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黄桷庄电厂#1机组在调试试造明间,因排汽缸及轴承支示系统动刚度较小,轴承稳定性差和转子质量不平衡,造成机组振动.采取以增加轴承动刚度为主,减小激振力为辅的消振措施,#1机组经过低压缸及轴承支承系统的加固和高速动平衡两个步骤后,振动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2.
3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异常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3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轴承瓦振超标的问题,对汽动给水泵3号、4号轴承的瓦振现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轴承瓦振的振动特征,分析了轴承瓦振超标的原因,由于支撑刚度弱和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使轴承产生了异常振动。采取了增加支撑和重新进行动平衡等措施,消除了轴承的异常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轴振测量方式及测点安装注意事项,对轴振传感器支撑结构异常引起的轴振测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诊断方法。对某汽轮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发生的轴振测量值存在异常峰值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机组轴振传感器支架刚度差、轴振传感器支撑结构发生共振是导致机组启动过程中轴振测量值异常的直接原因。对轴振传感器支架进行加固处理后,机组启动过程中轴振测量值再未发生过异常峰值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30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动中发电机轴承振动超标的问题,分析了机组轴振和瓦振数据,并测试了发电机汽端台板的差别振动,认为连接刚度不足是导致发电机轴承瓦振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连接刚度,解决了瓦振异常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进汽方式对调节级叶顶间隙蒸汽激振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该文从分析动叶片轮周力角度出发,研究了汽轮机调节级内汽流周向分布不均匀及进汽方式等因素对叶顶间隙汽流激振力的影响,建立了叶顶激振力模型。新模型考虑了汽流激振力静态/动态以及直接/交叉刚度系数的影响。以某型300MW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汽方式对汽流激振力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汽流力随偏心量的改变而线性改变。不同工况下汽流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改变,直接影响轴承载荷。对动态汽流力的研究表明,汽流激振不仅产生交叉刚度项,还会产生直接刚度项,两者都很重要。良好的设计和运行方式能减小汽流激振力,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从振动和激振力与部件动刚度的关系出发,测试机组振动特性的分布,指出引起轴承振动的主要原因,提出消除振动的简易措施。  相似文献   

7.
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的等效动刚度系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组动平衡方法-等效动刚度系数平衡方法,通过建立了不平衡激振力与支座处振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式,经过一次加重求出支座系统等效动刚度系数,最后用优化方法求出配重。在三台200MW机组的实践,皆证明了本平衡方法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其特点是平衡精度高,启动次数少,适用面广,对于汽轮发电机组一般仅需1-2次国重,即可平衡成功。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MW汽轮发电机组大修后一直存在发电机前瓦轴振动值大的问题。从激振力及基础支撑动刚度等方面,对可能引发机组振动故障的原因进行了逐一排查。分析认为发电机地脚载荷分配不均、支撑动刚度降低是引发机组振动故障的根本原因。通过检修处理,重新对发电机定子基础垫片进行调整后。彻底解决了机组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激振力和支承系统动刚度入手,对黄台电厂7号机组(300MW)换叶片后3号,4号轴承座振动问题进行分析诊断,确定了运用精确的高速动平衡减小质量不平衡离心力的消振方案。仅通过一次试加重及调整即解决了低压转子振动严重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1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依次出现5号、4号轴承瓦振爬升及7号轴承相对轴振阶跃等故障现象.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多种振动测试,研究了汽轮机强迫振动幅值、激振力、支撑系统动刚度之间的关系,分析振动机理,并采取不同的消振措施,为解决同类机组的振动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极中型异步电动机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德军  栾华 《防爆电机》2005,40(3):30-32,38
结合生产实践,从机械、电磁等方面系统阐述了2极中型异步电动机振动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可行的处理方法,如针对刚性转子与挠性转子的特点,提出的不同设计方案;针对滑动轴承电动机,采取控制轴瓦间隙、加强支承刚度解决振动问题等;简要介绍了整机平衡在解决电机振动问题上的应用,为高转速电动机振动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罗晓林 《热力发电》2012,41(2):84-87
某电厂2×360MW机组锅炉排粉机运行中出现轴承轴向振动故障,解体检修发现振动故障是排粉机运行过程中2号轴承的内圈与轴颈配合出现松动,造成轴颈和轴凸肩摩擦、轴承内圈与轴颈磨损所致。更换排粉机全套转轴和轴承后故障消除,运行中轴承振动均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3.
1000MW汽轮发电机组不稳定振动故障诊断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压转子支撑轴承座瓦振大和超标问题,是超超临界1 000 MW西门子机组的共性问题。以北仑7号机为例,介绍了4号瓦振、轴振不稳定导致无法运行问题的振动特征,并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轴系动平衡处理和轴承座检修并重的治理方案,彻底解决了瓦振超标问题。振动的治理实践表明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治理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国产引进型300MW机组6号,7号瓦轴振不稳定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产引进的300MW机组6号,7号瓦轴振不稳定的问题,结合嘉兴发电厂同类型的1号机组的振动特征,从密封瓦碰摩,密封油温,发电机无功及轴系支撑结构诸方面进行了分析试验,认为密封瓦碰摩和7号轴颈处大轴工超标是影响6号,7号瓦轴振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汽轮发电机组现场振动故障的诊断及处理实例,对机组轴电压(流)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对轴系振动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机组轴电压(流)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绝缘不良、碳刷接触不良,其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主要是引起轴系或轴承振动特性恶化,出现虚假的振动信号,引起振动保护动作.  相似文献   

16.
刘细求 《热力发电》2006,35(12):34-36
某电厂1号引进型300 MW机组在试运时,3、4、6号轴承振动(瓦振动)过大。在完成168 h试运行后,利用小修消缺的机会,对机组振动原因进行诊断,认为振动是激振力过大所致。通过调整轴系平衡,使机组3 000 r/min和满负荷下各瓦轴振动、瓦振动达到了满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变流机组振动频谱,分析其振动源特性,结论为:冷却风机不是变流机组主要振动源、变流机的轴频及谐频和轴承的特征频率较为明显,并指出这些频率可能是变流机组对舰艇辐射噪声贡献最大的频率。针对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轴承相关特征频率进行分析,指出轴承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降低轴频、倍轴频振动分量,以及降低交流电机轴带风扇叶频的改进措施并对试验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某台600 MW机组在调试期间发生高中压转子轴振不稳定、低压转子振动超标、发电机转子轴振超标和不稳定等故障.频谱分析结果表明,振动主要由转子不平衡、转子加工偏差、动静碰摩等所致.经实施高速动平衡、补偿、修刮轴承油挡等措施后,在满负荷工况下,除发电机转子7号轴承X方向,8号轴承X、Y方向外,其余轴承轴振均<50 μm,瓦振<15 μm,振动故障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19.
某F级燃机在热态停机惰走过程中1号轴承瓦振、2号轴承及3号轴承轴振均超过跳机保护值,根据振动现象、燃机转子结构及采集的振动数据,判断振动的主要原因为热态停机后的惰走过程中转子存在弯曲,通过2次现场动平衡校正,降低了机组热态停机后惰走时的振动异常.  相似文献   

20.
某台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8号轴承轴振动接近停机值,5、6、7号轴承轴振动以及3号轴承座垂直振动均超过报警值,且运行中振动大幅波动。经测试诊断分析,认为引发振动的主要原因为励磁机转子质量不平衡、大负荷工况下低-发联轴器连接状态恶化以及3号轴承座及其基础结构共振。经对励磁机转子采用动平衡,对低-发转子采用热平衡等措施后机组振动降至合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