流集成体是主导国际物流链组织过程的集成商,各地货代等物流企业作为功能商参与货源组织,形成中欧班列统一组织运作机制;采用"各地组织货车、中转枢纽集发、统一联运提单、统一全局调度、市场机制运作、共享价值增值"的中欧班列运作模式,物流集成体统一调度中欧班列在国际中转枢纽港甩挂编组操作,国际物流龙头企业积极组织货源直接参与国际物流业务组织过程;加强各地集货列车与中转港集中转运的班列及发运信息平台的联接键功能建设;将各地组织的货源列车、中转班列统一汇总发布,确认各地在中欧班列运行中的贡献和绩效,形成中转港战略的共享共赢机制,以提高我国中欧班列密度、班列时间效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国家向西开放的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国家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41-43
"第五方物流"具有集成化(运作能力)、标准化(产品类别)、差异化(市场定位)、系统化(服务体系)的服务特征,主要包括集中型供应链、缩短型供应链、延迟型供应链、拉动型供应链。军地物流一体化,应建立应急物流组织,实现集成化联动机制,协同军地资源,开展军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在应急物流中心(调拨中心)建设,应急物流所需资金和物资筹措,应急物资储存、管理、运输、配送,以及应急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共享。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粗放的建筑材料供应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材料的运作需求,因此必须及时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改变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经营模式的检验,在此种基础上产生了物流服务外包。物流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提高物流行业的主要操作方法,对物流行业经济效益及市场地位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同时还要加强机制整合,构建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提高与第三方的整理力度,营造和谐统一的市场竞争氛围。建筑材料供应链的工作效率以及其实际运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施工及项目建设成本,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工程链中所有人员的实际经济利益。对建筑材料的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和探讨俨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界定了评价工程项目团队绩效的4个维度:财务、利益相关方、内部流程结构和信息共享与成长,构建了工程项目团队绩效4维度指标相关性的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设计了工程项目绩效及其支撑要素的度量量表。通过结构方程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明确了工程项目团队绩效的4维度指标相关性,得到了支撑要素的权重和4维度指标的作用情况,并证明了内部流程维度和信息共享与成长维度是利益相关方维度及团队财务维度的基本影响因素,信息共享与成长维度对其他三个维度都起着较强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工程项目团队的构建及绩效评价提供了参考,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精益建筑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精益建筑供应链模式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指出了该模式能使建筑企业更好管理建设工程,能使企业在工程项目质量、工期和成本方面获得相应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在精益建筑供应链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14.
周波 《城市建筑》2014,(14):353-353
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是适宜发展,和基础生态、设施以及景观建设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工程。由“轻管重建”逐步向完善管理、建管并重的方式转变。本文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对水利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地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川藏铁路建设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严格,现场施工作业环境恶劣,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在预制工厂生产大量构配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通过对预制化生产物流运作过程分析,总结了川藏铁路建设预制化生产物流的运作特点和管理要素,提出了基于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信息平台的预制化生产物流一体化运作管理模式。并对川藏铁路预制化生产物流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时空对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ten suffer from poo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ime delays, cost overruns and quality defects. The causes of poor performance have often been analysed.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influence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on project performance in construction. To fill in this gap,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arried out i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in construction and to assess their impact on project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a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is described by key indicators in ten areas: mutual objectives, gain and pain sharing, trust, no-blame culture, joint working, communication, problem solving, risk alloc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ject parties ma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poor performance. Poor performanc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improving som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adoption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ing helps to solve the performance problems, in which a long-term collaboration is more favourable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an a short-term collabor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 series of industrial experts are interviewed to provide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n projec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项目管理领域推行建筑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直接表达,信息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信息流对建筑供应链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BIM 和建筑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将BIM 应用于建筑供应链信息流管理的设想,并设计了基于BIM 的建筑供应链的信息流模型基本架构,进而研究了如何解决建筑供应链参与方的不同数据接口间的信息交换问题,以及基于BIM 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在信息共享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As buildings are now taller,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difficult to secure stockyards for materials and to resolve the surrounding traffic problems, creating an increased need for Just-In-Time (JIT) delivery. To support JIT delivery,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framework that can facilitate the collection and share of information on construction components and material flow throughout the whole supply chain process. Many researchers have suggested tha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ies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JIT management. In additio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the services of which enable the interfacing of a heterogeneous system environment of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 is sugges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one of the solutions for effective collec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limits in applying the framework sugges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ince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extremely dynamic due to frequent changes in the design and plan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that can provide logistics information to project stakeholders for their decision making. The pilot test of the framework developed in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it can improve time efficiency by about 32%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be utilized effectively as a basic framework to manage information in RFID/WSN based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SCM)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9.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下,上海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球城市”国际竞争力、以城乡统筹内涵增长模式破解土地资源瓶颈、以建立农村地区“造血机制”引导全民共享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上海城市转型之势,提出土地整治工作定位转变的战略思路,以郊野单元规划为载体,开展郊野地区规划土地网格化精细管理,探索一条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以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一体化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施工图审查制度在规范勘察设计市场行为、提升勘察设计企业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节能等政策贯彻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施工图审查机构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下的实行"项目统一受理、统一任务分配、统一审查标准、统一规范收费"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本文在实证研究福建省施工图审查中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视域下开展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研究,为强化施工图审查工作管理,提高施工图审查质量,提出创新管理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