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传统建筑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高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构建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实现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将可拓综合评价法引入绿色建筑评价中,计算待评对象对各等级的综合关联度,从而判定此绿色建筑的综合评价等级。以阳谷中心医院为例,结果显示这个方法能够准确的应用于绿色建筑评价,由此可见,可拓综合评价法为绿色建筑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本文将可拓理论引入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中.在关联函数设定和物元变换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建筑可拓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相对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对待评价对象进行了优劣排序.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合理可靠,能够较好地反映住宅建筑的绿色程度.研究成果为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丰富和改进了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多为星级制,该评价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量化程度低,评价结果较粗放,无法全面反映各地区的地域特征,且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为完善适合甘肃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甘肃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为例,结合甘肃省的地域特征和国内外学者在绿色建筑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最终确定以"绿色度"来准确客观地评价绿色建筑;参考我国新版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重新筛选各评价条款并建立以量化结果为评分的绿色建筑可拓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兰州新区中建大厦项目的绿色度等级测算中,验证了该评价模型在绿色建筑绿色度评价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评价认证体系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引导绿色建筑发展的依据。以中国GBES体系和美国LEED认证体系为例,从评价体系构架、评价方法、认证等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绿色住宅评价的科学性,推进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完善,在比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德国DGNB 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以及英国可持续住宅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住宅建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使用质量、资源节约和经济质量3 个层面构建绿色住宅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定指标间的相关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用三维空间评价模型对绿色住宅等级进行划分。该评估方法为我国绿色住宅评价提供新思路,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评价的物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赟  魏全 《山西建筑》2007,33(29):45-46
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的物元模型,并给出基于此模型的可拓评价方法,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提与关键.在工业建筑领域,绿色建筑及其评价工作较为滞后,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简单,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较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复杂性、非线性等特点,以及我国的工业化国情,使得选择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BREEAM,LEED,CASBEE,DGNB以及新加坡Green Mark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新加坡Green Mark国际中文版评价标准(1.0版)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划分以及申请与奖励机制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对比,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太原市绿色建筑标准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等级划分项数和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太原市标准具有地域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还不够完善,并就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节能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对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韩国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1)以及新加坡Green Mark评价标准体系(1.0版),对比了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其优缺点,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以及新标准修订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即将修编发布的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解读以及标准编制思路、技术要点的介绍,指导设计人员快速了解该标准的编制思路,进而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控制要点,提升设计人员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动意识,推动绿色建筑由"评价"向"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重庆市公共建筑项目在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第7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内容后的增量成本变化情况。文章根据重庆市公共建筑实际情况分别设定了6个分析样本,并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设定分析样本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全面分析了其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增量成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价绿色公共建筑的绿色星级,建立了基于灰色Euclid 理论的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区间层次分析法,使用区间判断矩阵求解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不同级别灰色相对Euclid 加权关联度的排序,确定待评价公共建筑的绿色星级,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结合具体实例,利用该模型对某公共建筑的绿色星级进行评价,结果证明该模型适用性较强,为绿色公共建筑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是各种建筑部品经由一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现场的装配而成的绿色建筑。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推 及装配式建筑,从全寿命周期出发分 5 个阶段分析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权重确定组合权重,模糊综合计算得到绿色 性能矩阵。应用价值工程,通过绿色性能矩阵、全寿命周期成本矩阵,探讨五阶段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能与成本均衡关系,在 功能与成本上寻求价值的最优,为推广和建设装配式建筑提供最优配置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绿色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需对其项目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将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引用到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给出关联函数及绩效评定等级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绩效可拓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关于绩效测度的关联程度,确定各指标及总体项目管理绩效水平所处的等级。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在绿色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从4 个方面细分,对17 项技术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投资回收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作为经济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方式,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交叉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绿色公共建筑项目资源节约的经济评价模型。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测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多级可拓法对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综合分析,构建关联函数,客观全面地得出绿色公共建筑资源节约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并在实际案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刘亚栋  阮丹  李宁 《城市建筑》2014,(29):153-153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自2006年起,我国开始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表明: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的进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从 5 个方面细分 18 项对节能技术进行分析,选择增量投资回收期和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比作为经济评价指标,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建立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可拓评价确定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构建关联函数,对每个指标层次进行多级可拓评价,客观全面地得出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标识星级。并在案例中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改扩建大多采用"边施工、边通行"的作业方式,行车与施工作业相互干扰,与新建或正常运营阶段相比,改扩建期的交通安全管理难度更大,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加。为了综合评价高速公路改扩建期交通安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导预警,防患于未然或避免事故发展到严重程度,综合考虑人、车、路、交通环境、交通管理5个方面的因素,选取改扩建施工挤占车道情况等19个指标,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期交通安全预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根据"二元对比法"确定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给出了预警评价系统的求解方法与输出形式,结合湖北省武黄高速公路护栏改建工程实例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施工安全评价是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构建一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的优势,形成组合权重方法。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对XC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