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标准,运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文中对低应变动测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CFG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G桩复合地基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如何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采取低应变动测法对CFG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对桩身长度进行检测的问题,对大直径桩可采用钻芯法、声波透射法等其他方法;对小直径桩可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而使用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关键即是获得波速和波在桩身的传播时间。传统的做法的局限性很明显,用占桩数总量的少部分桩的波速平均值来代替整个施工现场的桩身波速值显然是不大合理的。采用新方法是在现场直接通过测试,通过理论计算而得到波速,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静载试验判断桩身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阐明了I类至Ⅳ类桩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的各项特征,运用桩的荷载传递理论,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利用静载试验成果判别桩身质量进行了探讨,并与低应变动力检测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崔刚 《安徽建筑》1999,(5):42-42
本文介绍对低应变基础动测异常进行桩身质量检测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0前言因工程建设及桩基检测研究的需要,对某教学楼桩基进行检测。该建筑物设计8层,建筑面积11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沉管复打灌注桩基础,预制混凝土桩尖,沉管直径450mm,复打后桩径约550mm,桩长约9.0~9.5m,桩身混凝土强度C25。在全面打桩施工之前,设计要求先施工3根试验桩,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桩之间的承载力存在异常差异。作为分析导致异常现象原因的手段和依据,低应变动测是常用和简便的方法。动测反射波曲线包含丰富的桩身及桩周土的信息。本文运用动测曲线拟合方法,对所测桩身及桩周土的特性参数进行分析,揭示了桩承载力异常现象,从而  相似文献   

7.
在低应变动测判定混凝土桩身完整性时,存在着无桩底信号可能是完整桩,曲线有同相反射波的但不一定是缺陷桩,以及Ⅱ、Ⅲ类桩较难判定等问题.对此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验证,提出符合实际的检测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1前言 桩基工程是隐蔽于地下的工程,由于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因素往往使桩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桩的质量有问题,亦即桩身结构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其意义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基桩低应变完整性动测过程,分析桩周土对动测曲线的影响,重点研究成层土对桩身内外部缺陷反射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层土中土层模量差异是导致动测曲线产生类似桩身缺陷反射波形的主要因素;考虑同一桩身完整性系数且缺陷深度相同的情况,对内外部缩径桩,当桩身外表面缩径处的土体模量和桩身模量较接近时,外部缩径处的反射波形将呈现类似扩径的反射波形;而对离析桩,桩身内外部缺陷位置变化对反射波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基桩低应变动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别介绍了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和频率一初速度法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技术要点。具体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无损等优点,不但可以有效检测出桩身缺陷,而且可以由频率一初速度法确定单桩承载力。与静载试验结果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1.
以一维应力波理论为基础,运用有限元显式分析方法,对混凝土桩在桩顶自由和桩顶受约束时的低应变动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两种情况下的动测曲线,发现桩顶受约束时桩的动测曲线不仅受桩周土体的影响,还受到上部结构的干扰,并且桩身反射的三维效应更明显。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得到桩顶受约束的混凝土桩的滤波信号,使这种情况下的混凝土桩的缺陷识别更加简便和准确。最后,通过对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的较好拟合,表明基于有限元显式分析方法的桩基检测模拟是可靠的,所得结论对于提高混凝土桩低应变动测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PHC桩的打桩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分析了PHC桩试桩过程中的高应变动测在可打性分析、锤击能量与锤击力监测、桩长与极限承载力关系、初复打对比试验等中的应用。高应变动测为PHC工程桩打桩中的送桩器能量损耗、桩身损坏、停锤标准等分析提供了依据 ,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单桩动静载试验在桩基设计中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韧 《住宅科技》2002,(10):24-26
在桩基工程中,根据地质报告按规范公式计算出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由于地质资料的误差和桩身质量问题,其值可能有偏差。通过两个工程实例,说明动静载测试确定单桩设计承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弹卡式连接方式区别于传统的焊接连接方式,采用的是卡口机械连接,施工便利,但存在因接头部位薄弱而造成断桩的可能性.在经施工前的技术分析指导及施工作业交底,施工完成后对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动测来检验,尤其对桩接头部位进行波纹数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施工质量能达到桩身完整性的相关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有些情况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值会大于单桩静载荷试验值。结合二个具体工程的单桩动静载试验来说明:在桩基础设计中,如何正确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找出桩身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桩高应变动测判定基桩承载力和评价桩身完整性,可以获得比静载试验更加丰富和详细的信息。文章结合预制桩工程实例,通过基桩高应变动测与静载试验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反映桩端阻力大小的高应变动测曲线特征规律,以提高基桩高应变动测技术,提供可靠的高应变动测成果。  相似文献   

17.
周安 《建筑技术》2006,37(3):221-222
某8层教学楼,建筑面积1.1万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沉管复打灌注桩基础,预制混凝土桩尖,沉管直径450mm,复打后直径约550mm。桩长6.0~8.5m,桩身混凝土强度C25。全面打桩施工之前,按设计要求先施工3根试验桩,用于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试桩布置与柱网关系如图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夯扩桩工程的低应变动测和静载试验实例的分析,提出了目前夯扩桩施工中值得注意的桩身质量问题,并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旨在引起有关行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苏青山 《土工基础》2006,20(3):85-87
1引言低应变无损测桩方法具有测试成本低、检测速度快、适用性强等优点,在我国公路桥梁的桩基检测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桩基低应变无损检测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动力参数法、声波透射法等[1,2]。本文将根据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工作原理,结合某高速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和风险也在不断凸显,工程基础质量控制更是是重中之重,对此,本文将从工程实际案例研究人工挖孔桩的质量控制要点,避免工程基础质量事故发生。一、事故案例简介1、工程一:框肢剪力墙结构,地上26层,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该工程基础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据桩基础施工验收规范等相关规定委托检测机构对已混凝土浇注完成的桩进行桩身完整性超声波检测或低应变动测检测。检测的58根挖孔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